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 大不敬 (求訂閱)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A+A-


    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同為至尊皇者,地皇神農氏,擊敗烈陽神族的至尊,從而將其煉作炎帝化身,也正應了鍾淩赫的看法,至尊有差距,至尊神器,當然也有差距。
    最起碼,大禹九鼎,就是人道至尊神器,最為無可匹敵的一個象征,乃是和人皇軒轅劍一樣的人道象征,至尊權杖縱然再強,也不可能比九鼎以及人皇軒轅劍利害!
    對於鍾淩赫的這般思想,孟昭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點點頭,
    “不錯,鍾將軍所言很有道理,我人族無盡先賢至尊留下的底蘊,不是百族煉出一尊至尊神器,就能彌補的了的,不過,終究還是有所影響,鍾將軍身負天關重任,還是要多加幾分小心才是!”
    這也算是善意的提醒,畢竟人道至尊神器厲害,又不是鎮北軍厲害,若是真的疏忽大意,很可能導致鎮北軍傷亡慘重。
    對此,鍾淩赫也很是認可,頗有幾分感激,
    “孟龍王帶來的這個消息很及時,也很關鍵,我代天關鎮北軍十幾萬將士,以及將士的家眷,多謝孟龍王了!”
    這份感激也是實實在在,不摻一點水分。
    在鍾淩赫的心中,天關將士盡管驍勇善戰,且悍不畏死,但,也的確過的很苦,且虧待了這些將士的親眷們。
    每一次看到陣亡將士親眷那傷心欲絕的反應,都叫他生出一股濃濃的愧疚之心。
    假如日後百族攜至尊權杖來襲,而他們實現沒有任何準備,隻怕結果真的不會很好。
    縱然還是依靠人族底蘊,能將其擊退,但大概率會損失慘重,這是他不願意,也不能接受的。
    因此,孟昭帶來的消息,並不是不重要,相反,那是相當的重要。
    日後,排兵布陣也好,或是衡量戰局也好,都能遊刃有餘。
    信息的優勢,在戰爭的過程當中,起到的作用與效果,絕對是頂級的。
    孟昭擺擺手,對於鍾淩赫的感激並不在意,緊接著又道,
    “這話先不提,我從百族當中,還探聽了幾個消息,好叫鍾將軍知道。”
    鍾淩赫有些好奇,這至尊權杖,乃至於天魔宮主的訊息,已經是如此重要,還有什麽訊息,值得孟昭這麽鄭重以待?
    “孟龍王盡管說來聽聽!”
    “我們那位大帝,似乎也在極地冰原有相當的布置,非但與早前流落到極地冰原的一位皇族取得聯係,甚至,還在不少部族當中,安插探子,用心叵測。”
    這話說出來,那一側的敖冰都聽得有點心驚膽戰。
    她當然知道,所謂的大帝,不是上古,中古時代的那些至尊強者,而單指人族皇朝之主。
    但即便是如此,也是相當的驚人了,孟昭如今雖然修為蓋世,但也隻是那位人族皇朝之主的手下。
    再者,據說那位人族皇朝之主,也是無比強橫的存在,決不能單純用境界來衡量其戰力。
    孟昭此舉,是不是有些過於激進了?
    敖冰一個對皇朝勢力體係一知半解的人,都如此震動,鍾淩赫自然也是被震得七葷八素。
    他腦海裏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位北孟龍王,好大的膽子,竟然非議當朝大帝,這是死罪,甚至往嚴重了說,有不臣之心,是要誅九族的。
    但隨即就意識到,孟昭敢這麽說話,原因實在太多了。
    比如,孟昭修為蓋世,武道神通驚人,天人修為,根本無懼如今那位北堂大帝,以及北堂皇族所代表的大雍勢力。
    再比如,大雍皇朝內部的叛亂愈演愈烈,有不少人已經看出來,這看起來比處於鼎盛時期的皇朝,似乎底蘊並沒有預想當中的那般深,似乎,似乎,有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意思?
    過去戰戰兢兢的對待,生怕惹出亂子,給自己,給家族惹出災禍來,如今,不免都多出幾分輕視。
    這其中,也包括鍾淩赫,至少他在南方叛亂席卷之後,不止一次咒罵朝廷的那些軍部都是廢物,花了這麽長時間,用了這麽多軍費,死了那麽多軍人,都沒能解決叛亂。
    換做是他們鎮北軍,估計早就橫掃一切,抵定大局了。
    因此,孟昭這聽起來極為大逆不道之言,也隻是在鍾淩赫心裏有過刹那的波瀾,隨即就沒什麽動靜了。
    畢竟大哥不說二哥,對朝廷的輕視,對北堂皇族的輕視,不隻是孟昭一個。
    但,輕視歸輕視,他在自己麵前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試探,又或者是試探?
    這兩個試探,可不是一回事。
    前一個試探,也許,是孟昭站在北堂皇族的立場上,試探他鍾淩赫的傾向,立場。
    後一個試探,也許,是孟昭站在北堂皇族敵對的立場上,來試探他鍾淩赫的心思,想法。
    所以,現在鍾淩赫也有點拿不準,孟昭是哪一種。
    而他又要用哪一種態度,立場,去應對孟昭。
    仔細在心裏想了想,鍾淩赫很快就排除了前一種可能性。
    他和孟家又不是沒有交集,很清楚,孟家,絕不是什麽循規蹈矩,對北堂皇族忠心耿耿的家族。
    相反,當年孟家老祖宗孟神通就不是安分的,臣服於北堂恭,一來是這位大雍太祖神功蓋世,他區區宗師修為,遠不能及,二來是山賊出身,也向往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因此,孟家才寧肯要一個冀州實權的世襲伯爵,而不要玉京城內的侯爵之位。
    曆年來,朝廷,北堂皇族,對孟家也是猜忌,打壓,分化為主,北寧侯雷家就是一個代表性勢力。
    尤其是近年來,孟昭的橫空出世,更是將孟家給狠狠拔升到另一個層次境界當中,觸及了那九姓十三家的定位,很可能成為北方大地一個不穩定因素。
    基於這個前提,鍾淩赫認為,孟昭,孟家,和北堂皇族肯定是齷齪為多,忠誠無間的戲份不多。
    尤其是孟昭,年紀輕輕,手握大軍,修為神通蓋世無敵,這樣的人,簡直是北堂皇族的心腹之患,恨不得立即將其殺死,骨灰都揚了的那一種。
    唯一叫鍾淩赫拿不準的,就是孟昭曾經在大慈恩寺的一段經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