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獅子營

字數:4864   加入書籤

A+A-




    劉承宗買了馬,動身再去老虎腰。

    他帶了蔡鍾磐、高顯和郭紮勢三人。

    老虎腰的逃稅農民幾天時間就變成了三百多。

    李萬慶對於來投奔他的人來所不拒,

    這幾乎是陝北夏秋兩季的縮影,到了收獲時節,逃民大盛。

    絕大多數逃民都知道虎將這個人,接管變得很順利。

    他打算花兩天,給老虎腰的人摸個底。

    郭紮勢帶了筆墨紙硯,劉承宗和蔡鍾磐支個小桌子,先把所有人家鄉、年齡、出身、職業統計一遍。

    頭天傍晚統計了三百六十三個人。

    第二天睡醒點人,少了八個,變成三百五十五個。

    其中一百三十七個人沒有正經名字。

    有名字的,其中七十五個販賣過自己,名字是被主家給起的。

    隻有一家子木匠,餘下都是破產農民與破產小商販。

    人群中患有疾病的情況,比劉承宗想象中複雜得多。

    而他對待這支完全屬於自己的力量,也非常上心。

    為此他把患有各種病症的人專門分出三類。

    一種是肺癆、吃壞東西感染的細菌性痢疾、重傷風及各種治不好的傷口感染。

    一種是影響活動、不傳染,可能會死也可能會活下來的,比如殘疾、顛沛流離導致流產、老年人的疽腫等。

    最後一種是隻要歇著肯定能活,像吃過觀音土但不太多、重度營養不良之類的,這基本上就等於沒病。

    第一類要隔離、第二類要休息,隻有第三類與完全健康的人能夠投入訓練。

    也就是說,能學習訓練的隻有一百三十四人。

    李萬慶對這數字非常不滿意。

    我一個掌管三百餘人的山大王,手下怎麽就突然變成一百三十四人了呢?

    “虎將兄,這,這一等二等許多人都能動,怎麽著也得有二百多人吧?”

    “第一等的隔離病,它會傳染,你不讓他歇著,最後很多人都會得病;第二等的休息病,有些人本來能活,你讓他動,他死了。”

    其實劉承宗知道,李萬慶說的有一定的道理。

    這個時代的人,疾病橫行,人們本身對這些普發疾病擁有抗體。

    就算放著他們在人群裏,也不會導致多大的破壞。

    隻有諸如鼠疫等不常見的烈性傳染病,才會造成大規模感染。

    隻是劉承宗覺得沒必要。

    哪怕隻會讓一個人感染,哪怕隻會讓一個原本不會死的死了,也沒必要。

    如今經過遴選,剩下人質量非常高,他們強壯有力、受過村莊保甲基本訓練。

    代表如今陝北的物競天擇。

    有力者未必能憑力吃飽穿暖,但無力者一定不能好好活下來。

    老虎腰出現了一大群姓劉的人。

    張天琳針對明軍的編隊法,給劉承宗帶來很大啟示。

    老虎腰雖然沒那麽多大牲口,但隊伍的大框架定下來,牲口可以後麵再補充。

    趁第二天吃飯的工夫,劉承宗幾人聚在一處,商議出針對目前狀況的編伍方法。

    “每什四名戰兵,分別為什長、勇長、掌令、火長,戰兵轄兩名輔兵,合一什十二人。”

    李萬慶笑道“聽起來每個戰兵都是官兒。”

    “對,什長死了勇長繼,勇長死了掌令繼,掌令死了火長繼。”

    蔡鍾磐的視角比較特殊,他問“那輔兵沒出頭之日了?”

    劉承宗道“不是沒出頭之日,我設想裏,輔兵盡量以少年、健婦充任,早期主要做牲口做的事……”

    這話說得難聽,但劉承宗也沒辦法,攤開手道“咱沒牲口。”

    “他們跟在戰兵身邊學兩三年,少年成為青年、健婦成為女兵,再說做什官的事。”

    劉承宗知曉大勢,他知道戰爭會持續許多年,也知道農民軍與官軍實力相差懸殊。

    幾乎是發現即死亡。

    正因如此,他對所有人,前景估量接近無情。

    他們就是為王前驅,為王前驅要死人的。

    除非能一直苟下去,否則他自己都未必能活到五年後。

    等四個什長死完一輪,最早的輔兵死完一半,剩下的由少年長成青年、由健婦成為女兵,他們成為新的戰兵。

    那時候,他們才可能成長到,能與官軍一戰。

    李萬慶又問“那這什長、勇長、掌令、火長都幹嘛的?火長是做飯的我知道。”

    “什長要能服眾、辨別旗鼓、知曉隊列;勇長要團結士兵、作戰勇猛;掌令要傳達命令、負責訓練、戰時監管全什;火長要做飯好吃。”

    幾人聞言大笑,劉承宗認真道“別笑,這很重要,眼下陝北糧食稀缺,做飯一定要好吃,對得起這些糧食。”

    這些東西對高顯來說不是新東西,他皺眉問道“承宗,掌令和火兵不是隊級編製裏的,為何要把他們放到什裏,打起仗來會很弱。”

    明軍的掌令官設置於正統十四年軍改,主管平時訓練士兵、體察士兵勞苦、引導隊內風氣,戰時做憲兵隊長,對包括隊長在內全隊掌握生殺大權。

    除了他們,明代還有邊防督撫牽頭發起,閑住退休武將與武舉人擔任教師,營、衛各級軍官與武生作為學員組成的武會社團。

    一方麵保證高質量軍官,另一方麵讓明軍小規模行動擁有極高的主動性。

    但欠餉無解。

    高顯認為四名戰兵,且職責多樣,會導致隊伍戰力下降。

    劉承宗則並不把這當回事,他說“我們就算全是戰兵,也打不過官軍,所以先考慮跑得過,掌令能讓跑的時候隊伍不潰散。

    火兵放到什一級,能用更輕的鍋,八名輔兵各攜少許糧食,減少輜重壓力。”

    “那什往上呢,五什一隊?”

    “前後中左右五什,每隊再加十二名塘報兵、六七名家丁,一隊八十。

    五隊一哨,加個哨屬輜重隊和二十哨長家丁,一哨五百。

    再往上是營,我還沒想好。”

    劉承宗笑著邊說邊記,逐漸把隊伍擴充起來。

    他的構想,是什長能帶兵滿地亂竄不潰散,隊長能帶人獨立行動不害怕,哨長能獨立作戰,攻打富戶莊子取糧,所以要帶個輜重隊。

    至於營級編製,如今還隻是個大致思路。

    在設想中這一級別編製,平時要能獨立發展,戰時能與官軍的營千總對陣,單單加強兵力不能達到這一目的。

    需要加強營屬的師範隊、鼓樂隊、炮隊甚至炮哨,還有土工哨。

    現在想這些太早了。

    超過劉承宗一夥目前能力太多,就算勉強招這麽多人,也管理不過來,走起路來自己就崩了。

    “咱現在就兩隊人,後麵可以再招些身體健康、無牽無掛的流民,爭取湊到一哨,再多糧食供不上。

    以後世道再亂,可以考慮組成一個營。”

    劉承宗咧著嘴笑道“獅子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