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布穀飛飛勸早耕

字數:5475   加入書籤

A+A-




    我剛洗好,不能和一肚子壞水的人在一塊。
    難怪人說:“樹不要皮, 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是想一箭雙雕,用一個不可行的方案, 倒逼他們不得不趕緊想主意。
    紙幣取代金屬貨幣, 本是一種進步。可前提是發行紙幣的機構,要有讓大家相信的能力。有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鑒在,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還能被坑兩次?
    月池道:“您不必擔憂,等他出門子去用寶鈔買點東西,就知道輕重了。”
    他怎麽去買?你給他寶鈔,叫他去買嗎?劉健默了默, 明智地沒有選擇追問。
    他隻是歎:“可以皇上的脾性,即便暫時不發銀鈔, 也會出其他的主意。”
    月池:“……”到底是親師傅,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他總是要達成目的,他們畢竟是做臣子的,能攔得住一時,難道還能攔住一世?
    劉健道:“此事,終歸要尋一個妥善之策。”
    月池一時無言,劉健又道:“先用膳, 這哪是一時半會兒能想出來的,總得耐心等等吧。”
    月池應了一聲。她拿起一個餅, 咬了一口,軟到流心的南瓜餡和著蜜汁淌出來,金燦燦得叫人心醉。
    劉健道:“好吃吧。”
    月池失笑:“師母真是好手藝。”
    劉健捋須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沒有這新作物, 又哪來新佳肴?”
    他看著南瓜, 目光柔和:“這金瓜,極易成活,又能充饑,是救災活人的至寶。當時你力主開關時,老夫十分反對,看來,到底是我們老了。”
    月池道:“這是人之常情。您能清楚地看到風險,卻無法預估收益,如此一來,當然是穩妥行事最好。更何況,如今確如您所料,麻煩不少。”
    劉健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以才有‘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的古訓。你的主張的確為萬民帶來了福祉。這幾年來,四方仍災害不斷,可民間起義卻銳減。這正是有抑製兼並,助農育農的善政在兜底。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又豈會鋌而走險。然而,海外金銀的湧入,也帶來了不可預料的變化。要不是你提醒,老夫還不知道,伯安在兩廣做成了一樁大事。”伯安是王守仁的字。
    月池的動作一頓,她不動聲色道:“那麽,您怎麽看呢?”
    月池回到鎮國府時,已是深夜了。她一入門,就覺暖意上湧。可直到浸泡到水池中後,她才覺發麻的手足在好轉。她聞到了硝石硫黃的味道,又是溫泉水。層層紗幔外,傳來了隱隱約約的簫聲,如怨如慕,好似波月水風。寒夜聽簫,按理說更叫人心碎,可她卻笑了起來。
    簫聲一頓,外頭傳來他的聲音:“你笑什麽?”
    月池雙手捧起了一掬水,道:“和男人秉燭夜談,我心裏高興。”
    朱厚照:“……”
    他慢慢踱步過來:“那不知,是個怎樣的青年才俊?”
    月池凝神一想:“學問比你高,人品比你好,說話也比你講道理。”
    朱厚照咬牙:“你還真會睜眼說瞎話啊。”
    月池分明聽見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卻依然不動聲色。她慢慢梳理著長發:“我隻會說實話。何況,你不也是這麽認為?”
    她已在波光粼粼的水中看到了他的倒影。他本能察覺到不對,卻顧不得細思:“不過是個能用的人罷了。”
    月池嗤笑一聲:“撒謊。你自己不敢說的事,就讓他來替你跟我說,難道不是覺得他比你要強得多嗎?”
    “……”朱厚照道,“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朕和內閣商議政務,他們轉頭卻跟你說了,朕還沒問他們私泄禁中之罪呢。”
    月池道:“是嗎?這麽說,你是不想找我出主意了?”
    朱厚照一噎,撒謊是很容易的,可撒謊的後果如何卻是無法估量。就是這麽一遲疑,一下就露餡了。
    月池一轉身,一捧水將他潑了個正著。水珠順著他的胸膛淌下去,他不怒反笑:“我等你到這會兒,你就是這麽回報我的?”
    月池上下掃視了他一圈,眼中露出絲絲笑意:“知道是什麽時候暴露的嗎?”
    朱厚照皮笑肉不笑道:“請指教。”
    月池伸了個懶腰:“還是老毛病。要是心裏沒鬼,我這麽晚不歸,你早就找上門去了,還會有心思在這兒吹簫?”
    她拿起巾帕,準備起身:“這樣的好水,總不好我一人享用,你也來泡泡吧。”
    .
    他一把拽住她:“那你呢?”他有些挪不開眼,這難道不是邀請嗎?!
    月池低頭粲然一笑,把他的爪子拎開:“我剛洗好,不能和一肚子壞水的人在一塊,不然又弄髒了,就麻煩了。”
    朱厚照:“……”
    他心知,今晚是聊不出什麽來了,隻能明兒再說。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日月池一大早就把他搖起來。
    他揉了揉眼睛,嘟囔道:“今天休沐,沒有例朝!”
    月池繼續把他往起來拖:“廢話,就是因為沒有例朝,我們才要抓緊時間出去。”
    朱厚照眼前一亮:“你想開了,想去玩了?”
    月池笑得和善:“當然,去看你最喜歡的動物。”
    然後,她就把他帶到了上林苑。
    秦時就有上林苑,主要供君王遊幸、騎射、祭祀。可明時的上林苑的功能卻不同。明太宗朱棣奪了侄兒的皇位後,就想遷都北京。可遷都事關重大,需要多方籌備。而上林苑就是他為保障新皇城食品供應所建立的莊園。上林苑監下轄十個部門,其中良牧署負責飼養牛、羊、豬等家畜;蕃育署負責飼養雞、鴨、鵝等家禽;嘉蔬署負責種植糧食和蔬菜,說白了,這就是個大型養殖基地。
    朱厚照看到在泥裏打滾的肥豬:“……這就是你帶我看的動物?”
    月池:“你就說是不是吧。”
    中國人講究一個來都來了,皇帝也一樣,既來了這裏,好歹溜達溜達。月池在上林苑的作為,他是了如指掌,可知道是一回事,親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
    良牧署的典簿隻是九品芝麻官,連紫禁城的門都邁不進去,哪裏還能想到活龍今兒能到他前來。他感激地看著月池,恨不得立馬給她磕一個。月池一笑:“別愣著,萬歲親至,還不述職。”
    典簿連聲應是,忙戰戰兢兢地匯報情況:“萬歲容稟,在朝廷教化前,民間畜牧多是粗養亂治。所謂粗養,是指畜種類多混雜,血統混淆,飼料單一,廄舍陰濕穢臭,以致牲口品種不純、效率低下,且多發疫病。所謂亂治,是指百姓智識不足,牲畜得了疫病,身上出現紅斑等症狀,他們便以烙鐵燒紅後,灼焦牲口皮膚,並且刮去焦皮,以為如此牲口就能好,孰不知這樣弄下去,疫病傳染得更快。”
    糟糕的前情說完了,就該講講他們的功績了。典簿低眉順眼道:“承蒙陛下委以重任,又有李尚書多番指點提攜,良牧署目前主要是在良種培育、飼育改善、疫病防治三項上下功夫。在疫病防治上,臣等是召集有經驗的農戶和獸醫,對常見的幾種疫病的防治下功夫、來試驗。所出的成果,則交付給戶部庶吉士,由他們編成畫冊和順口溜,以便廣為流傳。在飼育改善上,李尚書指示需想出窮苦老百姓也能用的法子,所以我們的飼料和廄舍都是用最低廉易得的材料……”
    典簿耍了個心眼,疫病防治和飼養改善的成果,皇爺八成看不懂,也不想看。李尚書給了他這個露臉的機會,他當然要拿出最直觀的功績,讓皇爺留下深刻的印像!所以,他把良種介紹放在最後,趁這個時間讓手下把牛全部放出來。這麽好的種牛,這能耕多少田啊!
    他的聲音都不由拔高:“在良種培育上,我們抓住了種豚和種牛的培育。您看這裏……”
    他躬著身,自豪地伸出手去,皇上的確看到了很多健壯的牛,可牛牛間妖精打架的情形,也一覽無餘。
    典簿:“??!!!”
    月池:“……”
    朱厚照:“噗。”
    典簿差點嚇得尿褲子,月池緩緩綻開笑容:“真不錯,您覺得呢?”
    朱厚照一臉正色:“是養得挺好的,賞。”
    上林苑並非連綿在一片,而是分布在京郊。在前往嘉蔬署的路上,朱厚照已是笑得渾身發抖。月池隻覺整個馬車都在隨著他晃悠,他湊到月池身邊,一會兒撩撩她的頭發,一會兒摸摸她的耳朵:“原來你喜歡看這個,不早說,我那兒還有大象和食鐵獸呢,隨你看個夠。那牛確實挺壯的,你注意沒……”
    月池深吸一口氣,她偏過頭道:“這算什麽,你看過蝸牛做嗎?”
    朱厚照一愣:“蝸牛也能?”
    講完了蝸牛精華滿殼,蜜蜂硬拔蛋蛋的故事後,他終於安靜下來。月池心道,果然,對付變態,隻能比他更變態。然而,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他就又湊過來:“你能再說說細節嗎?”
    月池的瞳孔微縮,朱厚照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突然有了靈感!我還沒寫過妖怪的話本呢,幹脆寫一個公蜜蜂精和母蝸牛精的悲劇故事……”
    月池嘴角在抽搐,她道:“好啊。這一定要付梓出售,必定會風靡天下!”
    朱厚照:“……”
    雙方都豁出去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得到消息的上林苑監正,先衝到良牧署,誰知撲了個空,又隻能馬不停蹄地趕到嘉蔬署,結果看到一臉菜色的皇爺和尚書,一顆心都要嚇裂了,不會是因為他遲來,所以觸怒了君上吧?
    誰知,見他來,兩個人都鬆了口氣。朱厚照喝了口茶,勉強定了定神:“這嘉蔬署關乎農耕,還是先說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