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開始反轉

字數:9188   加入書籤

A+A-


    從華夏時間6月6號這一天開始,好像一夜之間國內的直播平台上,從外部直播間列表看去,大片大片的房間封麵被相似風格的圖像占領了。

    四十二的遊戲對於國內平台的影響力自不必提,或許因為單機遊戲的特性無法長時間維持觀眾,但至少在剛上線的一段時間裏用人滿為患形容沒啥毛病,無論是遊戲主播還是視頻博主,資訊自媒體等等,往往也能創造他們近段時間內觀眾和讀者數據的新高。

    買不買的另說,但看,玩家和雲玩家們是一定會看的。

    “我今天會播4個小時《善見城》主線劇情,然後玩4個小時《自走棋》,大家想先看哪個?”

    閃電兔直播平台上,韓小明在自己的直播間裏這樣問道,然後瞬間密密麻麻的彈幕亂成了一鍋粥。

    作為一名專業主播,職業技能上他也一直在精進,很多決定他當然可以自己做好,或者交給投票決定。

    但如何“騙取”更多的彈幕,如何與觀眾們有更多的交互,增強他們觀看直播的代入感,韓小明也悟出來不少東西。

    隻是他本以為怎麽著也應該是選擇主線的人居多,雖然《自走棋》也同樣是陸總的作品,但整體而言也是本體和衍生小遊戲的區別吧,花費的心思和功夫肯定是天壤之別。

    結果從彈幕上來看,雙方居然勢均力敵,難分高下。

    直播間裏不少人都是全程關注著《善見城》偷跑事件的,甚至可能都已經完成了雲通關。

    “結局都看完了嘞,五哥。”

    “聽說自走棋挺有意思的,先看看嘛,急什麽。”

    “對啊,反正《善見城》大家都知道玩法了,先看看不知道的新東西啊,就當是開胃甜點也行的。”

    這樣的意見真不少。

    “行吧,先玩《自走棋》。”韓小明爽快決定,對於主播來說有時候做什麽決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果斷不墨跡。

    “不過老實說,我就玩兒過兩三把,基礎規則懂了點,但是什麽套路都不會,你們給點兒建設性的意見哈。”

    “沒問題,就靠我們了。”

    “這你放心,主播不懂,水友啥不會啊。”

    “看主播也就圖一樂而已,真學技術害得看彈幕呐。”

    ……

    在2333平台上,同樣也開始有大量《自走棋》投稿產出。

    《五分鍾教你入門自走棋》;

    《新手謹記,自走棋三大方針,五大準則,七大鐵律和十大誤區》;

    《版本答案“金剛龍”?也可能是最大的版本騙局》;

    《龍女夜叉雙輸出核心帶隊,這套陣容的上限有多高?》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肉到讓人絕望的六金剛,最值得新手上手的萬金油陣容。》

    各種攻略文章,實況解說視頻開始湧現,也標誌著玩家們開始對這款遊戲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探索。

    而很多玩家們,也是依照著這些“先驅者們”的經驗,完善著對這款遊戲的理解。

    ……

    位於黃浦的“渾水網咖”,這也是當時“marge退出華夏事件”發生後,受到影響的代表之一。

    老板原本設定的“發燒區”會有一些玩marge遊戲雖小眾但忠實的用戶,而事件發生之後,各大網吧和網咖便已不再被允許出現arge區也就變成了天海的forgame區,而老板此前投入在其中的購買遊戲的花銷,便也成了沉沒成本。

    原本如果fg有它上線時候的效率和魄力,持續代理引進海外3a,像是護航首發的《全球戰線8》和《世界足球聯盟14》這兩款頂級大作,或許也能有比較好的發展。

    因為marge和四十二已經證明了單機遊戲在這片土地上,依然有不錯的發展潛力。

    但問題是天海後續的大作引進並不那麽順暢。

    官宣《全球戰線》和《世界足球聯盟》是在去年的4月26號,而現在一年多時間過去,除了在年初再次宣布引進蒙特伊的《遠方哭聲》之外,也僅僅是宣布而已,正式上線不知道還得等年猴年馬月,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似乎在海外遊戲的審核和本地化上遇到了一些麻煩。

    四名年輕人是這裏的常客了,與網管也相熟。

    “《善見城》可以玩了嗎?”那名叫做耗子的男生問網管小妹。

    小妹甜甜一笑:“可以了哦。”

    “國內版?”

    “這還用問?”

    “嘿嘿……”

    大家都知道少了“斷肢”這樣的係統,根據已經了解的信息,斷肢不僅僅是視覺效果而已,比如一些護法力士之類的,左腳斷了之後便隻能右腳一蹦一蹦地跳動,行動速度明顯放緩。

    又有一些持盾的怪物,斷手之後便無法持盾格擋了。

    這是一個會影響到戰場策略和玩法的係統,可惜國內版玩不到,但總的來說,影響沒有加上安全褲的夏娃來得大。

    “有啥推薦的流派沒?比較好開荒的。”其實耗子自己也提前看了不少攻略,也還是給了小妹一個展示的機會。

    網管小妹湊上前來,似乎是不傳之秘一樣,悄聲道:“就選修羅哦,業火aoe效率高,清怪快,血也挺厚生存能力有保證,開荒不錯的。”

    “謝啦。”

    四個人跑到“發燒區”坐下,四台機器連成一排,並沒有選擇網咖提供的公共賬號,對於四十二的遊戲,他們已經不需要體驗過後再決定買不買了。

    四人聯機,開啟了在善見城世界裏的征程。

    都是老玩家,上手賊快,《善見城》的戰鬥非常注重動作表現,但其實也並不硬核,很快大家便熟悉了操作,並嘖嘖稱奇。

    “這種刷子遊戲手感都能做得這麽好啊。”有人感慨。

    “對啊,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就那種砍完一刀就想趕緊砍第二刀的……”

    “加上旁邊的連擊數字,我感覺自己好怕那個數字斷掉,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吧?”

    幾位慢慢地開始沉浸其中,各位音量也大了起來。

    “老二,加血啊,要死了要死了!”

    “先秒那隻麒麟,傷害太高了,遭不住!聽我指揮,集火麒麟!”

    “耗子引怪!保持陣型,老三你把他們控住!”

    “臥槽,出貨了!有光!”

    宛如回到了以前網吧最為盛行的那個時代。

    隻是剛打完一個劇情boss沒多久,耗子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被他右側一位正在下棋的路人給吸引了過去。

    那哥們兒比他們晚到一些,打開了《善見城》,卻直奔自走棋而去。

    耗子看著他選棋子,拖到棋盤上,撿裝備,升級,完全已經一副熟手的樣子,而且左手托腮,顯得運籌帷幄,高深莫測。

    這範兒……咋就這麽正呢,同樣是玩兒遊戲的,玩兒的也還都是《善見城》,這比起他們四個大吼大叫地就顯得有逼格了些呐。

    “耗子,耗子!幹嘛呢?”老大發現他好一會兒沒動靜了問道。

    “哦,看別人下棋呢。”

    這麽一說,幾人的目光亦齊齊飄了過來,

    那位下棋的小哥突然感覺到背後有四位大漢圍了過來,嚇了一小跳,麵色倒是如常,但很快也發現不是搶劫什麽的,就是觀賞他的棋藝而已。

    也自得意滿地展示起自己操作和技術來,心裏感覺自己秀翻了天。

    “要不咱們也試試?”老大問,看了一會兒幾個人便感覺對規則了然於胸,應該不在話下。

    ……

    ……

    在四十二內部,上線之後研發組便會一直監控著遊戲裏的各項數據。

    單機遊戲和網絡遊戲的概念其實越來越模糊,其實已經沒有早些年那樣嚴格的區分。

    很多遊戲有可以個人離線體驗的部分,但也會增加多人聯機的內容,更甚至什麽內購,月卡之類,已然不再是網絡遊戲的專屬。

    而《善見城》可能是四十二目前為止,對網絡依賴性最強的一款了。

    其中重點關注的數據,便是自定義地圖功能的使用率,聯機對戰率這類。

    從6月6號早上十點開始發售之後,已經注冊的51萬玩家之中,已經有46萬人有過自定義地圖使用的記錄,超過90%。

    而這其中,20萬人已經進入過《自走棋》的棋盤之中,目前後台統計的《自走棋》在線率,最高在線人數已經超過了14萬人,平均每日遊戲時長更是超過了135分鍾。

    更為重要的是首發銷量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是後續幾天幾乎看不出來下滑。

    就算是四十二的遊戲,靠口碑取勝,但銷量最高的也肯定是第一天,隻是後續下滑的曲線比很多人更加平穩。

    而《善見城》在第一天的“低點”之後,到6月9號開始迎來了一個轉折點,這一天賣出了41萬,居然完成了對第一天的反超。

    他們知道,應該便是這個點了。

    ……

    ……

    “你說輿論環境啊……”陸啟眯著眼睛,坐在藤椅上,仰頭看著天外,指節輕輕扣動著茶幾玻璃。

    這天兒,又要開始熱起來了。

    李敏那邊剛又開完了一個臨時碰頭會,這次是關於開始有一些海外媒體批評四十二的做法舍本求末,把一款好端端的遊戲做成了四不像。

    數量不算多,但其中倒是有一些四十二內部也比較看重的核心媒體,而且是發在他們官網或者期刊上的官方稿件。

    然後便馬不停蹄地來找陸啟匯報。

    陸啟想了一會兒,對坐在他對麵的李敏道:“其實算是一種西方遊戲巨頭們對我們的態度在轉變吧。”

    李敏眉頭微微皺起,似乎捕捉到了點兒什麽。

    其實很多媒體都算得上是遊戲公司們的耳目喉舌,無論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凡做到了一定程度,多半都會控股一些可以替他們發聲的媒體,讚助一些遊評人。

    平時大家自可以按照本心進行測評,去追求客觀公正。媒體的核心價值在於公信力,一定要好好維護。

    但如果真有什麽時候我想讓你說啥,那你也應該完成指示,況且《善見城》的本體核心玩法依然是build,並未脫離《蒼白神殿》,這一點他們並不是胡編亂造。

    語言的藝術便是如此,同樣的一件事情,隻要你想,總能找到不同的方向去闡述。

    甚至都可以說:“這就是一款rpg遊戲,我們玩了這麽多年rpg了,為什麽不能有所突破?不能創造一種全新的類型出來?”

    當然這個就顯得有點兒過於著相了。

    往這方麵一想,四十二輿論環境的變化便不那麽難以理解,但遊戲公司們又為什麽呢?

    陸啟又補充了一句:“鴻圖啊。”

    “哦……”這下,困擾著她好幾天的疑惑便徹底解開了。

    李敏道:“他們現在也把我們當做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之前的“內測”招募的是全球玩家,就算簽署了保密協議,郭曉東有辦法知道的東西,國外的遊戲公司們自然也有辦法。

    四十二的編輯器在他們眼中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如果說之前四十二隻是一家單純的遊戲研發公司,就算能持續高效地產出優質的產品,那也隻是一家遊戲研發公司而已,之於全球遊戲格局,其實影響力有限。

    再好的打手,那也僅僅是打手。

    況且即使是單論研發實力,四十二至今也認為做出一款公認的a是一個包裝出來的概念,隻是在這麽多年的理念灌輸之中,玩家們也完全認同了這一點,一款真正的頂級作品,要次時代的畫麵,上億美金的投入,要是真正的“大製作”。

    就像電影,真正掌握市場話語權的,不也是頂級商業大片麽,電影票價的一部分,總是為特效和大場麵買單的。

    但編輯器問世之後便不一樣了。

    老奸巨猾如他們,不會有人真的以為四十二花費大力氣製作的“鴻圖”功能,就是給《善見城》這一個項目的一個編輯器做的。

    如果敏銳一些,便能從中摸索出四十二這家公司的下一步規劃,不在遊戲本身這一畝三分田,而是在遊戲引擎上。

    傳聞之中的insomnia引擎,胡佛團隊進入四十二之前其實便已經收到了不少國際巨頭們的邀請,隻是他們對於巨頭的敵意,尤其是星光娛樂,一直難以調和化解。

    從《魂》到《善見城》,insomnia引擎已經為四十二帶來了這麽兩款遊戲,但即使比之原本insomnia工作室的那兩款,畫麵上都並未有任何進步,甚至為了動作部分有更加流暢的表現,還很明顯地降低了模型貼圖等細節的精度。

    畫麵渲染是遊戲引擎的核心之一,這個團隊入職四十二已經已經一年有餘,那他們這一年多在做什麽?

    “鴻圖”是答案的代表,但不是全部,準確來說,他們更主要的工作室增強insomnia引擎的易用性,加入遊戲模版,完善各種插件,開發更強大的編輯器,將上手門檻盡可能地拉低,《善見城》的編輯器顯然就是其縮影。

    這是新人們進入遊戲製作行業的門檻,也是老人們跳槽,更換引擎的門檻。

    如果說之前很多人還是願意提攜後輩的,因為將市場做大,所有人都會從中獲利,而此前的四十二,靠著一部部創新玩法的遊戲,確實為遊戲市場帶來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從《無間》,《混沌紀元》和《魂》之後,湧現出來的跟風之作數量便能看得出來,隨機場景和怪物是吧,建造類沙盒是吧,加難度虐玩家是吧。

    往往這些遊戲還能受到不俗的關注度,質量尚可的話,銷量也過得去。

    但如果這位後輩,有可能威脅到他們的霸權地位,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行業已經形成的固有格局。

    因為遊戲引擎,那就意味著四十二不再隻是一介武夫,一個打手,當它進入授權市場,開始獲取了一部分市場占有率,那就意味著四十二也是這個行業裏,開始製定規則的人了。

    尤其這還是一家來自原本他們視野中“遊戲莽荒之地”的華夏。

    幾十年時間,遊戲世界的話語權從東方轉移到了西方,他們可不想有一天又風水輪流轉了回去。

    這讓他們開始萌生出一種危機感。

    李敏想明白了這些,又道:“況且在他們看來,我們還是一個不遵守遊戲規則的異類。”

    像是之前的tgoy事件,在《類人》上線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甚至烏煙瘴氣,搞得大家都不太安生。

    雖然沒有證據,但從結論反推,其中最終獲益著是誰顯而易見,搞不好也曾懷疑這是陸啟的一次營銷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