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蝴蝶效應
字數:4739 加入書籤
許正華對著鍵盤操作了一下,立刻,遠在天南海北的決策者們麵前的大屏幕之上,立刻全都同時出現了一張巨大的,如同氣象雲圖一般的圖像。
這圖像之中有許多類似霧氣一般的東西在流動著,並且,這些霧氣之中存在著數個明顯的霧氣匯聚點。
“這是……氣象雲圖?”
一名決策者問道。
屏幕另一側,許正華搖了搖頭“不是氣象雲圖,而是太陽係暗物質運動圖。當然,我們現在認為,暗物質其實並不存在,它隻是一種營造出某種‘現象’的‘力量’,但不妨礙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將其當做存在來看待,就像相對論證實了引力其實隻是時空的彎曲,但我們通常還是會用牛頓定律來計算引力一樣。”
那名決策者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這圖像裏,霧氣匯聚多的地方就代表著暗物質數量多,反之亦然。”
“不太準確,但可以這樣理解。”
準確來說,霧氣匯聚多的地方,其實是暗物質效應比較強的地方。當然,他沒有必要去糾正決策者們。
“我們科學界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最終製定的暗物質數學與物理模型顯示,暗物質效應越強的地方,對應著我們現實空間之中,該區域存在著的質量,或者說能量越強。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模式。而現實世界之中,質量的運動,同樣會擾動暗物質,造成某些區域暗物質效應增強,或者某些區域暗物質效應減弱。”
一名決策者立刻反應了過來“你是在說,黑幕之所以衝向地球,是因為地球質量影響的緣故?”
通過暗物質模型來描述這個過程的話,其實很複雜,且需要許多個要素。就像一個人打算出門去買一包煙,結果在路上被撞死了——該事件之中很顯然有許多個要素,譬如這個人注意力不集中,譬如車輛司機喝了酒,譬如照明環境不行等等等等,許多個要素綜合起來才有了最終被撞死這次事件的發生。
換算到這次事件,地球質量影響導致黑幕衝向地球,其實也差不多。不過雖然這其中缺失了許多要素,但整體邏輯也並沒有什麽大的漏洞。
“差不多吧。可以理解為,地球的質量吸引了黑幕前方的暗物質,才造成了黑幕在麵對地球一側的不斷擴大,營造出了不斷靠近地球的外在表現。”
他並未談及太多質量與暗物質之間的交互模型,暗物質效應出現與消失的邏輯等等背後複雜深刻的東西。他的目的,畢竟隻是讓決策者們有一個框架性的,大概的了解,而不是召開一次科學研討會。
“為什麽黑幕在穩定存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靠近地球?之前為什麽沒有?”
對於那一段時間地球或者地球周邊空間發生過什麽事情的大排查,就是在世界政府的主導之下完成的。而這次排查到現在還未有結果。
“那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許正華歎了口氣。
“在這方麵,暗物質運動與氣象活動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也即,它們都是混沌的,隻能概括性來說,無法全麵而精準的確定它的原因。通過我們的研究,我們大概可以確認,黑幕之前之所以穩定,是因為太陽係內部質量分布到達了某一個平衡點的緣故。至於那個平衡點到底是什麽,我們無法太過精準的確定。”
算上小行星、彗星、星際塵埃等物質,太陽係內星體數量幾乎可以說是天文數字。這是一個龐大的混沌係統,沒有辦法精準描述。就像天氣預報也無法做到太過精確一樣。
“那我們現在要怎麽做?”
“如果我們想阻止一次台風的形成,該怎麽做?”許正華反問了一句,但並未等待決策者們的回答,而是繼續自顧自說道“從理論上來說,蝴蝶扇一下翅膀,就算如此微小的初始量,在經過足夠多的變量之後,都有可能引起一場台風。反過來,同樣微小的初始量,在經過足夠多的變量之後,同樣有可能將一場即將出現的台風消弭於無形。其關鍵點在於,我們能掌握多少變量,能控製多少變量。”
“你是說,通過質量間接的影響暗物質運動,從而達到令更多的暗物質運動到黑幕這裏來,從而將其消弭掉?”
“大概就是這麽個原理。在這個過程之中,存在有兩個關鍵點。一,我們能掌控多大的質量。這類似於蝴蝶的翅膀,翅膀越大,扇起的風力越強勁,對於最終結局的影響便越大。二,我們能掌握多少變量。我們掌握的變量越多,對於未來局勢走勢的預測便越精確,越可以準確的控製我們能控製的那部分質量,令其產生更大的效果。”
能掌控多大的質量,類似於一個乘法算式中的第一個數。能掌握多少變量,類似這個乘法算式中的第二個數。很顯然,在這個過程之中,最終的結果越大越好,那麽,這兩個數字同樣也要越大越好。
它們大了,最終的結果才能大,成功的概率便越高。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這兩個關鍵點之中,第二個關鍵點尤為重要。我們所掌握的變量必須要達到一個水平線之上。如此,我們才能盡可能的製定出更加準確的質量影響方案。如果未能達到水平線之上的話,總體的結果就可能是,我們所做的越多,結果越壞,說不定黑幕反而會加速衝向地球。”
想起那種結果,決策者們的神色也忍不住的更加嚴肅。
“我已經派遣相關方麵的專家去製定更加詳盡的計劃。這計劃同樣分為兩個部分。一,首先尋找我們掌控範圍之內最大質量的小行星,並且考慮其現在軌道,計算是否能將其推到地球附近以執行任務。其次,立刻進行大推力星球發動機的研發與製造,以便於將來將其安裝到選定的小行星之上。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有的科技水平,製造出擁有足夠推力的星球發動機的概率不大。在這過程之中,我們打算充分借用地球、月球、火星、金星等星球的引力,並且,提前在太空之中布設太陽能光板,凝聚太陽光直接照射它,以獲得額外一部分的推力,更好的掌控它的運轉軌道。
第二個部分,首先,我們需要調集所有太空觀測力量,觀測盡可能多的太陽係內天體的運轉軌道變化及測定質量,盡可能全麵的掌握這些數據。其次,對現有的計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應龍’號超算進行全麵的升級改造,用於利用我們研究出的‘暗物質效應模型’,對觀測得到的那些數據進行計算,以確定我們通過這顆小行星影響暗物質運轉,並利用混沌效應間接對黑幕運轉軌道產生影響的具體方式。”
通過計劃的第二部分計算出該怎麽做,再通過計劃的第一部分實地去做。如此,便是此次計劃的全部內容。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很龐大的計劃,很顯然需要集中全文明的力量去做。甚至,就算集中了全文明的力量,就算在消化瑞墨提文明科技之後,人類文明科技實力大增,都不一定能完成這個計劃。
但這個計劃,卻是唯一的求生道路。
“許教授,最理想的情況下,執行這個計劃之後,結局會是什麽?”
許正華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因為在地球周邊一定距離內不存在其餘質量足夠大的天體的緣故,讓這一片黑幕徹底離開地球是不現實的。最理想的情況是,黑幕會在我們的計劃之後,不再徑直落向地球,而是會以一個較為緩慢的速度圍繞地球旋轉,就像是地球的衛星。
不過,它的旋轉軌道並不穩定,需要我們時刻依據局勢變化,繼續通過那顆受到我們掌控的小行星去影響它。以及,如果太陽係內質量分布改變過大,我們的影響手段就有可能失效。
還有,就算一切都是理想的,黑幕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也會緩慢縮小。它最終接觸到地球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們所做的一切,最理想情況下也隻能延緩這個結局的出現,而不可能徹底改變它。”
“最理想情況下,這個時間會延長到多久?”
“我沒有精確的計算過。我估計,應該會是在50-200年之內。”
決策者們俱都沉默了。良久,一名決策者才低聲道“恐怕……新家園計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吧?”
許正華肅然道“那條太空電梯是向太空之中運輸物資的主要通道。如果要執行我的計劃,雖然此刻我還不清楚具體要運輸多少物資,但也可以做出論斷
新家園計劃並不是僅僅受到影響這麽簡單,而是必須完全中斷。甚至於,之前提前運輸到太空之中,用於執行新家園計劃的那一部分物資,同樣也要被征用。並且,就算征用了那些物資,也不一定夠。”
沒有人喜歡做出二選一的選擇。但很顯然,此時此刻,又一個必須要二選一的局麵擺在了人們麵前。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