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趙豹

字數:5299   加入書籤

A+A-




    “感謝子梁大夫相助藺地,助藺氏擊敗了胡人。”

    在見到李郃時,趙豹鄭重其事地做出了感謝。

    李郃微微一怔,從旁藺遠笑著解釋道:“公子得知子梁大夫對我藺地的恩情,便有意親赴膚施,向子梁大夫表達感激。”

    要知道,趙國新君趙語雖然有不少兄弟,但最親近的兄弟莫過於兩人,一個是趙國如今的相邦趙成,也叫公子成,去年正是此人識破了公子趙絏的謀反之心;而另一人便是趙豹,性格憨厚而忠誠,因此,即便年輕且經驗淺薄,上代趙侯依然讓此子坐鎮由祖宗傳承下來的太原,守護他趙氏的發跡之地。

    簡而言之,公子趙成、公子趙豹,乃是趙國現如今除新君趙語以外權勢最重的趙氏子弟。

    而此次趙豹千裏迢迢從太原郡來到上郡膚施,就是為了向李郃表達謝意,他這種率真而憨傻的做法,立刻就博得了在場眾人的好感,李郃也不例外。

    李郃笑著抱拳回禮道:“公子言重了,上郡、西河,本就互為唇齒,理當互幫互助,公子謝我支援藺地,那我也要些藺氏出兵助我上郡驅逐胡人……”

    “哈哈。”

    趙豹聞言笑了起來,豎起拇指稱讚。

    來時他就與藺義、藺遠、藺戰談過,知道藺地為了報答李郃的恩情,派了七千名士卒助聯軍收複上郡,而迄今為止,他藺地趙軍戰死人數達到兩千人,可謂是非常賣力。

    但不得不說,這仍然無法償還李郃對藺地的恩情,倘若不是李郃率聯軍支援藺地,別說整個藺地,光是皋狼城的死傷,就遠不止這些。

    而如今李郃絲毫沒有挾恩圖報的意思,稱雙方的相助乃是互為唇齒下的互幫互助,這種平等相待的說辭,也讓趙豹心生好感。

    雙方閑聊了一陣,隨即,李郃與公叔蒙便將趙豹、藺義等人一行請到了城內的邑邸,而公叔蒙也吩咐府上的下卒準備酒菜,用以款待趙豹一行。

    或許是見趙豹性格直爽憨厚,李郃與公叔蒙也就聊開了,委婉地提及了趙國的內亂:“……既然公子親自前來上郡,相比貴國國內的紛爭已經平息了?”

    “是指趙絏的叛亂麽?”

    趙豹並沒有做家醜不可外揚的隱瞞,直接了當地說破了此事,帶著幾分仍無法釋懷的語氣嗟歎道:“啊,今年我趙國君主親援軍至太原,那個不忠不孝的家夥,兵敗後無言麵對君主,已自刎了。”

    在一幹兄弟中,趙豹其實是最年輕的那個,鑒於他懂事之時趙國就已確立了儲君,因此他也沒有什麽不臣之心,像兄長趙成那樣,隻一心想要輔佐他們的大哥趙語,壯大趙國。

    似趙絏的叛亂,在他看來是無法理解的——就為了爭奪君主之位,骨肉兄弟就要自相殘殺?要知道趙語並非是那種對苛待兄弟的人,相反他對兄弟十分寬容與信任,寄希望於眾兄弟能夠助他壯大趙國。

    然而趙絏卻為了爭奪君主之位而選擇叛亂,絲毫不顧及他趙國身為三晉之一,如今處境尷尬,這讓趙豹耿耿於懷。

    不誇張地說,魏、韓、趙三國,如今混地最差的就是他趙國,非但還沒有從前兩年那場魏趙之戰中緩過氣來,緊接著又發生了趙絏的叛亂,使他趙國以及趙氏丟盡顏麵,成為天下的笑柄。

    一個月前,他與郡佐李兌,相助親自率軍討伐趙絏的趙國君主趙語以及相邦趙成,一同擊敗了叛亂的趙絏,隨後趙侯、趙成忙於收拾殘局,而趙豹則心係著此前遭林胡入侵的藺地,在請示過趙侯後,便率三萬趙軍馳援離石。

    當時藺地境內的林胡早已被李郃率領的聯軍擊敗,但威脅仍未消除,畢竟據藺地打探的消息,居住在皋狼北方的匈人,不知出於什麽目的正在集結各部落,鑒於藺地派出了藺戰並七千軍卒相助李郃收複上郡,藺地兵力空虛,趙豹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正是那幾日,趙豹與藺義談起了他趙國如今麵臨的處境。

    如今與他趙國相鄰的幾個中原國家,齊、燕兩國曆來與他趙國不和,魏國與他趙國的關係稍有緩解,唯一還算不錯的,隻有韓國,而這個‘關係不錯’,也僅僅隻是局限於互不侵犯而已。

    簡單地說,如今他趙國是勢單力孤,身邊沒有一個盟友——曾經的盟友秦國,在狠狠坑了一把趙國後,早已被新君趙語視為不可信賴的國家。

    換而言之,他趙國需要一個盟友,一個可以信賴的盟友。

    或有人會說,趙國不是與魏國結盟了麽?

    不錯,漳水之盟後,魏趙兩國就和解了,並且締結了盟約,但事實上,大多數趙人都不認可這個盟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魏國拿邯鄲作為要挾、強加於趙國的盟約——若當時趙國不答應,就無法拿回邯鄲。

    因此別看魏趙兩國目前關係緩和,但上至趙侯、下至普通趙人,都不曾將魏國視為真正的盟友。

    對此,趙成曾向趙侯提出了建議,希望能拉攏韓國作為盟友,畢竟這些年韓國局勢穩定,對趙國又沒有惡意,再加上那份強大,毫無疑問趙國最佳的結盟對象。

    但在趙豹來到離石後,離石大夫藺義卻向趙豹提出了另一個結盟對象:少梁!

    事實上,趙豹作為太原郡,他對中原的消息其實並不像藺義那樣蔽塞,早些年他就已得知了少梁的崛起,隻不過少梁的‘小國’印象,依舊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以至於他一時間並沒有想到少梁。

    趙侯與趙成,亦是如此。

    麵對趙豹的困惑,藺義當時意味深長地說道:“少梁,可不再隻是小國了……”

    因為有藺戰呆在聯軍當中,藺氏也知道魏國正準備將大半個上郡交割給少梁,不過讓藺義說出這番話的,並非是那八座上郡城邑,而是李郃逼迫降服的十幾個胡人氏族。

    整整十幾個胡人氏族,十幾萬胡民,兩萬餘胡人騎兵。

    兩萬餘胡人騎兵,再加上近兩萬元裏軍,別看人數依然少於公叔蒙執掌的上郡魏軍,但論戰鬥力,少梁毫無疑問已成為了中原與草原邊界最強大的一股勢力。

    在藺義的點撥下,趙豹幡然醒悟,連忙懇請藺義作陪,與他一同前來膚施,假借答謝李郃的名義與後者接觸,嚐試與少梁締結盟約。

    這不,等到雙方談地差不多了,藺義適時地提出了結盟之意。

    此時李郃也明白了對方的來意,直接了當地問道:“不知是一地的結盟,還是一國的結盟?”

    曾經中原的結盟,基本上都是國與國之間的結盟,但在‘秦梁河西之盟’後,由少梁率先提出了一種地域性的盟約,不針對某個國家,而是針對某一塊地方。

    就拿秦梁河西之盟舉例,少梁接受了合陽、元裏兩座城池的好處,承認河西歸秦國所有,並承諾相助秦國守住河西。

    不可否認,當時少梁迫於無奈簽署的這項盟約,在有段時間是遭到梁墨弟子抗議的,因為在梁墨弟子看來,秦國是‘不義’占據了河西,少梁不應該相助‘不義’,隻不過這份盟約締結於梁墨誕生之前,因此梁墨弟子也沒辦法。

    但如今這份爭議已經解決了,因為在李郃與瑕陽君商談‘上郡之盟’時,二人也談及了這件事。

    當時瑕陽君以‘承認秦、梁河西之盟’作為條件,提出與少梁締結‘魏、梁河東之盟’,簡單地說,魏國自行放棄了河西,換取少梁支持魏國守住河東。

    既然是魏國自行放棄了河西,那少梁就不存在什麽‘相助不義’了,與魏國也再無衝突。

    當然,這份盟約並不包含在上郡之盟內,況且因為涉及到秦國,李郃還在考慮,但基本上應該沒什麽問題了。

    鑒於李郃拿河西之盟作為舉例,趙豹也明白了地域性結盟與以往國與國結盟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這種地域性的結盟一直存在,除非有一方率先撕毀盟約。

    而看李郃的態度就知道,少梁是希望這種地域性結盟一直存在的,這也是少梁在與魏國關係緩和後,依舊沒有撕毀河西之盟的原因,對此即便是心中憤憤的秦國,也不得不承認少梁守信。

    而趙豹則選擇了我全都要。

    失笑之餘,李郃告訴趙豹:“倘若是一地的盟約,此前我就已代表上郡與藺地結盟,公叔郡守對此也十分讚同。但倘若是一國的盟約,那我少梁就要考慮魏國、韓國的態度。”

    事實上,如今與少梁結盟的其實有三個國家,秦、魏、韓,但毫無疑問,韓國最少梁最信賴的盟友,姑且稱之為第一檔,即相互坦誠、毫無保留的檔次。

    其餘秦魏兩國,以往都在次一級的檔次,也就是普通的盟友,直到瑕陽君出任相邦,魏國也勉強提到與韓國相等的地位,因此李郃才會隻提魏韓,不提秦國。

    “我明白了。”

    趙豹點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待我回去告訴我趙國君主,請他派出使者,與魏、韓,還有貴國共同商議此事。”

    “好。”李郃笑著點頭。

    雖然國與國的盟約暫時無法談成,但地域性的盟約是沒有問題的,當眾人談到上郡正在建造的那條長城時,趙豹也提出了想要參與的意思,畢竟他趙國同樣麵臨外族的侵擾。

    於是乎,當日李郃、公叔蒙、趙豹三人,分別代表少梁、魏國、趙國,重新規劃了北麵那條長城的修建路線,準備集三國的力量,從上郡一路修到藺地的北方,硬生生又多一段長達數百裏的趙長城。

    雖然三人也知道修建這條長城要花費無數人力物力,但正所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旦這條長城修成,三國邊境諸郡,將不複外族頻繁侵擾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