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道

字數:3265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四章道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大婚之夜,良宵苦短,縱是二人非一般人,可一翻,卻也是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方才幽幽醒來。

    唐晉與高陽公主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又有禮官教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後,攜手前往唐府,給唐父唐母奉茶。

    大婚之後,唐晉也不喜歡與外人打交道,對於前來拜訪的達官貴人,盡皆敬而遠之,至於什麽詩會之類也是從不參加。

    大半個月後,少林方丈率少林眾僧告辭離去,唐晉送別少林眾僧,拿出數瓶丹藥交給方丈,這些丹藥包括菩提丹、大還丹、小還丹等五類丹藥,每一種丹藥各有百顆,將方丈樂得喜不自禁,隻覺得唐晉這個聖僧就是少林的福源,有這麽一位存在,哪怕已經還俗,也足以保證少林數百年興盛。

    接下來日子,唐晉與高陽公主搬到長安城外一座小山之中,在這小山之中建了一座莊園,莊園占地足有一傾之地,有果園,有湖水,有竹園,以及六間茅屋,雖說是茅屋,卻是幹幹淨淨,此莊園被取名為‘唐園’。

    唐園一建立,就成了長安聖地,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武林人士想要前往唐園,可是卻沒有一個能夠進入唐園,能入唐園除了唐父唐母、唐皇、唐明達以及他們的子女外,就沒有人能夠進入。

    唐晉與高陽公主每日修行,或是指點李裕、小兕子修煉,晚上則是參悟陰陽大道,唐晉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後麵漸漸適應,也適應了身旁有另一半的情況。

    雖說沒有什麽可簽到,但是唐晉卻從皇宮中借到大量的道家典籍,既然還俗了,也沒有在少林寺,唐晉也換作看道家典籍。

    當初唐高祖認道家太清道德天尊老子為祖宗,大唐立道教為國教,自然而然數百年來也是積累了大量的道家典籍。

    一時間,唐晉遍覽道經,與佛經相互參照,對於道家的道的感悟,竟也是頗快。

    道家,也是當代顯學,不僅僅局限於中土大唐,在其他國度那也是傳播甚廣,許多門派的源頭都可以算到道家身上,論影響力之廣,還在佛門之上。

    道家共尊三清為道祖,三清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家經典《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這三者即為三清。

    《道教義樞》也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

    在道家傳說之中,天地分為三界,是為天界、人界、冥界。人界即是普通生靈生活的地方,比如他所在的世界也是人界。冥界,則是六道輪回場所,有地獄十殿閻羅、十八層地獄,掌輪回,人界生靈死後靈魂前往地獄,經六道輪回轉世。天界,則是天庭所在,傳言天界有三十三天,三清道祖便是居住在最頂層的,玉清元始天尊居住在清微天玉清境,太清道德天尊居住在大赤天太清境,上清靈寶天尊居住在禹餘天上清境。

    與佛門道經記載的佛祖、佛陀、菩薩、羅漢等不一樣,道經典籍之中記載著則是神仙。

    完全不同的修煉體係,對於天地的記載也完全不同,甚至於在道家典籍之中記載著,佛門的釋迦摩尼佛祖,還是道家太清道德天尊化胡為佛,釋迦牟尼佛祖還得稱呼太清道德天尊為一聲‘老師’。

    唐晉大開眼界,倒是沒有想到佛、道竟是還有這般聯係,這一點倒是在佛家典籍之中未曾有過記載。

    這一日,唐晉陪著高陽公主前往昭陵,昭陵位於長安西北五六十裏外的九嵕山,九嵕山在這關中平原如同一刺破青天的刀劍,它的周圍均勻的分布著九道山梁,將九嵕山高高拱起,如同九龍拱衛,乃是中土一等一的風水寶地。

    曆代唐皇百年之後,都會埋葬於此。能夠藏在昭陵,除了曆代唐皇、皇後之外,也就一些功勞甚大的大臣被唐皇開恩陪葬昭陵。

    唐晉抵達九嵕山,見地勢如同九龍拱衛,涇河、渭河、泔河圍繞,林地綠地眾多,暗自佩服太宗朝選這裏作為皇陵,著實是厲害。

    “相公,這昭陵嚴禁隨便出入,有護陵軍常年駐守,護陵軍人數足有三千,未得允許,便是皇室子弟也不允許進入昭陵。”高陽公主說道。

    馬車已經抵達昭陵,有護陵軍攔住馬車,高陽公主取出一塊令牌,護陵軍方才放行。

    大概半個小時候,終於在一處皇陵停了下來,高陽公主親自將祭品擺放整齊,然後開始祭拜,卻是告訴其父皇自己的事,以及現在大唐中興。

    而唐晉卻是放出自己的神念,開始查看昭陵。以他如今的修為,恐怖浩大的神念,足以輕易覆蓋整個昭陵。他很好奇,這昭陵是不是有什麽秘密。

    “這昭陵是中土一等一的風水寶地,太宗皇帝將此處選為皇陵,也是正常。隻是我看這昭陵布局,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南曰“朱雀門“,北曰“玄武門“,東曰“青龍門“,西曰“白虎門“,整體形成四象,如同一大陣一般,威嚴不可侵犯,著實是不可思議。”唐晉心中仿佛有一種感覺,仿佛這裏藏著整個中土最大的秘密。

    是的,雖然還沒有仔細查探,但是唐晉卻有一種感覺,這昭陵極為不凡,這四象大陣可是大手筆,雖然沒有激活大陣,但是唐晉卻仿佛有一種威脅感,以及一種天地壓迫的感覺。

    這讓唐晉恨不得查明這其中的底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