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瑣事】

字數:6629   加入書籤

A+A-




    

    趙瀚的住所又換了,變成吉安府衙。

    門楣牌匾都來不及刻製,便將府衙的牌子翻過來,背麵用紅筆寫下“總兵署”三個大字。

    乍看有些滑稽可笑,但誰也不會因為這塊招牌,質疑裏麵那位爺的權威!

    “先生請喝茶!”

    惜月提來茶水,費如蘭親手給龐春來沏上。

    “好。”龐春來樂嗬道。

    整個總兵署後院,除了趙瀚夫妻之外,隻有龐春來跟著搬進來。

    這位老先生無兒無女,不僅是趙瀚的老師,更如同趙瀚的義父,起事以來一直住在同個屋簷下。

    趙瀚吹著茶沫子,愜意靠在椅子上,喝茶享受深秋的夕陽。

    費如蘭突然說“先生年不過五旬,身邊隻一女傭,何不再娶妻有個照應?”

    龐春來搖頭道“老邁之軀,就不遷累旁人了。”

    趙瀚突然放下茶杯說“有那冥頑不靈的地主,非得舉兵對抗分田。抄家之後,也留著一些孩童。不如擇一幼童,兩三歲那種,先生可收養來延續香火。”

    “這個嘛……”龐春來有些意動。

    他以前一心想著造反,並無別的雜念。如今造反事業走上正軌,雖沒有娶妻成家的心思,卻也希望有一個子嗣——龐春來全家都被韃子殺了。

    趙瀚笑道“那便如此決定了,選一聰明伶俐之幼童,再請一位奶媽來喂養。”

    “如此……也好。”龐春來心中高興,甚至琢磨著給孩子取名。

    待龐春來高興過後,趙瀚突然問道“關於城市遊民,諸多智囊都有來信商議。各說各的,莫衷一是,先生究竟怎麽看?”

    “還能怎麽看?根本就無田可分,”龐春來說道,“還有許多遊民,已在縣城繁衍數代,早就不知該如何種田了。我同意蕭煥的提議,可做兩種戶籍,一為鄉村戶籍,一為城鎮戶籍。”

    趙瀚被這事搞得腦殼疼,他真想不出什麽好法子,麾下的智囊們同樣如此。

    好在暫時不用著急,因為吉安府城的遊民,去年冬就大量投軍,跟著趙瀚下鄉分田了。於是導致城市勞工緊缺,不但更好找活幹,而且報酬也有所提高。就連賣東西的小販,也因競爭者減少,生意比以前更好做。

    吉水縣城的遊民,許多被鄉紳募兵守城,趙瀚攻城時已有承諾,給倒戈的士兵都分田地。剩下的遊民,在缺乏競爭者後,同樣也能提高收入。

    至於安福縣那邊,縣城沒那麽繁榮,征召二百遊民入伍,同樣可以緩解遊民矛盾。

    都是暫時政策,隻能盡量保證就業。

    明代南方的諸多城市,之所以遍布打行組織,歸根結底是失業人員太多,導致大量閑散青年跑去混幫會。

    國內爭霸時,可以招募遊民為兵,甚至招收混混為兵。一次不能招太多,須得分散到各部隊,兩三百人裏摻雜幾個,慢慢就把混混兵給同化了。

    至於統一全國之後,城市混混直接拿去移民。

    你們不是很能打嗎?

    先去瓊州(海南)、東番(台灣),跟島上的土著打架去,這兩個島就能安置幾百萬人。

    更不用說,還有那無限廣闊的海外土地!

    閑扯一陣,龐春來突然問“仲聰有消息嗎?”

    仲聰就是徐穎,龐春來取的表字,那才是他心中的親兒子。

    “還沒有,南昌不好混,我隻給了他幾百兩銀子。店麵倒是能盤下來,但得看有沒有空缺。”趙瀚笑道。

    龐春來有點不高興“其實,可將仲聰調回,不說做知縣,在總兵署做文職也是可以的。”

    趙瀚搖頭“對於徐兄,我有大用。”

    見鬼的大用,無非就是情報頭子。

    龐春來特別心疼徐穎,更害怕今後建國,情報頭子容易被皇帝滅掉。

    同時,龐春來也想培養徐穎,成為手下的一大助力。

    別看如今隻有三縣之地,內部已經有產生派係的苗頭。

    一為元老派,即趙瀚從鉛山帶來的人,還有黃家鎮及周邊出身的官員。

    二為投誠派,即永陽鎮及以東,主動獻土的地主,還有被趙瀚俘虜的鄉勇(解學龍所部)。第二次大規模分地時,這些人有很多成為基層官員。

    三為吉水派,即以李邦華為首,大量近期從賊的讀書人。

    當然,現在還沒產生矛盾,更沒有什麽派係鬥爭,隻是各自走得比較近而已。

    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若想要根除派係,除非趙瀚手下全是機器人。

    古今中外,沒有哪個政權能例外。

    把龐春來送回去休息,趙瀚慢悠悠散步而歸。

    惜月正在教訓新來的傭工,似乎是什麽地方壞了規矩。如今趙瀚的院中,傭工增加到六人,也算為官員定了個標準。

    來自鄉下的官員,進城之後難免講派頭。

    就拿趙瀚的軍務秘書黃順德來說,如今家裏有五個傭工,不敢比趙瀚招得更多。

    “總鎮,查清楚了。”蕭煥進來匯報工作。

    趙瀚問道“如何?”

    “簡直要笑死人。”蕭煥說著自己就笑起來。

    蕭煥如今不但是智囊,同時主管總兵署廉政司,專門盯著進城之後的問題。

    黃順德隻是把妻兒接來,家裏便聘請五個傭工,很快就遭到舉報。蕭煥不敢立即調查,畢竟是趙瀚的秘書,還特地跑來請示一番。

    “直說吧。”趙瀚招呼蕭煥坐下喝茶。

    蕭煥灌了一口茶水“黃順德這廝,要麵子得很。可他的俸祿不多,又不敢貪腐,請不起恁多傭工。於是就請些短工回家,每天隻做一兩個時辰雜活,對外炫耀說自己家裏有五個傭人。”

    尼瑪,鍾點工也算傭人?

    趙瀚搖頭歎息,爛泥扶不上牆啊。須得敲打一番,否則今後地盤大了,黃順德肯定是個大貪汙犯。

    若敲打之後還不收斂,那就隻能換個秘書了。

    趙瀚問道“這一個月來,查處了多少人?”

    蕭煥說道“七個。府城這邊五個,吉水縣城兩個。鄉下貪不了幾多錢,城裏的銀子卻多得是。貪汙最多者六十多兩,貪汙最少者也有八兩。”

    “通報三縣,讓所有人都知道,”趙瀚吩咐道,“貪汙受賄二十兩以上者,沒收夫妻二人的土地。貪汙者罰去山裏燒石灰、燒木炭,勒令其妻盡快改嫁!”

    非常不人道,不僅懲治其本人,還讓他的妻子改嫁。

    但又極為仁慈,沒有追查父母、兄弟和兒女。要知道,古代動輒連坐,別說家人要被罰,就連鄰居也得遭殃。

    趙瀚又說“貪汙十兩以下者,沒收一畝地,降級處理。貪汙十兩到二十兩者,沒收兩畝地,降級處理。”

    趙瀚現在不缺人才,滿地都是識字的讀書人,隻缺真正願意聽話的人才。

    蕭煥說道“通報三縣之後,肯定能嚇退貪腐之風。”

    費如蘭端著果脯出來“蕭先生吃些零嘴。”

    “多謝夫人!”蕭煥連忙站起。

    “快坐。”費如蘭笑道。

    文武高層,對這位夫人非常敬重,不但趙瀚毫無官架子,就連夫人也大方得體。

    費如蘭還在聯絡小紅、小翠,給沒有成親的高層人員,張羅著物色合適對象。

    費如蘭笑道“我聽說,黃知縣(黃順甫)接到個離婚案子?”

    “也不算什麽和離,”蕭煥解釋說,“有一個大戶的妾室,經常被正妻虐待。前兩日逃出來,跑去縣衙喊冤,還說想加入宣教團。”

    費如蘭問道“黃知縣怎判的?”

    蕭煥說道“以違令蓄養家奴,判罰大戶五兩銀子。不但許這小妾自立門戶,還讓大戶賠償小妾十兩白銀。”

    《大明律》早有規定,平民不準納妾,隻有年滿四十且無子,為了延續香火,才能合法納妾一名。

    就連宗室都有規定,郡王(及世子)級別的,年滿二十五歲且無子,才可以合法納妾兩名。三十歲還沒有兒子,郡王(及世子)可以納妾四名。作為郡王,四個妾就頂天了。

    趙瀚其實不用製定太多規矩,嚴格按照《大明律》治理即可。

    他的地盤裏沒有宗室,也不承認大明官職,因此小妾隻要願意,到官府一告一個準。肯定全是非法納妾的!

    告贏一個,肯定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現在全城的大戶,都不準小妾獨自出門。

    蕭煥離開之後,費如蘭坐進趙瀚懷裏,笑問道“你也不納妾嗎?”

    “我還能帶頭壞規矩?”趙瀚反問。

    “做了皇帝呢?”費如蘭問。

    趙瀚無法回答“到時候再說吧。”

    拋開皇帝的個人喜好,三宮六院之類,更似是政治任務。無非屬於廣撒種,確保擁有繼承人,能夠極大的提升國家穩定度。

    甚至皇帝在無子的情況下,專寵某個後妃,都會被官員勸諫。

    費如蘭摸摸小腹,嘀咕道“同房快半年了,我怎還沒懷上?”

    “夫人莫急,”趙瀚賊兮兮笑道,“今晚肯定努力……”

    “總鎮!”

    院外突然有人稟報。

    費如蘭連忙站起來,趙瀚也隻能歎氣。

    他規定官員五日一休,可自己卻無法休息,一個下午已經見了好些屬下。

    “進來吧。”

    “總鎮,有商賈從南方傳來消息。瑞金的義軍,攻破會昌縣城,將會昌知縣、南贛參將梟首示眾!”

    趙瀚噌的站起來,拍手喝彩“幹得好!”

    瑞金農民軍很給力啊,去年被解學龍攆到山裏,今年竟然把瑞金、會昌兩縣給占了。還殺死南贛參將,那可是江西最高職務的帶兵武將——崇禎初年,沒有設立江西總兵。

    (看完刷新一下,章節末尾會附帶江西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