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複社】

字數:6840   加入書籤

A+A-




    若隻說張溥,恐怕大家沒什麽印象。

    《五人墓碑記》就大名鼎鼎了,張溥正是此文作者。

    這個事兒吧,其實很簡單。

    黨爭而已。

    蘇鬆巡撫周起元(東林黨),彈劾蘇杭織造太監李實(閹黨),指控李實橫征暴斂、殘害百姓。

    因此得罪魏忠賢,周起元被削職為民,但閹黨還要乘勝追擊。

    李實(閹黨)繼而彈劾周起元(東林黨),指控周起元違抗聖旨,擅自減免袍叚數目,用袍叚銀鑄造假錢,操控袍價,中飽私囊,導致機戶負債累累。

    雙方彈劾,全部屬實。

    東林黨貪官,閹黨貪官,上演狗咬狗的好戲。

    期間還有各種細節,牽連雙方諸多官員,周順昌就是被牽連的東林黨人之一。

    由於閹黨在當地民怨極深,因此在抓捕周順昌時,釀成一個騷亂事件——沒有鬧大,連民亂都算不上。

    大部分圍觀百姓,都是來看熱鬧的,屬於吃瓜群眾,閹黨跟東林黨鬥爭關他們屁事兒。

    事後抓捕五人處斬,除了一人是周順昌的家奴,其餘四人都是管閑事的。有說這四人屬於打行混混,純屬網友瞎編,根本找不到史料出處。

    《五人墓碑記》,跟抗稅沒有半毛錢關係。

    張溥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暗戳戳的諷刺士紳商賈。大概意思是,五位義民都敢站出來,那些士紳商賈卻縮卵子了。

    ……

    蘇州,太倉。

    張溥接到柳如是的書信,順手就扔到一邊。

    此時他老母病重、妻子懷孕,複社也一堆爛事兒,哪有心情赴約去見名妓?

    數日之後,家仆稟報“老爺,又有人送信來。”

    張溥拆信一看,還是柳如是的書信。這次的內容很短,概括起來就一句話“有義士相邀,請君至婁江議事。”

    義士?

    張溥立即明白過來,柳如是這個名妓,屬於別人宴請他的掮客。

    陽春三月。

    張溥赴約來到婁江碼頭,立有婢女上前迎接“西銘先生請登船。”

    那是一艘客船,體積挺大的,載幾十人都沒問題。

    張溥走進船艙,見柳如是正在看書,還有個青年士子在飲茶。

    “鉛山黃穎,見過西銘先生!”徐穎起身拱手。

    柳如是剛站起來,就聽張溥說道“大同社黃穎?”

    徐穎笑道“些許薄名,能被先生掛懷,實乃三生有幸。”

    “信不信我報官抓你?”張溥冷笑。

    徐穎笑道“先生能查禁《大同集》,自然能派兵抓捕晚生。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蘇鬆常湖諸府,實乃先生之天下也。”

    “誅心之言,嚇得了我?”張溥沒什麽好臉色,“閣下三番五次求見,既然真個見麵了,有什麽話就快說吧!”

    徐穎慢悠悠坐下“先生為何查禁《大同集》?”

    張溥也進艙坐下“官府查抄反賊書籍,關我一介布衣何事?”

    “先生何必謙虛。”徐穎微笑道。

    張溥雖然沒有做官,但影響力非常恐怖。

    遠在北京,他可以控製會試閱卷,讓試卷評判標準偏向於實學,偏向於複社中人。溫體仁做首輔時,為了抵消張溥影響,隻能使用作弊手段評判試卷。

    近在江南,溫體仁的弟弟想加入複社,遭到無情拒絕,於是編寫小說詆毀複社。張溥一聲令下,竟動用官府力量,把這本小說給查禁了。

    《大同》係列叢書,在淮揚之地風行,在蘇鬆常湖卻遭查禁。

    “就這一件事?”張溥問道。

    徐穎反問“先生可看過《大同集》?”

    張溥冷笑“反賊僭書,觀之何益。”

    “那就是沒看過,”徐穎說道,“晚生卻看過先生之書,先生持儒家正統,主張積極用世,摒棄空談,主張實學。然否?”

    張溥說道“然也。”

    徐穎又說“先生主張致君澤民,以民為本。主張任賢去邪,興利除弊。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再說“先生主張尊重個人,提倡男女平等。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繼續說“先生主張尊經重史、複興古道,同時又當與時俱進。先生主張分類治學,強本務根,主張壓製佛道二教。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徐穎笑著說“先生主張文以載道,居當今之世,為當今之言。然否?”

    “然也。”張溥說道。

    “哈哈哈哈!”

    徐穎突然大笑“這些東西,也是江西那位趙天王提倡的。”

    張溥皺眉道“一個反賊,懂些什麽?”

    徐穎問道“你可知,江西趙先生,是個怎樣出身?”

    “一說秀才,一說家奴。”張溥說道。

    徐穎解釋道“趙先生原為河北儒戶子弟,天災饑荒,家破人亡。流落乞討之際,為一江西舉人收為仆僮。年方十四,便提出格位之論,在含珠書院駁倒眾人。江西督學蔡公,驚其才學,欲收為弟子,被趙先生所拒。這樣的人,是尋常反賊嗎?”

    張溥認識蔡懋德,也了解蔡懋德的學識。

    蔡懋德作為江西提學使,居然主動收徒,而且對方還是個十四歲的家奴。此事如果是真的,那江西趙賊,絕對稱得上神童。

    “聽說江西強分地主之田,可是真的?”張溥問道。

    徐穎詳細講解道“江西田政,以水田為基準,每人可分四畝田。若名下全是貧瘠山地,每人可分二十畝地。這是基礎分田,如果立下大功,還可獲得田畝,以水田為基準,每人最多可有一百畝地。”

    張溥求證道“也就是說,如果分到我張家。我名下隻能保留四畝水田,若是擁有一百畝水田,還要立功才能獲得?”

    “然也,”徐穎笑著說,“隻計十二歲以上丁口,無論男女,超過十人,必須分家。”

    張溥憤怒道“強行分家,拆散骨肉,此枉顧人倫也!”

    徐穎反問道“真的罔顧人倫嗎?恐怕分田到張家,許多張家庶出子,還要拍手稱快呢。因為這些庶出子,不但可以每人分得四畝田,還能分得張家財產。先生也是庶出,若非天縱奇才,恐怕此時的日子不好過吧。”

    張溥默然。

    他是婢女生的,從小受盡白眼,還被家奴取外號“塌蒲屨兒”(賤人所生,沒有出息)。

    家奴都欺負他!

    也是因為這種境遇,張溥發奮讀書,最後考中了進士,成為張家的千裏駒。

    是啊,如果自己沒有考上功名,如今怕是活得淒慘潦倒,恨不得趙賊過來幫著分家產。

    張溥心驚不已,他能想象那種場麵趙賊帶兵殺來太倉,無數張家的庶出、旁係,歡呼雀躍著迎接賊寇,熱熱鬧鬧把張家的產業瓜分。

    “為何強行分家、強行分田,《大同集》裏寫得很清楚,先生可以自己去讀。”

    徐穎突然拍巴掌,一個背劍士子走出,捧來一套《大同》叢書。

    張溥接過,沒有翻閱。

    徐穎問道“天下局勢,先生知之甚深,恐怕不用晚生贅述。最多兩三年,江西兵就能攻占此地,先生以為然否?”

    張溥難以回答。

    “請先生早做打算,”徐穎笑道,“不求別的,隻求先生莫要查禁《大同集》,莫要阻撓大同社在江南發展會員。若是惹怒趙先生,今年夏收之後,就直接發兵攻打南京!”

    此言一出,把張溥嚇了一跳。

    如今已是崇禎十二年春,北方各省打得一塌糊塗。趙瀚如果發兵打南京,朝廷根本無兵調派,南京有極大概率會被攻占。

    南京若失,張溥的老家也要沒了。

    張溥瞟了一眼送書的背劍士子“這是我複社中人?”

    “現在是大同會員。”徐穎笑道。

    江南、兩淮諸府,大部分熱血士子,都已經加入複社。

    徐穎想要發展,就必須挖複社的牆角。

    小商人、小地主、自耕農出身的士子,在複社之中占比很高,輕輕鬆鬆就能挖過來。因為大同會,比複社更先進,更具操作性,能給這些底層士子帶來更多好處!

    張溥歎息“容我把這些書讀完再說。”

    徐穎笑道“先生請便。不過要盡快,我已決心在蘇鬆常湖發展,不想跟複社中人再起衝突。”

    在揚州就有過衝突,大同會員被複社成員群毆。

    當時敗得很慘,徐穎因此決心操練,請江西商幫打造鐵劍。核心會員,人手一把,每月定期訓練,還請了劍術高手做老師。

    隻訓練月餘,就打遍士子無敵手,從此走上以理服人的道路。

    張溥回到家中,耗費半個月時間,終於把《大同》叢書看完,然後整個人都傻了。

    趙瀚那邊的理論,跟複社理論非常接近。

    但是,趙瀚比複社更為激進。趙瀚是革命派,複社是改革派,但大致方向是差不多的。

    保護商賈,男女平等,提倡務實,包括引入西方學問,這些都是複社倡導的東西。

    雙方的核心差異,就是分家、分田。

    可趙瀚遲早要打來江南,到時候再不情願,也得屈服於兵刀。

    而且,事實證明,由上到下的改革,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

    複社前些年的目標,是打倒奸相溫體仁,然後掌控朝堂進行改革。可溫體仁下台之後,政治反而更加混亂,複社之人發現,他們最大的敵人居然是……崇禎皇帝。

    因此,複社裏的部分士子,開始提出“輕君”思想。

    發展到後來,甚至搞出類似君主立憲的理論,並且複社開始走向政黨化。複社的組織結構和理論口號,遠超英國政黨的雛形!

    張溥手裏捧著《大同集》,糾結許久,突然生出個想法。

    既然崇禎扶不起來,無法進行朝堂改革,複社為什麽不能倒向趙瀚?加入江西那邊的政權,然後漸漸掌控朝堂,到時候按照自己的思路來治國!

    (這章查了好多資料,更新得慢,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