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一張巧嘴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那麽遠的路,不能白跑一趟。向陽腦子向來靈活,金芳都能往縣城帶東西,他也能,以後可得跟著媳婦後麵多學點“我讓他們幾個也帶點東西。”
金芳對這個沒意見“別大意,看好情況在做事。”
向陽咧著嘴,看著金芳,怎麽看變成自己媳婦的金芳,都比昨天的金芳好看“真是娶對人了,家有賢妻夫禍少。”
金芳還要再說,金老太已經進門了,看著兩人眼神不善,定親不是成親,村裏保守,在怎麽看姑爺順眼,也容不得兩人這樣打花腔。
背著姑爺的時候,老太太“你給我有點分寸,讓人笑話。”
金芳“我要是一句不說,你不怕回頭姑爺嫌棄我木訥。”
金老太“我姑爺就不是那樣的人。”
金芳撇撇嘴,你姑爺騷擾我的時候,你怎麽看不到,這老太太實在不是多睿智。
早飯,金老太把蛋花湯給姑爺弄了滿滿一大碗,金芳嘴角都抽抽了,自己那碗裏可憐吧唧飄著兩塊碎蛋花,這日子沒發過了。
所以三人坐在一起,頭一頓飯,還沒開吃,金芳拿起來筷子就開始講話
眼睛那是盯著蛋花湯的“以往我算是獨生子,老太太就我一隻獨苗,家裏什麽好吃的都由著我,可以後不一樣了,家裏兩個小輩兒人了,咱們不能怠慢一個,抬著一個,讓人說咱們怠慢外姓人。放心,我讓老太太把一碗水端平,肯定不會怠慢了你。”
說完才抬頭看向陽。暗示的那個明顯。
看著三人眼前的大碗,向陽自動拿起來筷子,把蛋花給三人平分了“奶,從今往後,我不是客人,是自己人,您別這麽招待我,得把我當成親孫子,一碗水得端平。”
掃一眼金芳,這姑娘可不敢怠慢,事多。
老太太抽抽嘴角,瞪一眼孫女,哪來的這麽多事“吃飯”
反正別管怎麽說,金芳把自己待遇爭取回來了。我沒嫌棄你分我一半寵,你也別給我沒事找事,讓我不痛快。
光用眼神就把這事同向陽掰扯清楚了。
老太太那邊呢,肯定是真稀罕孫女女婿,可肯定高不過孫女去。這樣一碗水端平,挺好。她盡量做到。
你看頭一頓飯,人家把以後的生活基調給定下來了。
吃過飯,向陽幫著老太太在大門外麵,支了個不到一米的攤子。破木板子拚湊出來的。
向陽說了,以後大家都知道咱家是代銷點之後,就不用在支楞攤子。
等消閑了,他同金芳在院子裏麵弄個棚子,這些玩意直接放在棚子裏麵,省的老太太見天的倒騰。
老太太被哄的眉開眼笑,這算什麽倒騰。一點不嫌棄。
等金芳把幾樣,不值錢的零嘴做出來,一起放在攤子上擺著,立刻就招來了村裏人看。
好家夥,這事立刻就被喧嚷開了。
連開業的鞭炮都不用放,人流就有了,宣傳也到位了。。
所以不長記性的向大嫂,再次慌慌張張過去隊長家的時候,隊長媳婦都已經不知道怎麽說大兒媳婦好了,記吃不記打。
等老大媳婦把話說完,‘上火’隊長家媳婦那是真‘上火’,可被一的氣過來之後,也就不當回事了。
這倒黴孩子回家收拾一頓,解解氣就算了。不然能咋辦。
大隊長媳婦臉色不變,對著這個挑事的大兒媳婦“仨瓜倆棗的事,值當你這樣。咋地,告訴我,我還能給人家金老太把攤子砸了。你爸就是大隊長也沒有這個本事。咱們家也不做那仗勢欺人的事。”
那是這麽回事嗎?她婆婆怎麽就抓不住重點。
向老大媳婦“媽,你怎麽不想想,昨天定親,今天老太太就把攤子支楞上了,不是向陽還能有誰。這樣的好事,小叔子怎麽不想著自家,哪有這樣胳膊肘往外拐的。”
大隊長媳婦能不上火嗎?可上火也不能讓人知道“以後都是一家子,再說了,我都不上火你著急什麽。有你什麽事,該幹嘛幹嘛去。”
大隊長媳婦把大兒媳婦給敲打一頓,還沒把人搓走,就看到兩個小兒媳婦進來了,一個人手裏拿著一雙鞋底子”
向老大媳婦就同找到機會了一樣“你們兩個怎麽還過去給金老太捧場。”
向三嫂“大嫂,金老太家的鞋底子挺好的,給咱們還便宜了一分錢,為什麽不能去。”
向老大媳婦“你們傻呀,昨天定親,今天就支楞個攤子,那是誰給她支楞起來的,肯定是咱們家向陽。你們還去捧場?”
向二嫂“那不是更該去嗎?向陽可不是外人。咱們自家人不幫襯還誰能幫襯。”
向大隊長媳婦被兩個小兒媳婦說的,火氣立刻就降下來了,看出來了,老大媳婦同老二,老三家的,那就不是一路人。
向老大媳婦就不知道,這事這兩個弟妹是這麽思考的,沒法溝通“你們是不是缺心眼。”
說完就走了。
向大隊長媳婦氣的捂心口。這老大媳婦是覺得她自己腦子多好用?
向老三媳婦“媽,我大嫂這是怎麽了,一大早的氣不順。”
向大隊長媳婦“她在罵咱們娘三缺心眼呢。”
心裏也明白了,這人不一樣,想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樣,這輩子也別指著這個大兒媳婦能大氣起來。
不敢承認自己有點不舒坦,不然怕真的同老大媳婦一個思路,那樣就真的缺心眼了。
向老三媳婦“媽,您看看,我同二嫂買的,我們妯娌兩個分開來給您二老做鞋子,膠皮底。可結實了。”
人家妯娌兩個考慮經濟狀況之後,一人給婆婆做,一人給公公做,商量一下公婆都有新鞋子。
向大隊長媳婦心裏舒坦多了,兩個兒子兒媳婦還是很稱心的。
向大隊長媳婦“金家真的把攤子支楞上了?”
向老二媳婦“支楞上了,看著還有模有樣的,以後家裏缺個急用的,可就方便了。”
向大隊長媳婦“那就成,老太太有個營生,省的咱們家跟著操心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