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這算是布局嗎?

字數:9590   加入書籤

A+A-




    簽到使我幸福!
    (更新不穩定。很抱歉……)
    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香餑餑的封燊,在家裏陪著女兒玩一下午的玩具,果然發現自己放鬆了不少。
    “不對,不對。不是這裏……”萱萱嘟著嘴,生氣了。“不是畫這裏。”
    大頭人……不對,應該是方頭火柴人一家三口,被封燊畫歪了。
    “就是這裏啊。你看這裏是萱萱的嘴巴,萱萱貪吃……吃雞屁股。”
    小家夥一聽,這還得了?
    扭頭朝廚房喊“媽媽,爸爸、欺負人!”
    蘭莛歘想著讓他們父女玩一會,正在廚房的準備午飯。聽到女兒喊,隻是笑笑。裝作沒聽見了。
    萱萱以為媽媽沒聽見,堅持要告狀。爬起來噠噠跑到廚房門口,挺起小胸膛,讓聲音更大一些“媽媽,爸爸欺負,小孩紙。”
    “是嗎?告訴媽媽,爸爸怎麽欺負小孩子了?”
    嗯,有人支持了,萱萱一下子從憤怒變得委屈“爸爸,要我吃,雞屁股。我不喜飯……”
    寶寶委屈,鼓著小臉,眼睛都紅了喂。
    蘭莛歘噗得笑了,說“不怕不怕。媽媽今天沒做雞肉。沒有雞屁股的。”
    小萱萱眨眨眼睛,好像是在聯係做雞肉和吃不吃屁股的之間的關聯。
    好半天,似乎是聯係到了兩者的邏輯關係“以後,不做雞肉。”
    蘭莛歘哈哈笑著說“好。寶貝不喜歡,媽媽就不做!”
    小家夥一臉的餘悸未定是怎麽回事?
    是在慶幸之前做了雞肉,雞屁股沒讓她吃?
    小家夥卻不在乎媽媽笑什麽,得到支持,轉身噠噠跑回去在爸爸跟前嘚瑟。
    “臭爸爸,媽媽最好,不讓我吃雞屁股。”
    剛才封燊也是聽得的一清二楚,笑著問“原來萱萱不喜歡吃雞屁股。那萱萱喜歡吃什麽呀?”
    “喜歡翅膀……”一雙肉乎乎的小手兒還撲棱了兩下,嚷著。“還喜歡,大雞腿。”
    “可是以後都不做雞肉了,雞翅膀沒了,大雞腿也沒了啊。”
    oo??
    雞翅膀沒了?大雞腿也沒了?
    那怎麽行?
    她的可樂雞翅和紅燒雞腿……
    又噠噠炮進廚房,抱著蘭莛歘小腿,仰著頭央求“媽媽,媽媽,還做雞肉。雞屁股,給爸爸吃……”
    客廳裏傳來封燊的爆笑聲……
    封燊正笑著,電話屏幕亮了。
    侯軍來電。
    “你讓查的東西,我發你郵箱了。”
    “好,麻煩你了。”
    “那有什麽?不多說了。有些信息不一定準,你先看看吧。就這樣了。”
    侯軍發來的資料,是一些研究院的信息。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有研究地效飛行器經驗的。
    其中,資料中名列第一名的,是揚子研究所。
    ……
    揚子研究院是國家重要的科研單位,擁有數十位各個領域的院士。
    因為最近十幾年裏,海洋經濟開發得到國家重視。其中的海洋經濟研究所,是最近十幾年裏,獲得資源比較多一個下屬單位。
    海洋經濟的研究方向涉及農業、水環境保護、港口航運等等多個領域。
    如今研究所內的一個辦公室,氣氛很是壓抑。
    他們團隊的地效飛行器研究項目,如今因為資金問題而陷入了停頓。
    這個項目屬於國家扶持項目,但是這也是一個具有競爭性的項目。上麵的扶持,給了另外一個研究所的項目——他們的研究被認為落後於對方。
    沒有了補助資金,又沒有投資的企業,研究院也沒辦法支撐那樣的投入。
    他們所有人,已經為這個項目努力了一年多。
    如果就此放棄,他們的努力也許不會浪費,已經得出的成果,會以某種方式作為被國家選中扶持的項目的參考。
    但更大的可能是,所有數據都會被束之高閣。然後,他們再尋找一個可行的方向,再申請一個項目。
    也有可能是團隊解散,人員分流到其它研究團隊。
    不過,這個團隊還沒放棄,他們正在想方設法獲取資金。跟企業合作或者跟其它研究機構合作……
    但已經項目研究已經陷入停頓十幾天了,卻沒有半點好消息。
    研究團隊中的人員,大多是鑽心科研的人,他們沒有什麽渠道可以獲得資金,隻能是等待……
    等待的時間,似乎要比研究時顯得漫長得多。
    研究團隊的頭,讓人放假,可所有人還是按時來上班了。
    雖然項目停頓了,可是項目沒完全放棄之前,他們都還帶著希望。隻要還有希望,他們的研究就不應該真正停下。
    哪怕複核之前的數據,也有可能會得到一個更優化的算法。隻要能拿到資金,新的實驗就可以馬上進行。
    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的計算都經常出錯。每天裏,所有人都希望能收到好消息……
    這時,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了。
    “喂?”
    接電話的,希望能聽到是同事帶來的好消息。
    但是電話裏傳來的,是一個陌生人的聲音。
    “你好,請問揚子研究院的地效飛行器研究組嗎?”
    接電話的明顯楞了一下。他們雖然是研究地效飛行器,但是他們的研究組並不是按這個命名的。而是按一組數字。
    可還沒等他問,電話裏就又傳來對方的聲音“我這裏是雷火公司,想跟你們合作研究一個類似地效飛行器的貨運船舶……”
    ……
    “封先生,你的意思是,想要研究一種能運載量超過三千噸的大型地效飛行器?”
    封燊在逼仄的‘雷火有限公司’的辦公室裏,麵見了揚子研究院的人。
    他笑著說“當然不是地效飛行器。我知道地效飛行器的原理。想要載重三千噸,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儲備,幾乎沒可能。”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出現過的最大的地效飛行器,是黑海怪物。但那也不過是搭載十幾枚反艦導彈而已。載重能力大概最多不過兩百噸。
    而且,現在地效飛行器的研究方向,還主要研究客運型。
    載重能力超過三千噸的,幾乎不可能。
    “那封先生你的意思是?”
    “地效飛行器不行,但是我想著,氣墊船應該是可以的。”
    世界上最大氣墊船,是‘歐洲野牛’。那550多噸的滿載排水量,已經不是登陸艇了,而是登陸艦。除去自身搭載的武器係統之外,還能至少搭載一百五十噸的坦克。
    “氣墊船想要搭載三千噸貨物,也不容易實現。氣墊船的適航性並不是很強。隻能在近海航行。而且哪怕是在近海,在海況稍差情況下,容易失速……再有就是能耗太高,運輸成本根本談不上經濟。”
    這個封燊當然知道。
    歐洲野牛就是那樣實例海浪超過兩米就不好出海離開;五十多噸的油料,續航力也不過三百海裏……
    “如果是具有氣墊功能的三體船呢?”
    研究院的人一愣“具有氣墊的三體船?”
    封燊拿出一張簡單的圖“就是這樣,在主船體跟福船體之間的懸翼下方,留有一個槽位……在航行時,三個船體都有單獨的推進係統。懸翼下方浸入水下……槽內的空氣,不僅可以增加浮力,也能降低船體與船體的摩擦係數。”
    “那聽起來可行。但是要托起那麽重的船體,能耗也很大。”
    “如果我們能能耗很低的純電動力係統呢。”
    “那不可能……想滿足你提出的速度指標,所需電池重量會很大。或者用燃油發電,想要遠距離航運,發電機組和燃料占的重量也很大,不可能……”
    “如果我們性能滿足需要的蓄電池和足夠輸出的動力係統呢?”
    “……”
    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
    封燊出錢,研究院需要滿足他的要求。事情就這麽簡單。
    他提出一係列的技術指標。比如同時具備氣墊船與地效飛行器的功能,要求載重至少一百個貨櫃;最大航速要達到一百節。抗五米浪、八級風。續航能力超過四千海裏……
    而雷火公司一共給十五億作為研究經費。分三期給。
    第一期,做出合理的船型設計後給40。
    第二期,製造縮小版的試驗船後,再給30。
    第三期,試驗船通過驗證後再給30,並生產兩艘船體——這麽一艘船,最核心的就是動力係統和電池組。它們由雷火公司,不算入研發生產經費。
    可以說,研究所和造船廠隻是設計生產一個船殼。而封燊和雷火需要為此付支出十五億。
    ……
    雷火公司的所有股東都集中了。
    在穀毅他們麵前,擺著一個船的模型。
    侯軍見著了,覺得有些稀奇“這就是你想要研究的船?怎麽怪模怪樣的?”
    確實有些怪模怪樣的。
    如果不是有三個明顯的船體,他都以為是一家雙翼飛機了。
    船體的長寬比很小,都快接近1:1了。但三個船體都很瘦長,看長寬比,應該能達到10:1。也就是說,兩側船體與主船體之間的懸臂很寬。
    “這隻是一個不怎麽嚴謹的模型。隻是一個概念。”
    封燊跟揚子研究院簽了合同,才跟他們說的。
    他的意思是,如果他們覺得花十五億研究這個項目不行。錢就他個人出了。
    “我的想法是利用懸臂的下層的空氣膜,降低水流的阻尼。而兩層懸臂之間的空隙,形成空氣托力,給船體一個地效飛行效應,減少高速航行時的吃水深度……”
    穀毅皺眉說“這個模型……會不會太過理想了?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就越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水和風對船的影響很大。海況多變,這樣的船真能造出來?”
    封燊也不確定能不能造出來。
    但萬一造出來了呢?
    “總要試試是。”封燊笑著說。“如果成了,在陸路的交通無法達到的地區之間,就可以有一種堪比火車速度和運力的交通方式了。而且,哪怕隻能在良好海況下航行,隻要速度和續航力達到設計數據就是成功。”
    航運的好處,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運力強、運輸成本低。
    但速度相對其它運輸方式而言,相對較慢。
    飛機的時速可以達到數百公裏,火車目前可以達到一百幾十公裏,汽車也可以達到一百。
    而海運,通常隻有四十公裏左右。
    如果能有一種跟火車速度,甚至速度超過火車的海運工具,完全可以專門運輸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貨物。
    那可以填補火車跟空運運輸之間的一個模糊空白。
    最重要的是,一些地區之間是沒有陸路鏈接的。空運成本太高,而且可以選擇的飛行器很少。很多東西隻能通過海運。
    比如東亞與東南亞區域內的海島與海島之間,海島與大陸之間的超大超重又高附加值,且急需的貨物,如果動用空運,成本太高。
    有一種合適的海運工具,就搶占這個市場。
    梁啟俊因為跟封燊處得很不錯,就代表梁家來了。
    他的最關切的,並不是很懂封燊要造這種船的意圖。
    而是剛才封燊說的話。
    封燊說想要用這種船向全世界展示他們生產的電池和電池推進係統。
    野心挺大,梁啟俊很趕興趣。隻不過,任何新東西出來,不能隻看技術含量,而是看性價比。尤其是要跟原有體係競爭時……
    “表哥,你剛才說……這種船用純電動力?成本比燃油動力能降低多少?”
    “隻會比燃油動力的成本高,而不是降低。”
    “啊?那造了能有市場嗎?”
    封燊笑著說“所以,這樣的船就算能建造出來,噸位也不會太大。”
    能耗成本確實是沒辦法降低的。
    雖說燃油的燃燒值,轉化成動能的比例,遠比純點動力差很多。但是封燊要的這艘船,速度是普通輪船的四倍。
    在四倍的航速下,阻力會呈幾何倍數增加,單位時間內的能耗也會遠超普通輪船。
    總之一句話,在海運中想獲得穩定的高速,動力輸出功率會很高。
    雖然這艘船的概念,會有各種降低船體阻力設計,甚至會有高效率推進器。但這種提升恐怕也無法抵消因為高速帶來阻力對能量的消耗。
    穀毅看著封燊問“封燊,你想用這種船,將電池推廣到在海運上的應用?”
    封燊彈了一個響指,笑著說“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或許我們可以生產出超高性能的電池。但市場未必會接受。”
    舉例示範,才有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引起海運行業的關注和嚐試。
    高速船或許不可取,但如果應用在普通海輪上,電動力能耗卻肯定會比燃油動力低。
    換句話說,可以降低成本。或者在同樣成本下,可以讓海輪以更快的航速航行。
    再有就是,海輪的動力係統維護會更加方便。動力艙的工作環境也會更舒適……
    穀毅看著不大的模型下方隻有香煙粗細的圓柱體,從位置看,那應該船的推進器。
    沒有很長的軸,而且看不到船有舵。那似乎是矢量噴管。
    使用矢量噴管作為動力,不管是航海器還是飛行器,一個很好的好處就是機動性更好。
    看封燊對這船的設計要求,載重量不低於三千噸……那算下來排水量至少也有五千噸。
    如果換成軍用艦艇。用高速替代裝甲防禦,除去必要雷達係統,豈不是可以搭載兩千噸武器裝備?
    意識到這個,他點頭說“我覺得這筆投資沒問題。你們怎麽看?”
    在場的,不是封燊的朋友就是親戚。而且封燊占股份最多。就算虧,主要也是虧封燊的。
    再說了,封燊給出的這個項目,技術已經完善了。主要生產出電池,就是一個很有基礎的,很快就能有收益的項目。
    別說是拿15億做研究,就算是往海裏丟15億,他們也不會不滿。
    畢竟,這個項目,明顯是封燊想給他們好處的。
    穀毅讚同,其他人也附議。
    不過穀毅也跟封燊說“封燊,下次如果有這樣的項目,我們還是最好先商量一下。”
    這話是直說了。
    不過封燊也沒覺得被冒犯到了。
    這次確實是他不對“不會有下次了。”
    確實不會有下次。
    他頓了一下又說“五嶽重工那邊能不能合作?”
    “卡車?”
    封燊點頭“現在五嶽重工隻是生產電池和發動機,難道就沒想過自己生產整車?重卡其實也不錯的。”
    穀毅想了一下,說“要不先試一下中卡?”
    “……也行。”雖說重卡才是封燊想要的,但循序漸進更保險。
    而且,作為五嶽重工的總裁,穀毅加上他這個副總裁也不是能在公司一言而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