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賑濟災民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從這一天起,晴州旳發展就又開始拐彎了。

    本來晴州地處南域,閉塞又偏僻,再加上本土豪強勢力十分排外,所以,這個南域小州也就像是遊離在大周主流視角之外般,真可以說得上是毫無存在感。

    楚王府來了以後,江琬倒是在晴州進行過多項變革,&bp;但總體來說,這些變革也都是在本土進行,是低調的,沒有“出圈”的。

    包括還土歸農。

    餘鬆柏知道還土歸農是個大雷,所以一直是偷偷地在推行,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往上頭報。隻想著能捂多久是多久,&bp;反正先捂著唄。

    直到今年四月,&bp;先帝駕崩。

    得了,&bp;那就更不用往上報了。

    先帝駕崩,齊王登位,卻是登得尷尬又局促,完了蜀王還第一個跳出來對他表示不服。從這裏開始,天下亂象,其實就已經開始有了征兆。

    說到這裏,那麽蜀王的現狀務必要提一提。

    蜀王四月帶著檄文打入京城,然後“討逆”失敗,再又逃回巴州,緊接著,五月的時候,他就宣布了蜀地獨立,誓要與齊王偽帝抗爭到底。

    倒是沒有急於稱帝,但割地而治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而緊隨其後的,在五月底,岐州刺史白琛宣布了舉州投向蜀王!

    白琛其實是蜀王的親舅舅,&bp;是已故淑妃的嫡親兄長,他投向蜀王倒也不奇怪。

    比較令人心驚的是,&bp;緊接著,鳳州、梁州、利州,這三州竟也齊齊宣布了倒向蜀王。

    要知道,鳳州、梁州、利州這三州正好就處在岐州與巴州之間,這三州一倒,就等於說蜀王立刻就坐擁了連成一片的五州之地。

    京城以西的這一片地界,立刻就全部歸屬於蜀王所有了!

    岐州甚至離京隻有半日路程,如果是大軍疾行,簡直一兩個時辰就能到達鎬都城下。

    這種威脅,可以說是已經在肘腋之下,蜀王威脅之大,足以令京中的新帝怒火衝天又坐立難安。

    那麽對此,新帝是個什麽反應呢?

    齊王當然是立刻就要派兵出去鎮壓,可是這個時候,有個尷尬事兒——他身邊的、頂級的、有數的幾個窺神境後期高手,全都在上回襲擊秦夙的時候,被反殺了。

    倒不是說全員死光,有那麽一兩個,還是活了下來的。可是齊王怕死啊,就這一兩個獨苗苗的高手,他不得留在身邊保護自己?

    要是全派出去了,回頭隨便誰來個刺殺,哢嚓他就完了,那還當什麽皇帝?

    楊太師那邊同樣麵臨類似窘境,他身邊的高手甚至比齊王那邊還少,就餘下最後一個心腹了。

    他得罪的人又多的可怕,同樣不得不留下心腹保護自己。再說了,他身邊的高手一般都是做死士培養的,殺人行,帶兵打仗,卻未必能行。

    至於說朝堂上的那些高手——對,朝堂上還是有高手的。

    比如長公主,比如國子監祭酒邱培光,比如欽天監監正裴玄,比如金吾衛大將嶽行雲等等等等。

    可是這些高手,齊王又能使喚得動誰呢?

    是長公主還是邱培光?又或者是裴玄?

    嶽行雲倒是明確表示支持他,可是齊王還得留著嶽行雲守衛京城呢,這也不能往外派。

    而其他的,比如說過邊關重鎮的那些鎮守大將,其中自然也有頂尖的人物。但還是那句話,齊王使喚不動。

    他被蜀王罵慘了,各種指責他的檄文滿天飛,他收拾身邊的爛攤子都來不及,根本就騰不出人手來對付蜀王。

    倒是懷王與韓王依舊都表現得十分老實,這到底令齊王能夠稍稍鬆口氣,不至於左右受敵。

    說來說去,還是秦夙之前在丹鳳門前突然的那一通殺,將齊王逼到了犄角絕境中。

    要不然,憑借那一批頂尖的高手,齊王完全可以組建一支隻聽命於自己的特殊隊伍,比如前朝的不良人,比如永熙帝的鎮獄司。

    誰要是不服,皇帝的聖令一下,再加上一群酷吏一擁而上,既有高手打頭,又有大義鎮壓,誰能不被收拾個幹幹淨淨?

    先前的清平伯,不就是這樣被鉗製住的麽?

    原先在丹鳳門前,齊王其實也打算這樣對付秦夙來著。

    蜀王同樣是因為這個,才被追得落荒而逃。

    隻能說,秦夙之前那一殺,殺得太狠了,殺得太絕了。

    怪誰?

    猶如困獸的齊王不知道該怪誰,或者說,不知道敢怪誰。

    他隻能瘋狂募兵,在這一團糟亂的局勢下,期望著能用堆人頭的方式保護住自己。

    晴州,便是在此時,走出了原先的封閉狀態,以一種說不出何等耀眼的姿態,顯露在天下人的眼目前。

    在整個大周都大旱減產的情況下,晴州不但糧食豐收,它還敞開門戶,開始接收從其它各州輾轉而來的難民了!

    當然,最開始肯定是隻接收周邊地界的難民。

    江琬也並沒有滿天下地宣告說:嘿,我這裏有糧食,你們誰有難,都往我這邊來啊!

    那不可能,她是打算賑災,但不可能賑濟天下,小小一個晴州沒有那種實力。

    所以,一開始隻是晴州周邊地界。有些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一邊糧食減產,一邊身無長財,另一邊官府的各種征收還從不停止。

    那怎麽辦?

    沒辦法,隻能跑了。

    往哪裏跑呢?

    不知道,反正就是悶頭跑。

    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百姓,出了自己常走的十裏八鄉,簡直連東南西北哪是哪都分不清,又怎麽可能知道要往哪裏跑才能活命?

    反正都是垂死掙紮,就隨便選個方向跑吧!

    於是便有那運氣好的,跑向了南方,跑到了晴州。

    晴州有雨,晴州豐收,晴州邊界各城還設粥棚,賑濟災民!

    先給每人每日一碗稠粥,保住災民不被餓死,然後,楚王府的政策就開始深入了。

    這一日,南渭縣北城門的門口,衙役敲著銅鑼出了城門,一隊人張貼告示,還有一人便拿著喇叭站在那城門口喊話:“這邊聽著了,想做工的過來報名!以工代賑,來來來,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