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他超想賺積分(求推薦票)

字數:9524   加入書籤

A+A-




    

    穆嬸請封燊吃包子,熱情得很。

    封燊也沒客氣,不過隻吃了一個“好吃!”

    “哈哈,有你這麽誇自己的麽?”

    封燊笑著說“雖然是我調的料,包包子的可是琨哥他們兩公婆。蒸包子的是你。”

    穆嬸將剩下的四個也裝好了要塞給他“我知道這包子肯定比不上你家的。不過你也給嚐嚐,看有什麽要改進的。也給我提提意見。”

    封燊也沒什麽能提意見的,味道在預期之中。

    他接了包子,問她“穆嬸,現在一天能賣多少?要是有剩下的,也別回爐再蒸。再蒸一次,味道就差許多了。”

    “我知道。我都是看著蒸的。基本不會剩下,就有剩下的,也就一兩屜。自己吃了也就是了。

    “前些天我也買了個冰櫃。生包子拿回來就放裏麵。要用了再拿出來多解凍……現在生意還算可以。”

    穆嬸笑得格外開心“一天能賣百來屜。六七十屜是外邊來的人買的。有三四十屜,是美團快餐。都是鎮上的人買的。”

    這個銷售量倒是封燊之前的保守估計要好得多。

    按照一個包子一塊錢的毛利潤,在扣除其各種開銷,穆嬸一天能淨賺三四百塊錢。

    這比不少年輕人賺得還多。難怪她這麽高興。這也比封燊之前的估計要好一些。

    不過這可能也就是暫時的。以後生意如何還難說。

    封燊笑著說“怪不得琨哥他們總是加班做包子了。”

    “嗨,他兩公婆年輕,能拚命。到我這個年齡,賺點棺材本就好。”

    其實穆嬸也知道其他縣也有人要了封燊的包子。比如有一個姓林的老板,聽說是開農家樂的,是楊琨老婆的親戚。

    那邊要的生包子比她這裏多得多。

    另外幾個縣也有人要一些。封燊那裏一天怎麽也能出兩千個包子。

    聽說楊琨兩公婆在他那裏幹活,都是按工給工錢的。包子包得越多,他們工錢越高。

    沒看他們兩公婆才在封燊那裏做了才三個月,就在準備蓋新房子了。要是不賺錢了,哪有可能?

    封燊笑了小,說“他們做事確實很賣力。我看著都有些擔心他們身體扛不住。這不,現在我家裏的農活、工坊的活,他們兩個都抗起來了。”

    “他們兩確實很勤力的。”穆嬸也與有榮焉——楊琨可是她老伴推薦給封燊的。

    “今天琨哥還跟我說,我家的稻子能收。我就想著,他們兩個要忙的事太多,而且就他們兩個也收不過來。我就想著請幾個人幫著收了。”

    穆嬸一聽是這事,就笑著說“也是,你家的水田晚了別人一個多月插秧。現在也該收了。”

    她頓了頓,又說“你要請人收稻子……要不,你給我說說,要請幾個人?我給你留意一下。”

    “我好久都沒下過田,對種田根本不懂。反正我家的水田大概有十七八畝的稻子。最好是能在兩三天裏收完。”

    “嗯,要兩三天收完……你家有打禾機沒。一個的話恐怕不夠,我看至少三個才忙得過來。最好是裝了馬達的那種。”

    封燊家很早就沒種水稻,別說是脫粒機了,就是一把禾鐮都沒“我正想去縣裏買呢。穆嬸你教教我,該準備些什麽東西。”

    這會穆嬸沒生意,就好生給他說了。

    既然要請人做工,工具當然是要準備好。

    另外,包不包吃飯要得先跟人說定了。要是包吃飯,是叫人做還是自己做……

    封燊一一記住了。

    最後他說“那麻煩穆嬸你幫我問一下,看有誰願意去的。工錢的話,一畝稻子給三百。”

    幾個人配合著,一邊收割一邊脫粒,一邊將稻子送回來。如果一天不停的做足七八個小時,一個人一天也差不多能收一畝。

    但是如果一個人做,而且得等到太陽沒那麽猛了才下田,一個人最多一天隻能收三四分。

    所以他也願意多給些工錢。

    當,然這工錢比在大城市裏賣力氣活要少很多。比如說,泥水工一天大概也能有四五百塊錢。

    但農村裏的活就這個價——有些地方收甘蔗更辛苦,收一畝也就是三百八。

    穆嬸也覺得這個價差不多了“那行,我幫你問一下。”

    封燊點頭說“那就麻煩你了。另外,我就不給包飯了,每天給五十塊錢的餐費,自己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有三十就可以了。”

    封燊笑著說“沒事,就五十吧。吃好點才有力氣做活。”

    工錢他不能隨便多給,不然以後想再請人做事就麻煩了。但補助可以任性一些。

    “那行,村裏要找不著人,我就給你問問其他村的。你放心,肯定是用心做事的人。”

    封燊笑著點頭“嗯。我還信不過穆嬸你啊。那這事就勞煩你費心了。我先去買幹活的家夥。”

    脫粒機要買四台。禾鐮至少要十把。另外得買一些飲料,免得幹活的人脫水中暑。

    還有勞保工具,比如手套袖套之類的。

    再買一些柴油——脫粒機是用柴油機帶動的。

    那些還隻是收稻子要用的東西,曬穀子的東西也要買。

    封燊一路走著,遇到了幾個村裏的鄉親。他還沒反應過來是誰,對方求主動跟他打招呼了。

    這在之前,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這種改變讓他心情聽愉悅的。

    這種真切的友善,怕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開車往鎮上,也就不到三公裏,但封燊發現路上遇到的車多了許多。而且都是私家車。有不少是外地的車牌。

    車裏都是年輕人,或者是一家幾口。這也是以往見不到的。

    之前,他知道聽楊琨提了一嘴,自己親眼見到了感受卻更深一些溪口村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封燊要買的東西,鎮上能買到。

    隻不過東西有些多,得賣家送貨上門。多給百來塊錢的事。

    另外有些東西不是買回來就行了。

    比如說防水帆布和池塘的地膜。

    帆布需要打孔,以便用繩子連起來。而地膜更加是要用專門工具,將地膜邊沿黏起來,由窄幅變成一整塊。

    那需要在現場做,而且要賣方的人上門做。

    封燊跟賣家約好了上門的時間,給了定金就回來了。他帶回來的,就是十來頂草帽等勞保工具,還有禾鐮。

    剛回到家,他又聽到蠢狗在猛吠。

    這次他有經驗了。見到了狗,再看看屋頂。這蠢狗,果然又是在跟那黃鼠狼較勁……

    所以才說它們是蠢狗。人家黃鼠狼跟你根本三不識七的,你還吠要跟人家分一個高下不成?

    他斥責了一聲,蠢狗嗚嗚一聲,夾著尾巴走出了三進的院門。

    封燊也轉身就帶著東西去雜物房。

    才沒多久,外麵狗吠聲大作。封燊還聽到一聲尖利的叫聲,是黃鼠狼的叫聲。

    然後他還聽到外麵瓦麵嘩啦啦作響。

    不用說,是黃鼠狼又被逼上了屋頂。

    他出來一看,兩條蠢狗果然又在屋簷下朝著上麵的黃鼠狼吠著。

    他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是蠢狗太過執著;還是黃鼠狼要報複,總怕更是挑釁蠢狗。

    封燊也有些煩了,拿了一根長竹子作勢要打黃鼠狼——得將它跟蠢狗徹底分開才行,不然不知道要鬧到啥時候。

    黃鼠狼似乎被嚇了一條,在瓦麵上差點滾了下。一雙小短爪巴拉得瓦片嘩啦作響才穩住身子沒摔下來。

    回頭看一眼封燊,才轉身跑了。

    趕跑了黃鼠狼,兩蠢狗卻搖著尾巴來邀功。

    “走開!”封燊用腳將它們推得遠遠的。他可沒時間陪它們玩。

    他還要為收稻子做準備呢。

    曬穀子要場地,地坪總體是比較平坦的。不過經常有車黏碾,有些車轍,需要平整一下。

    而且邊沿需要高一點,免得下雨被水淹。

    那需要磚頭。

    現在他是有事就找楊琨。在作坊找到正在包包子的楊琨。

    聽他說要搬磚頭,楊琨二話沒說,放下工錢更高的包子,開了三輪摩托車去拉轉頭。

    包包子,封燊賣出一個就給兩毛錢。封燊提供包子皮和餡,他們兩夫妻一天能包五六千個。

    包一天的兩能賣兩三天。這麽一來,一個月裏他們兩個還可以做調味料,還能抽出時間給封封燊做農活。

    可以說,他們其實是從封燊這裏拿三份工資的。

    其中最低的,應該是給封燊做的農活。

    但楊琨很清楚,正是這份薪酬最低工作,才是他們的本職。

    如果這個活他們門做不好,另外兩份薪酬高得多的兩份工作也就輪不到他們了。

    …………

    封燊和楊琨按照他計劃好的尺寸,用青磚圍成幾個長方形。明天在裏麵鋪上帆布和鍍膜之後,就是一個個的曬穀場了。

    結果天不作美。

    晚上,封燊還沒睡覺呢。突然打起來雷,刮起了風,不多會就下起了潑瓢大雨。

    屋簷水流像是瀑布。

    他出來那強光手電照了一下院子。不得了,院子積水了。

    隻能去看看是不是排水渠泄水不暢。

    他淌著水,到沿著排水渠一路探過去,發現不是泄水不暢,是雨太大了。

    他覺得老天似乎看不得他好過了。

    水稻馬上就要收了,今晚這場大風,墜滿了沉甸甸稻穗的水稻不知道能撐得住不。

    已經成熟的水稻倒伏泡了水到底不是好事,而且也有可能直接落地上了。

    大雨下到了半夜,第二天一早起床,封燊覺得簡直是天色為之一新。

    不過他無心欣賞。出門發現地坪有點軟——被雨水泡的。

    再去坡下一看。還好,這胭脂稻還算爭氣,都站得直直的。

    這是個消息。

    接下來三四天,緊鑼密鼓地將水稻都收了起來。又請人跟‘南山居’的嘉賓們一起將水田裏的鯉魚都捉了。

    這些魚,放不進臨時空間,封燊自己隻留了幾條。又給節目組幾十條。其餘的分了一些給來幫忙的鄉親們。其餘的都賣掉了。

    買家,還是找了林亞強。林亞強以十塊錢一斤的價格全部收走了。

    其實一共也沒多少鯉魚。而且個頭也不大。但這是真正的稻花魚,林亞強那個價格還算合適。

    說實在的,那點賣魚的錢,封燊已經不在意了——還不夠楊琨一個人從他手裏賺的錢多。

    ……

    這幾天雖然都有下雨,不過因為封燊準備充分。胭脂稻的脫水相當順利。

    隻留了足夠的種子,其餘他都打算賣掉。

    不過不是要賣穀子,而是賣米。

    封燊又約了一個開碾米機的。

    那碾米機他還是第一次見——早幾年,他要吃米飯,可不需要找碾米機。

    這碾米機足足占了大半個房間。他數了一下,有七八個大小電機。

    碾米機的老板解釋說“這機子耗電高,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比老一代的那種要好很多。當然,機子的價格也要貴上七八倍。”

    這機器裝穀子的鬥,在下麵。不用抬上去。據說這機器,具有很強的篩沙、吹糠。碾出來的米,不僅幹淨,而且斷米少。

    當然,碾米價格也貴一些。老式的,一百斤要八塊錢,而這種要十塊錢。

    碾米師傅隻負責操作機子。

    封燊跟楊琨兩人輪番往那隻能裝百來斤穀子的漏鬥不斷倒穀子,還要兼顧裝滿了的米袋子——將裝滿的移開,換上新袋子。

    因為出米口可以調整左右出米,隻要掰一個鐵片,就能擋住其中一個口子。那倒是方便得很。

    花了大半天時間,才將全部穀子碾成米。

    看著細細長長的胭脂紅色的米。封燊覺得這些天的辛苦似乎很值得了。

    這米掰斷了看,整體顏色是一致的,米粒內並不是局部或者表麵紅色。

    而且,這米斷米極少,看著有點半透明的剔透感。

    新米煮一頓吃了。

    米香濃鬱,米飯粒粒分明,彈牙爽口。

    果然是好米!

    味道好,而且名氣大。

    封燊覺得價格應該可以炒上去。關

    鍵是找誰來炒。

    魏士進?

    封燊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可以穿同一條底【】褲的死黨。

    但馬上就否定了。

    一來魏士進還在為開拓調味料市場奔波。大概沒有那個精力。

    二則,這六千來斤的米,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大範圍賣,價格又肯定起不來。所以隻能在小範圍賣。

    魏士進的圈子,賣不起他想要的價格。

    封燊想了半天,覺得可以聯係侯軍試試。侯軍跟穀毅應該有一個相當‘高級’得多的圈子。

    圈子套圈子,應該有足夠願意出高價買這種米吃格調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說侯軍是個吃貨。想胭脂米這種名氣大,味道好的米,侯軍應該會感興趣。

    他想來想去,越想越覺得侯軍是最適合的代理人選。

    問題隻在於對方是否願意做這個買賣。

    他沒有侯軍的電話號碼,不過魏士進應該有。

    他才決定了讓誰幫忙賣米,甚至還沒來得及摸起電話,係統就【嗶嗶】亂響。

    因為製茶任務,封燊現在是一聽這個聲音就頭皮發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