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 交代 (求訂閱)

字數:3682   加入書籤

A+A-


    孟昭的心思也很簡單,如今孟家的偌大前景以及威勢,其實大半都建立在他的無尚神功之上。
    如果,這裏是說如果,孟昭不是一個縱橫無敵的人物,有責任感,有心術,有手腕,甚至還有背景,想要經營起如今的孟家,那都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
    原因也很簡單,武人都是慕強的,是向往強大的。
    一個隻有權術手段,而手無縛雞之力之人,根本得不到武者的認同與認可。
    沒有強大的武者,所謂的勢力,簡直就是空中樓閣。
    因此,孟昭的武功,就是孟家的核心,他越強,孟家就越強大,反之亦然。
    這個道理,其實也的確是說得通的。
    至少,孟昭按部就班的在靈武城經營,不曾外出探險,遊曆,收獲機緣,那麽,他絕無可能在如此短時間內,修成如今的武功,更不要說,有這般的景象和氣象了。
    這個道理,其實梁穆秋也懂,她的見識,絕不是一般的女子能比。
    但,知易行難,她還是太關心孟昭的安全,不希望孟昭出現任何的意外。
    “那,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也不好說什麽,可還有什麽囑咐嗎?”
    梁穆秋知道孟昭既然做出決定,態度堅決,那就不是輕易能撼動的,忍了下來,不再勸說。
    “這次我離開,不知時間長短,假如,玉京城北堂皇族那裏有動作,不要自己硬頂著,去和南安孟家商議,我在朝廷上的關係和勢力薄弱,但南安孟家很強,足可為靈武孟家遮風擋雨。”
    “還有,如果有什麽陰謀算計靈武孟家之事,你若實在是分身乏術,解決不了,我給你一份名單,內裏有其聯絡方式,你可請他們相助,必能逢凶化吉。”
    說著,孟昭走到房間的東牆處,於一盞鶴形琉璃燈下,取出一個小薄冊,交托到梁穆秋手上。
    在任何一個勢力,花名冊都是相當重要核心之物,名冊算是一種關係和人脈的具象化體現。
    孟昭當然沒有把所有的名冊都交給梁穆秋,這隻是一小部分,但若是真的有損,對孟昭來說,也是很大的損失,可見他對梁穆秋的信任與寵愛。
    梁穆秋接過名冊,很是鄭重的收藏起來,沒有打開觀看,反而說道,
    “我知道名冊很重要,如果不是必要情況,我不會打開這本名冊的,你放心。”
    這就是獨屬於兩人之間的信任和默契了。
    到了這裏,孟昭是既保障了孟家之後的頂級戰力,又交代了部分的人脈關係,甚至還囑托梁穆秋實在不行,可以尋南安孟家相助。
    再加上他自己在暗中的一些布置,埋伏,不說天衣無縫,至少,也能保證麵對衝擊可以安然應付下來。
    轉而,孟昭將目光落到敖冰身上,他其實很想帶著敖冰一同前往,可惜,真的是過於凶險,不能大意,便道,
    “至於敖冰你,除了輔佐穆秋之外,我還有一件事要你去辦。”
    說著,從自己的袖口,取出一個紫色紋理的玉瓶,
    “這裏麵是我秘製的奇丹,龍血丹,服用之後,可以增強功力,改易根骨,強化資質,然,必須連續服用三枚,才能徹底化解藥力,不然藥力堆積,反而成了丹毒,使得服用龍血丹之人經受世間最為痛苦的折磨而不死。”
    敖冰瞪著一對水眸有些不解,所以呢,龍血丹莫非是給她吃的?
    “你知道月衛之事,在我離開後,你去找到冀州和兗州的兩支月衛統領,叫他們服下此藥。”
    月衛之事,敖冰是參與到其中的,更和孟昭一同經曆,處理的,倒是對那兩人不陌生。
    當時,敖冰是親眼所見,兩人被孟昭折服,加入了孟家門下,為何,為何又要用這等手段?
    “月衛乃是北堂皇族留下的,監視北方大地的眼睛和耳朵,一旦出現問題,玉京城那裏不會輕易放過,定然有所準備,所以,你要將此事辦的牢靠,隻要這兩人掌握在手中,月衛就在我孟家手中。”
    然而,事實上,孟昭這麽做,可謂是多此一舉。
    因為,他在此之前,已經利用月衛體係的強大關係網,信息渠道,做出了種種布置,月衛體係對他來說,有作用,但最大的價值,已經被他利用上了。
    之所以這麽做,實則是故布疑陣。
    假如,北堂皇族真的派人過來,大概率還是要借用月衛統領,來整合月衛體係下的勢力的。
    得知孟昭在這兩人身上做出的手段,定然也會有所思量,如此一來,反而會落入孟昭的算計當中。
    這是一個局,用的其實很粗糙,但不管怎麽粗糙,好用就成。
    而且孟昭覺得,大概率,自己的這個布置,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敖冰沒想太多,拿過玉瓶,也點頭應下。
    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小事,隻有孟昭離開,還不帶著她,叫她有些難以忍受。
    她並非人族,而是龍族,算是百族出身,在這神州關內之地,算是人在異鄉,很是孤單,寂寞。
    有孟昭的陪伴,能緩解她的這種愁緒,可惜,孟昭若是離開了,就隻剩下她一人。
    至於其他的女子,譬如梁穆秋等,敖冰與她們的關係隻能說很普通,很一般,遠遠說不上親密。
    “最後,我再交代一件事,如果,如果,北堂盛實在逼迫太甚,或是北方三州有所異動,可以起兵,用我的名義。”
    其實這最後的囑托,孟昭也有些猶豫。
    該不該起兵,用什麽名義,在什麽時機,都是很關鍵的。
    但思來想去,孟昭還是給了梁穆秋一個承諾,允許她在最關鍵時刻,做出選擇。
    起兵,他早就有了這樣的念想,麾下兵力也是極眾,雖分散,卻都很強勢,強大。
    隻是,他一直本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思想,悶聲發大財,方才一直壓著自身的實力。
    看起來,好像也就一個揚武大軍可用。
    但實際上,他早已經有了造反的實力。
    尤其是在抓住了月衛體係之後,更是將這種實力,無限的放大。
    舉個例子,就像是內力有了運行的法門,效率大大增加。
    如此,孟昭,也就無謂一味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