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停戰贖俘

字數:6371   加入書籤

A+A-




    十月二十七日,在韓國相邦申不害的見證下,秦、魏、少梁三方於河東安邑簽署《安邑和約》,使得這場自秦國入侵河戎國以來長達二年餘的戰爭,最終以魏國的失利而告終。

    這項《和約》主要內容如下:

    一,魏國承認河西歸秦國所有,並割讓河東郡自安邑以西的全部城邑。

    二,魏國承認少梁獨立,並永久割讓皮氏邑,作為對戰爭期間魏國二度派兵攻打、侵占少梁城邑,對少梁造成傷亡與損害的補償。

    三,秦國向魏國歸還安邑、軹邑、河陽三地,且承諾立即從魏國境內撤軍。

    四,秦國擁有河東鹽池的一半。

    除了這四大條主綱,秦、魏、少梁三方還簽署了一些為戰爭善後的條例,比如秦魏兩國之間簽署的‘換俘協定’,還有魏國與少梁之間的‘贖俘協定’與‘邦交協定’。

    在簽署完所有和約與協定後,魏相公孫衍冷笑著拂袖而去,韓國相邦申不害作為此次的調停方,笑容可掬地祝賀此次會談的圓滿落成。

    除李郃、王廙以外,嬴虔、衛鞅、瑕陽君等人皆暗暗冷笑,誰讓此次秦魏交兵,韓國在戰略層麵上是最大的獲利者呢。

    要不是可以預見的下一場河東之戰中,魏國想要拉攏韓國一起對付秦國,而秦國希望韓國最低程度地保持中立,說不定秦魏兩國會聯手打壓韓國。

    畢竟韓國相當於弱化版的魏國,秦魏兩國變得虛弱了,這‘萬年老三’可就要崛起了。

    至於少梁,雖然少梁此次新獲了皮氏,但在秦魏兩國麵前,單獨一個少梁暫時還算不上威脅,除非少梁倒向某個大國。

    公孫衍拂袖離開後,換回、贖回俘虜的事宜就落到了瑕陽君與龐涓身上,二人私下商量了一番,決定由龐涓負責與秦軍交換戰俘,並接管安邑;而瑕陽君則跟隨李郃、王廙前往少梁,處理贖俘一事。

    鑒於已經是十月末,寒冬將近,三方也不敢怠慢。

    十一月初一,李郃將兵權交給韋諸、伍康二將,與王廙一同帶著瑕陽君、魏卬、惠施等人返回少梁,提前得知消息的東梁君攜梁姬,並翟虎、範鵠等重臣在東梁城等候。

    隨著李郃一行人抵達東梁城下,梁姬與東梁君攜東梁城軍民出城相迎,隻見今日的梁姬,身穿中性的華麗深衣,打扮地仿佛一位青澀的王侯公子,倒也顯得像模像樣。

    “幸不辱命。”

    隻見在在無數少梁軍民迫不期待的歡呼聲中,擔任少梁宗伯的王廙手捧《安邑和約》的竹簡,恭敬獻於梁姬麵前。

    東梁君側身上前,接過兒子手中的竹簡,粗略翻閱和約內容,見內容與自己提前所知的吻合,他點點頭小聲稱讚了一句:“做得不錯。”

    王廙低了低頭,沒有回應父親的稱讚,大概是覺得愧不敢當,畢竟此次他雖代表少梁出席四方會談,但談判過程幾乎都是李郃在經手,包括與魏國談妥贖俘一事。

    隨後,瑕陽君亦代表魏王獻上國書。

    在東梁君的目光示意下,東梁大夫範鵠上前接過,大聲誦讀國書中的內容。

    待範鵠念完後,梁姬上前兩步,真誠地對瑕陽君道:“我謹代表少梁的臣民,誠心接受與貴國建立邦交,希望貴國與我少梁,從此和睦為鄰,再無紛爭。”

    瑕陽君拱手回禮:“此亦乃我王之願。”

    在他說完後,範鵠麵朝城外兩旁無數的圍觀軍民,高捧魏國的國書振臂高呼:“戰爭結束了!!”

    “喔喔——”

    數萬東梁軍民舉臂歡呼,聲如潮水。

    雖然他們早就提前得知了勝利的消息,但直到此時此刻他們才敢確信:他少梁戰勝了身為中原霸主的魏國,使霸魏屈服,承認了他少梁的獨立。

    聽著數萬人高呼勝利,瑕陽君、魏卬等人暗自苦笑。

    誰能想到他魏國堂堂中原霸主,有朝一日竟會淪落到向一個小國屈服、退讓的地步……

    不過對比他魏國正麵臨的巨大危機,這點顏麵上的折損並不算。

    在瑕陽君看來,自秦國攻滅河戎國起,少梁獨立、衛國背叛、齊楚宋衛四國伐魏,這一係列的事件好比是給他魏國敲響了警鍾,他魏國不再是曾經那個橫掃諸國的霸主,倘若再橫行霸道、到處豎敵,終有一日會被秦、齊、楚等窺視霸位的國家擊敗,因此他魏國必須擺脫曾經的傲慢,重新締結可靠的盟友,比如少梁,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隻可惜他暫時還未能罷免公孫衍,除了一份締結邦交的國書,無法向少梁釋放更多實質的善意,而少梁的那個年輕人,也沒有立即回報善意……

    他默然地看向李郃,而李郃正笑著看向梁姬。

    當日,東梁君代表梁姬,於他在東梁城內的府邸設宴招待瑕陽君、魏卬、惠施等人,菜色雖不多卻頗為精致,可惜瑕陽君等眾人卻沒有太多興致,論及原因,無非就是贖俘一事。

    相比被迫承認少梁獨立,割讓皮氏邑給少梁,瑕陽君、魏卬、惠施等人無不認為接下來的贖俘一事愈發會讓他魏國顏麵喪盡,奈何那卻是魏王的命令,他們不得不照辦。

    “真的無法通融麽?”

    宴席結束後,瑕陽君求到了東梁君。

    他原本是想找李郃的,可惜宴會進行到一半,李郃就不見蹤影了。

    相應的,梁姬也不見了。

    “這個……我亦無能為力。”

    東梁君神色有些閃爍地委婉回絕了瑕陽君,他豈不知‘贖俘’將嚴重挫傷魏國的顏麵?但問題是他少梁真的缺人啊。

    在魏國與少梁之間,東梁君最終還是選擇了少梁。

    次日天明,翟虎、李郃等人帶著瑕陽君來到了芝川營寨,喚出了昌佰軍四千餘名魏武卒,還有先前在營內養傷的魏將周杼。

    此時芝川營寨內兩萬多魏軍俘虜,包括周杼先前麾下的三千魏軍士卒,都已經得知了魏王的決定,冷漠地站在營外的農田裏,冷冷看著昌佰軍四千餘名魏武卒取回了他們此前的兵器。

    被兩萬餘雙眼睛盯著可不是那麽好受,盡管昌佰是統領五千魏武卒的猛將,此時亦不由地有些心慌。

    心慌之餘,他也感覺有點冤枉:又不是我武卒求大王將我等單獨贖回,你們去怪大王啊,怪我等武卒做什麽?

    “走!”

    低喝一聲,昌佰黑著臉下達了命令。

    在他的命令下,四千餘魏武卒低著頭默不作聲地離開。

    不得不說,自他們四千魏武卒被少梁俘虜起,在這座營內沒少受這兩萬餘昔日魏國正軍俘虜的針對,但他們從不退縮,大不了就跟這兩萬人幹,他們是武卒,怕過誰?!

    然而,這四千餘魏武卒卻感覺抬不起頭來。

    “呸!”

    人群中一名前魏軍正卒朝離他僅幾丈遠的魏武卒們不屑地吐了口唾沫。

    聽到動靜的幾名魏武卒們紛紛轉過頭去。

    倘若換做在以往,雙方那準是一場鬥毆,可能是連墨行等墨家弟子都無法勸阻的那種,但今日,那幾名魏武卒僅僅隻是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對方,隨即再次低下頭,一言不發地離開。

    “瑕陽君……”

    同樣被釋放的魏將周杼,麵色蒼白地走到瑕陽君跟前,欲言又止。

    瑕陽君並非不明白周杼的心思,但是他卻撇過了頭,故作平靜地說道:“千人將以上,你可以挑你認為忠於國家的將領……”

    周杼聞言一驚,欲言又止道:“哪怕隻是末將麾下的兵卒……隻有三千餘人被俘……”

    瑕陽君聞言不禁苦笑。

    倘若隻是三千名普通士卒還好,撐死也不過六萬石糧食,問題在於其中的百人將、二百人將、五百人將、千人將等將官,單一名百人將的‘贖價’就相當於一百名普通士卒,更何況五百人將、千人將。

    你說一名百人將值不值相當於一百名士卒的‘贖價’?

    相信大多都會說值,尤其是那名百人將自身——誰會認為自己不值呢?

    這也正是當日瑕陽君明明已經察覺出不對,但卻無法反駁李郃的原因。

    可真要以這個贖價去贖回這些低級將官,即便是三千名俘虜,那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誠然,李郃這個做法是十分惡意的,但就算有惡意又怎樣?他魏國是要為此與少梁再次撕破臉皮還是怎麽樣?

    從邦交關係而言,如今的少梁無所謂是否與他魏國言和,兩國關係越緊張,少梁與秦國的關係就越緊密,秦國巴不得他魏國為此與少梁再次撕破臉皮。

    就名聲而言,原本少梁就承諾五年後還這些魏軍俘虜的自由,他魏國根本沒口實去指責少梁什麽,最多就是不贖,眼睜睜看著少梁利用墨家學說的影響力去同化這些俘虜,使其心甘情願地投奔少梁。

    簡而言之,此次贖俘他魏國無論怎麽選擇都是虧的,大虧特虧,但偏偏無法指責少梁不人道。

    想到這裏,瑕陽君輕吐一口氣,正色對周杼道:“這乃王命。”

    聽聞此言,周杼麵色愈發沒有血色,並非因為傷重未愈,而是因為瑕陽君的話。

    見此,瑕陽君暗自輕歎,隨即勉強笑著寬慰道:“不必擔心,少梁不會加害俘虜的,你手下的兵,隻需為少梁服勞役五年,就能得到自由之身……”

    『隻不過這些兵卒再也不會心向我大魏了……』

    他在心中感慨地補了一句。

    見事不可違,周杼默默地點了點頭,最終帶著一名二千人將、兩名千人將離開了,在那三千餘昔日麾下軍卒茫然、失望乃至憤恨的注視下,甚至怒罵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噓——”

    “快滾吧!”

    “最好別在回來!老子就剩兩年勞役了,後年我就加入東梁軍,他日再看到你們這群家夥,看我怎麽收拾你們!”

    “嘿,這幫家夥,逃得真快。”

    “哼!”

    芝川平原廣袤的農田上,響起了一片嘲諷。

    那是兩萬餘魏軍正卒俘虜,在嘲諷被贖回的四千魏武卒,以及周杼與他三名部下將官。

    而被嘲諷的那些人,頭也不回地迅速離開。

    親眼看到這一幕,瑕陽君不禁感覺有點恍惚。

    “或許就如惠施所言,還不如都不贖……”

    他低聲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