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穩如老狗】

字數:6153   加入書籤

A+A-


        “那邊是……漢人?”

    “不管是什麽人,想填壕溝就吃炮子。給我轟!”

    不僅有漢人奴隸,還有科爾沁部眾,全都被逼著負土填壕。大同軍營寨周圍,到處是密密麻麻的填壕大軍,所有火炮全拉出來轟擊都明顯不夠。

    一個上午,負責填壕的炮灰,就死傷將近兩千人。

    許多傷亡,甚至是在壕溝邊造成的。他們已經把泥土倒進壕溝,然後遭到火銃射擊,大片大片倒下,士氣崩潰後轉身就逃。

    達爾罕再次找到察琿多爾濟“大汗,這樣填下去,兩天肯定不能攻下敵營。據填壕士兵逃回來告知,漢軍在壕溝後麵,又傾灑了大量的鐵釘(鐵蒺藜)。鐵釘之後,又推出許多拒馬和戰車。就算攻破這些,還有漢軍的木頭寨牆。最多三天,漢人的援軍肯定能趕來。”

    察琿多爾濟猶豫不定,他已經感到眼前的營寨很棘手了。

    主要還是眼界問題,這些喀爾喀蒙古人,以前居住在哈拉哈河沿岸(內蒙古和蒙古國的界河)。大概在一百年前,陸陸續續遷到漠北,之後雖然數次南下劫掠,但搶劫對象都是漠南蒙古諸部,他們已經近百年沒跟漢人打過仗。

    在察琿多爾濟的既定思維當中,打仗無非就是那幾招。就算跟滿清打仗,每次也是滿清主動出擊,不可能帶太多楯車、戰車打陣地戰。

    這是近百年來,喀爾喀蒙古騎兵,第一次主動南下跟漢人對壘。

    壕溝?沒見過。

    火炮?火銃?見過,但沒見過這麽密集的。

    鐵蒺藜?那是什麽玩意兒?

    就連結陣阻擋騎兵的戰車,察琿多爾濟都沒有聽說過。

    再這麽強攻下去,就算能把漢軍營寨攻破,漢人的援軍也會過來將他包圍。

    張鐵牛和李定國扔出去的四塊餅幹,每一塊都是誘餌。目的無非有兩個,一是堵住敵人西逃的通道,二就是拖住敵人等待援軍。

    仔細思考之後,察琿多爾濟說“明天繼續填壕溝,留下一些騎兵佯攻。剩下的精銳主力,還有埋伏在山中的部隊,全部往南,去截殺漢人的援軍。我們全是騎兵,不能跟漢人的營寨耗下去,應該在開闊的草原上跟漢人作戰!”

    ……

    南方援軍,走得很慢,因為散在各處,需要時間集結。

    李正等不及所有部隊集結完畢,隻帶著三個師的步兵,以及好幾個師的龍騎兵,以中規中矩的速度往北趕。

    這廝打仗還是那麽謹慎,步兵和後勤部隊,小心翼翼的居中行軍。一萬多龍騎兵,朝各個方向撒出去,到處探知敵人的蹤跡。

    有李正做援軍主將,或許趕不及救援,但絕對不會中埋伏。

    大約在後世通遼西北300裏的地方,兩軍的探路騎兵撞個正著。人數也不多,各自有好幾百,第一反應都是派人回去報信,剩下的小心翼翼開始接近。

    “砰砰砰砰!”

    大同龍騎兵率先放槍,隨即轉身拉開距離。

    喀爾喀騎兵中槍倒下十多人,又驚又怒,立即予以追擊。追出三四裏地,附近的龍騎兵,聽到槍聲過來支援,喀爾喀騎兵見狀又連忙逃跑。

    這屬於開胃菜,可以忽略不計。

    雙方都探知到彼此的大概位置,聚集兵力漸漸接近,最終在紮魯特旗的地盤相遇。

    此處的地形,並非一馬平川,草原起伏不定。有許多長滿野草的土丘,偶爾還能見到小山巒,但整體上是利於騎兵衝鋒的。

    李正率領的援軍,就被圍困在一處土丘。

    指揮部設在土丘之上,炮兵分布於稍外圍的土坡,居高臨下可朝著戰場開火。後勤民夫和文職人員,全部在中間被保護起來。更外圍是步兵,步兵之外有戰車防禦陣,戰車之外是拒馬和鐵蒺藜。

    看著眼前的烏龜陣,察琿多爾濟頭疼不已。

    八十年前,戚繼光奉命到薊鎮做總兵,就是在明軍原有的烏龜陣上,大量增加火器部隊編製,打得那邊的蒙古人完全沒脾氣。現在,大同軍不但學會了,還繼續增加火器部隊比例。

    “大汗,還打嗎?”墨爾根問。

    察琿多爾濟說“總得試試,把喇嘛什希叫來!”

    喇嘛什希快馬奔至,翻身下馬跪拜。

    察琿多爾濟指著前方的烏龜陣問“漢兵都是這樣打仗?”

    “是的。”喇嘛什希回答。

    察琿多爾濟問道“該怎麽攻破?”

    喇嘛什希說“靠騎兵是攻不破的,需要製作楯車。建州女真就是用楯車,掩護士兵往前推進,靠近了再射箭,把漢兵的陣型射亂。然後去撿起鐵蒺藜,那些鐵蒺藜用繩索串在一起,一撿就能撿起一大片。清除了鐵蒺藜,再把拒馬和戰車推開,就能衝進去跟漢兵廝殺了。”

    “這麽麻煩?”察琿多爾濟道。

    喇嘛什希又說“還有一種辦法,聚集大量的火炮,用炮彈把漢兵的陣型轟散。”

    察琿多爾濟沒有楯車,也沒有大量火炮。

    喇嘛什希繼續說“漢軍的這種戰車,行軍時還能運輸輜重。糧食、兵甲,裝在車上就能運走。打仗的時候,就把輜重卸下來,把車推到外圍結成戰車陣。眼下這麽多戰車,漢軍的糧草估計很充足,包圍十天半個月都不可能斷糧。”

    圍點打援,也要打得動才行。

    察琿多爾濟的祖宗,麵對這種套路,是在朱棣那裏吃過大虧的。

    當時,朱棣的戰車沒這麽多,朱棣的火炮也沒這麽多。但步兵結成戰車陣,對衝鋒的蒙古騎兵一頓炮轟,又輔以弓箭和火銃射擊,搞亂蒙古騎兵陣型之後,大明鐵騎再趁機衝出來。明軍對付蒙古的烏龜陣,最初就是那樣一點點摸索出來。

    怎奈喀爾喀蒙古不修史書,沒有相關的詳細記錄。兩三百年時間過去,察琿多爾濟隻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自己老祖宗的無奈。

    “先試試看,”察琿多爾濟下令道,墨爾根繞去東邊,達爾罕繞去西邊,固嚕什喜繞去南邊,我親率大軍在北邊。四麵輪番衝擊,多多射箭,看能不能把漢兵的陣型射亂。不要怕死,如果死得多了,幹脆佯敗逃跑,把漢兵從車陣裏引誘出來!”

    李正站在山丘之上,看著周圍蒙古騎兵在調動,他對傳令兵說“告訴各部,不許追擊。沒我命令,敵軍潰散也不能追。我們的任務,不是殲滅敵人,而是救援友軍和拖住敵人。誰敢擅自追擊,我砍他的腦袋!”

    墨爾根和達爾罕兩人,明顯有保存實力的想法。

    反而是繞去南邊的固嚕什喜,這貨比較頭鐵。他繞行的距離最遠,卻最先發動進攻,三千多騎排成鬆散陣型試探衝鋒。

    “轟轟轟!”

    常規的野戰炮,遠隔五六百米,就開始發射炮彈。陣仗挺大,造成的殺傷卻有限。

    大概三百米左右,虎蹲炮也發射散彈。

    再繼續往前,便是一輪火銃三連射。

    這些試探性衝鋒的蒙古兵,都還沒衝到弓箭射程,就已經扛不住了。紛紛主動減速,從大同軍陣前斜掠過去,在草地上留下三百多具屍體。

    固嚕什喜瞪大雙眼,愣神一陣才說“不要再衝了,回去稟報大汗,就說這種車陣衝不動!”

    不用他匯報戰況,察琿多爾濟那邊,也已經試探過了。

    察琿多爾濟說“硬衝看來衝不動,隻能引誘敵人出來。讓各部猛攻,多死一些人,然後全軍敗逃。再扔下幾萬頭牛羊,我就不信漢兵能忍住不追來。隻要漢兵敢追,我就把他們全殲!”

    真正的戰鬥,終於開始了。

    沿途收編的小部落,甚至是喀爾喀蒙古的小部落,被勒令發起自殺式衝鋒。

    一次又一次被擊潰,一次又一次衝鋒。

    固嚕什喜打得火起,甚至親率本部衝擊。當然,他還稍微有些理智,摸準火炮發射的間隙衝殺,竟然衝到了鐵蒺藜地帶,再往前就是戰車陣了,戰車陣之後還有長槍兵。

    “砰砰砰砰!”

    “轟轟轟轟!”

    不但火銃在齊射,就連擲彈兵都上陣,朝著衝來的騎兵投擲炸彈。

    隻一瞬間,固嚕什喜的部隊就人仰馬翻。這貨運氣好,居然沒有受傷,但也被炸得清醒過來,連忙減速想要逃離戰場。

    “嘶聿聿!”

    固嚕什喜胯下的戰馬,猛然發出一陣悲鳴,卻是馬掌被鐵蒺藜紮穿。

    這位喀爾喀大汗的弟弟,被戰馬給猛地甩飛,狠狠落在兩顆鐵蒺藜上。一顆鐵蒺藜,刺入他的後腰;另一顆鐵蒺藜,刺進他的後腦勺。

    主將一死,這支部隊立即潰逃。

    不是佯敗,是真的潰了。

    南麵防禦的大同軍,卻遵從李正的命令,站在原地完全不追擊。

    其他幾麵的蒙古騎兵,同樣付出慘重代價,在主將的帶領下慌亂逃跑。為了演得逼真,幾萬頭牛羊被扔在戰場附近——這種誘敵戰術,對付蒙古部落百試不爽,沒有哪個部落的首領,能夠抵擋幾萬頭牛羊的誘惑。

    說實話,大同軍主將換成張鐵牛或黃幺,都有極大的可能冒險追殺。

    偏偏他們遇到李正,這是一個寧可錯失戰機,都不願帶著軍隊犯險的家夥。

    察琿多爾濟率軍“逃”出好幾裏,回頭看向後方,又驚又怒道“漢兵沒有追來?”

    駐馬觀察許久,確定大同軍沒有追擊,察琿多爾濟又收攏軍隊,回去接自己扔下的牛羊。

    他派哨騎靠近了觀察,哨騎回來報告“大汗,漢軍不但沒追,還在車陣外麵挖壕溝。”

    聽聞此言,察琿多爾濟鬱悶至極,差點一口老血狂噴出來。

    你擺那個烏龜陣就夠惡心了,還他媽要在外圍挖壕溝?你想在這破地方過冬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