第三十四章 封燊的花心(求推薦票)

字數:9188   加入書籤

A+A-




    說到積分……

    封燊突然想起,係統說是禮包也可能獲得積分。他還有一個禮包還沒打開呢。

    就是那個試煉禮包……

    開了開了。

    【……獲得翡翠蓋碗六對。積分100。】

    100積分,算是意外之喜。相當於他靠著係統賺了一百萬——雖然錢並沒有。

    翡翠蓋碗?

    蓋碗那玩意,封燊沒用過,卻也見過。

    之前他去見一個京城的客戶。那人喝茶喜歡用蓋碗,據說是清代的古董來著。但翡翠蓋碗,他就真沒聽說過了。

    拿出來一看,果然是翡翠的。種水不算太好,應該是糯種。色也不滿,但每一個碗壁都有綠色條狀綠色。

    碗口八到九公分直徑,碗壁不算厚。

    碗托,倒是通體白色的。

    碗身外和蓋子都有蓮花瓣浮雕。

    一套十二個,碗身上綠色並不一致。但雕刻樣式一致。

    封燊查看到碗底有淺淺的刻了四個字,似乎是大篆。很不好意思地說,他沒能認是什麽字。

    沒文化真可怕……

    他一時沒有睡意,上網查了一下。在網上也看到清代有做翡翠蓋碗的。但看到的圖片,都是沒有浮刻的。

    而且,他在網上看到各種蓋碗,好像都是一對一對的。

    而他這裏卻有十二個,換算一下,就是六對。所以,他覺得這大概屬於工藝品。

    至於其藝術性……他承認沒文化,真無法評判。

    不過畢竟是翡翠做的,應該也能值幾個錢。

    他查了一陣子資料就放棄……現在他好像也不缺錢用,沒必要賣這東西。自己留用吧。

    客人來了,拿出這麽一套杯子招待。逼格……應該能溢出。

    蓋碗拿出來,擺消毒碗櫃裏擱著。

    有了這個禮包,封燊對係統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後,就更加淡定了。

    禮包有積分獎勵,是確定了。而且禮包給出翡翠蓋碗那樣的東西,也說明係統‘無中生有’的本事高強。

    他更期待以後可以抽獎的日子了。

    說實在的,他對現在的生活是滿意得不能在滿意了。

    作為一個大學畢業才剛滿四年的年輕人來說,命好一點的,在大城市裏當個公務員,一年能那十來萬的工資。

    稍稍命歹一點的,進了大公司做白領,同樣拿一年十幾二十萬的薪水,全年無休,用生命換錢,博取升職加薪的希望。

    按照正常的情況,他應該會是那種每月賺萬把塊錢的、苦哈哈的社畜。如果命稍不好的,會遇到並夕夕之流的好公司,然後過勞死。

    而他是命非常好的那種,有魏士進的幫襯,直接做公司的‘高層’。不僅能拿薪水,還能拿獎金。一年裏,少也也有幾十萬收入。

    正是有那點錢做底子,他雖然拚命,但好歹也敢給自己進補。不然,可能魏士進早就給他開追悼會了。

    像現在這樣,自己想做什麽就什麽,偏偏還可以無憂無愁。

    前後的差距,可謂天差地別。但實際上,就差了個係統。

    都說知識能改變命運。

    封燊卻要說,知識隻是能改變你賣命的對象。沒知識的隻能可以給包工頭賣命,有知識的則可以給馬雲之流賣命……

    說到底,還是命!工錢多寡不是因為你有多少知識,而是你創造的利潤有多少。

    嚴格算起來,一個搬磚的創造的利潤也許隻有一萬五,但包工頭就得給他一萬。

    而給馬雲賣命,你可能會幫他創造二十萬利潤,但他隻會給你兩萬……理由很充分,是你的在創造價值的體係中,地位太低。

    這也是為什麽在工地搬磚的,並不會太又上進心,因為沒有上進的空間。而在那些大企業卻不一樣,升職了薪水說不定能翻幾個跟鬥。

    這種理解,比較極端。

    不過那是絕大部分人的命。

    至於少部分人,改變他們的命運的不隻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創造力,要不然就隻能是靠金手指了。

    金手指,可以是家境人脈或者……係統。那都是不可強求東西。

    所以封燊覺得自己的命是極好的。之前有魏士進提攜,現在有係統。

    他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係統那麽強大,他還有什麽不淡定的?

    雖說還不知道積分抽獎,每次需要多少積分。不過,他還有一筆積分還沒結算呢。

    利用調味料在‘六十天內至少賺兩百萬’,他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他已經弄到了兩千多萬。

    而且,按現在的情況,每個月也能以二十萬以上的速度賺錢。頤博的新工廠開始生產了,這個數字會更高。

    任務獎勵,每賺一萬,就有10個積分。

    這是平常利用係統賺錢所得的11倍——因為日常依靠係統賺到錢後,次日結算,兩千個積分早已經到位。而任務又將獨立結算。

    如果兩千萬也算進去,那麽他應該還能至少有兩萬積分。足夠他揮霍一段時間的。

    別的不說,就試煉禮包給100積分,就將這兩三天花費的積分賺回來了。

    積分要賺,係統更新出好商品,他似乎也暫時不用太過珍惜積分。

    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封燊每天準時簽到,每天穩定賺入1個積分。遇到合眼緣的商品,就‘采購’了。

    東西都是好東西,都讓他降低了對‘抽獎’的期待了。他有那麽一刹那覺得,就算沒足夠積分玩抽獎,‘采購’就足以讓他的日子過得很‘嗦孚’了。

    就這樣,他連續簽到第六十天,又得到一個禮包。

    禮包中除10個積分外別無他物。

    那讓他有些失望,但聊勝於無。

    這天,吳鵬和莊主任又一次一起來了。

    封燊招呼他們喝了一會茶後,說“趁現在太陽不是很猛,我們到處轉轉。”

    兩人來的目的就是這個。

    錄製地點已經搭好,他們想看看是不是可以提前開始錄製。

    畢竟,一個團隊在那裏,每天都是需要花費的。

    吳鵬來之前,就跟封燊打過招呼。封燊帶他們先去了宅子旁邊的地。

    封燊跟其他人不一樣。其他種地,都是看準了哪樣效益高就全部種。

    他比較花心,地裏種的東西,種類繁多。

    這裏主要是種蔬菜、瓜果豆類,還有藠頭、蔥、蒜、薑,以及幾種辣椒等等。菜地裏整的很好。沒什麽雜草。

    最近也沒怎麽下雨,菜地之間的溝也幹。他們在田地裏走,也不用擔心弄髒鞋子。

    封燊帶著他們來到一處瓜棚下“這些南瓜大概還要再長一個月才能成熟。冬瓜會更晚一些。”

    吳鵬看著頭頂比磨盤還大的南瓜,笑著說“這是良種吧。這一個瓜得有好幾十斤的。”

    “這些瓜,不是種來吃的。”封燊笑著說。“瓜肉很綿軟,做來吃除了甜之外,沒什麽口感。不過它結子多……種了主要是為了吃瓜子。”

    吳鵬和莊主任對望一眼,有些驚喜“還有這樣的南瓜?”

    “我一個人在家,如果想要吃南瓜也不用種這麽多。”

    莊主任點點頭,那倒也是。有些南瓜長成了能上百斤,純吃瓜肉都要吃一個月吧。

    又見封燊指著前麵另外一個瓜棚“那邊種的南瓜,才是吃瓜肉的。最大不過一尺,最多十來斤重。瓜肉金黃,而且厚。煮了吃,很粉糯。也可以做菜。

    “又有那邊的西葫蘆也是。”

    “西葫蘆?”吳鵬望過去,果然看到一個瓜棚下吊著好多葫蘆又大有小,還有不少的花,蜜蜂在瓜棚下嗡嗡飛著。“這產量也挺高啊。”

    莊主任卻笑著說“西葫蘆吃不完也沒事。挖了肉,可以做成葫蘆。擺在屋子裏,也挺風雅。”

    封燊哈哈笑著說“我也是那麽想的。養老一些,我想著挖了肉做成酒葫蘆。”

    “這個好。”吳鵬對封燊這裏的作物種類數量很滿意。“到時候我們可能要借用你這裏做節目。”

    封燊笑著說“那當然沒問題。”

    “另外,你這裏畢竟不是村子,到時候嘉賓總要跟當地鄉親互動……”

    封燊看吳鵬說到這裏就停下,也明白過來了“這個問題的話,我可以跟村長說一下。隻要你們願意給一點酬勞,村裏的鄉親應該也願意來客串一下。”

    “也不用特意找人。”莊主任看著這片菜地。“我覺得如果特地找不同的人,以後如果有人知道我們在這裏錄製的節目,就有作假的嫌疑了。”

    他回頭看著封燊,說“我聽吳總說,你之前請了村裏的鄉親種地。不如我們就以這個名義,請一位鄉親作為互動的對象?”

    吳鵬沉吟一下,點頭說“也確實有這個顧慮。”又看著封燊說。“封燊你的意思呢。”

    封燊想到了楊琨。

    楊琨做事認真,身上還帶著軍人的服從性,而且現在頤博的工廠已經開工,他這裏的調味料生產作坊,也不需要每天都開工。

    吳鵬他們的節目又不是每天都要錄製。

    讓楊琨多賺一點錢也是可以的。

    他點頭說“那沒問題,你看之前幫我種地的那個楊琨怎麽樣?”

    吳鵬點頭“聽你說過,他是個退伍兵。而且身殘誌堅也是一個話題。”

    這話他是看著莊主任說的。

    莊主任頷首說“既然你們都說好,那肯定沒問題。”

    封燊笑了笑,又帶著他們繼續參觀自己的菜地。

    “這些是朝天椒,這些是辣椒。朝天椒,我每天都來摘,用醋醃著。辣椒就隻有等紅透了才回來摘,打算曬幹了用來做辣椒油。

    “還有菜椒,那就是平常當做蔬菜吃的……

    “……這裏有紫茄子,那邊有白茄子。”

    “你這是白茄子?我還以為是西紅柿呢。”長的就像個西紅柿那麽圓那麽大。

    封燊笑著“那才是西紅柿。還小,在沒成熟之前,都是青的。”

    “這些是萵苣……那邊是甜菜,吃菜頭的……這些是生薑,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挖……這些是枸杞,吃葉子的,據說有清肝明目功能……

    “……這邊……”

    生菜、包菜、西蘭花、脈菜、芹菜、芥藍、大白菜、韭菜、菠菜、包心芥,六十日黃菜、西瓜、苦瓜、節瓜、黃瓜、蛇豆、荷蘭豆、毛豆、四季豆、白芋……甚至打了一個棚子種了一些蒜薹。

    這一片菜地有十來畝,封燊種植的蔬菜麵積很少。但種類繁多。

    莊主任看他這裏一邊就種了那麽多東西,種類甚至比很多村子裏所有人種的還多。

    而另外還有一片,聽說種的是雜糧。

    除了那些,還有一片水田,種了水稻養了魚。

    山裏有竹林子,可以挖筍。有水庫山溪可以撈魚。

    在體驗農村生活方麵,這裏素材確實容易找。

    而接下來,封燊這裏的作物,就會陸續進入收獲期。

    之前,他們節目組是按照正常的農時,考慮開始錄製的時間的。用在封燊這裏卻對不上了。

    正是因為封燊這裏的作物,基本上都比正常種植時間晚了一些,所以這一年,大概就種這一茬了。

    那也意味著,他們就不得不考慮提前錄製。

    他們兩個這次來,就是想詳細了解一下封燊這裏的情況,然後確定開始錄製的時間。

    隨後,後院的袋種淮山,水庫中段山坡上的雜糧和水田,他們也都去看過。

    吳鵬與莊主任心裏也有了底。

    回到客廳,吳鵬喝了一口茶笑著說“封燊,我每次來到你這裏,想到你做的菜,就完全不懂什麽叫客氣了……等會吃什麽啊。”

    封燊笑說“一家人,客氣什麽?”

    雖然沒血緣關係,但認了章伊伊做幹女兒,也算是親戚關係了。而且他們現在還是合作者。

    “就吃點家常菜。油燜大蝦、紅燒魚、肉末茄子、黃燜雞塊,還有一個雞湯雜菜包,這樣可以吧?”

    “哈哈,可以可以。”吳鵬雖然饞他那一手廚藝,卻也沒真不客氣到來白吃還點菜。“紅燒魚,是燒黃河鯉吧?這道菜,聽著我都流口水。有好些天沒吃到了。”

    封燊笑著說“是黃河鯉,不過今天我換一個燒法。”

    吳鵬毫不掩飾地悄悄手表“可惜才五點,還要等。”

    莊主任聽到‘黃河鯉’三個字,眉毛微微一跳,問“封燊,你這裏的黃河鯉,是純種?”

    吳鵬幫著回答,說“我看不僅是純種的,而且還是野生的。我說的沒錯吧,封燊。”

    封燊笑著說“我朋友說是,我看著也想。”

    莊主任笑著問“我聽說現在野生黃河鯉難得,野生的和養殖的怎麽區分?”

    封燊笑著說“沒吃之前,看體型、體色、鱗片和胡須。吃到嘴了,就要看舌頭味蕾了。”

    莊主任似乎很好奇,又追問具體怎麽看。

    “金鱗赤尾,是黃河鯉的主要特征之一。體形梭長、側扁,腹部弧線圓。頭背之間有緩緩上升的弧形,背部稍稍隆起。

    “頭跟其它鯉魚相比較,顯得小一些。口有點像馬蹄形。

    “體側鱗片鱗片金黃色,背部的發暗,呈金青色。腹部的就顯得淡變白。

    “另外,臀鰭、尾柄、尾鰭下麵一半有點紅色。胸鰭、腹鰭有點黃色。背部和體側的鱗片後部,有黑色的月形斑……

    “胡須長,而且末端尖……”

    封燊說完,吳鵬一拍手,說“這聽著很明白,我也算是長見識了。你這裏有活魚吧……”

    “就在廚房裏。你要想看,我們就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