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站

字數:4985   加入書籤

A+A-




    &esp;程成和陳晨是住在一個宿舍的,雙人間。

    &esp;以陳晨現在的地位,完全可以一個人住。

    &esp;但是他不放心程成。

    &esp;這裏的生活,說起來,跟之前在第三區的,還真有點像。

    &esp;一樣有大批的陌生人,有實驗,有警察,有保安。

    &esp;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的地位不一樣了。

    &esp;以前在第三區,他們隻是兩個實驗者。

    &esp;在東華救助站,一個是這裏的負責人,另一個是這裏的保安。

    &esp;陳晨跟在程成後麵進的門,然後關門,先去脫下自己保安服上的武裝帶,然後躺在床上。

    &esp;早上跑步引起的肌肉酸痛現在還殘留,一放鬆下來,感覺更加明顯。

    &esp;程成隻是找了一張椅子坐了下來,打開桌上新買的筆記本電腦,又打開了一個空白文檔。

    &esp;這是程成在之前長期的置換生活中培養的一個習慣,把自己置換過程中遇到的事記錄下來放在郵箱裏。

    &esp;一來方便自己以後查詢,二來也順便可以給方一鳴他們做匯報,如果自己出了事,這裏麵的信息可能也是線索。

    &esp;陳晨就躺在床上看程成寫東西,他每天晚上都寫,也不避諱陳晨,有時候寫一半出去吃飯或者去上廁所,電腦也不合上,陳晨順便就能看到。

    &esp;沒什麽稀奇的,就是把每天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esp;等他寫了一會告一段落之後,陳晨開口了:“真打算一直留在這了?”

    &esp;程成:“我沒地方去,在這裏,起碼也有點事幹吧,有個工作。”

    &esp;陳晨不太相信他的這種說辭:“那也可以考慮回家啊,你家裏人呢?”

    &esp;程成看了他一眼:“怎麽,現在就想趕我走了?”

    &esp;陳晨:“現在我在這,還得盯著你……但我在這可能待不了多久了。我別的不擔心,我隻擔心我走後,你自己找死。與其那樣,還不如早點把你弄走。”

    &esp;程成:“看來投資的事要成了。”

    &esp;陳晨:“對,幾個投資人在東華的北邊找了一塊地,要搞一個大型的救助站,一切都按照這裏的來。等地方找好,我就得過去。”

    &esp;程成覺得嘴裏有點苦澀,他喝了一口水,問道:“規模多大。”

    &esp;“很大,”陳晨說完,又不自覺的強調了一遍,“很大。”

    &esp;陳晨沒有說明的是,在手機上,盧小華給他發的原文是:“集中營化,這是肯定的,能建多大建多大,我們要搞就搞成樣板工程……”

    &esp;陳晨看著程成,他知道對方在想什麽:“你要是不想走,留在這裏,我隻能對你說你自己保重,你出了事,我保不住你。你也應該明白,生意做到這種程度和規模,不會因為我們幾個人就停下來的。我看了你這幾天的記錄,做好人,做好事。都沒問題,隻要不影響救助站的正常運營,但你應該知道紅線在哪裏。”

    &esp;程成抬起頭:“能不能帶我走,去你說的新地方。”

    &esp;陳晨:“那更不可能,在這裏我還能說了算,到了新地方,恐怕我隻能做個安保隊長。”

    &esp;程成:“你怕我連累你?”

    &esp;陳晨:“對,除非你能跟我保證聽我的,自己不搞小動作。這話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了,你能嗎?”

    &esp;程成:“不能。”

    &esp;陳晨從床上爬起來:“所以,你還是沒死心。那我帶你過去就是帶一顆定時炸彈。”

    &esp;程成:“我知道了……謝謝你告訴我這些。”

    &esp;陳晨:“如果你要留在這,我建議你那些沒用的事少幹……1樓住的那些人每天換一茬,你做的都是無用功。你還指望他們會記你的好嗎?聽我的,管好自己。我聽說方一鳴他們也辦互助站了,也做的不錯。其實有機會你可以去他們那裏,他們那裏更有前途。”

    &esp;程成沒有再說話,隻是繼續在電腦上打字。

    &esp;陳晨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說話,直接走出了房間。

    &esp;盧小華在大廳,看起來是專門在等他。

    &esp;“怎麽,睡回籠覺?”盧小華過來摟住陳晨的肩膀,“發你的信息看了沒,有想法沒。”

    &esp;陳晨點頭:“有一些,但我擔心……這以後我們的人,是不是少了點。”

    &esp;“要怕的不是我們,是那些花錢投資的老板,”盧小華的神色看起來很輕鬆,“做砸了,我們大不了退回來,他們賠本。做好了,一起分錢。現在的問題是市場……置換率還在降,這你應該知道。”

    &esp;“媒體每天都在報麽。”置換率,大概就跟他們救助站的出款率一樣,也成了一種政府和民眾都很關心的指標。

    &esp;具體怎麽算的還挺複雜,但大概意思就是平均一個人在一段時間裏置換的概率,據說這個數據的提法是跟癌症的幾年複發率差不多。

    &esp;新聞上報道現在社會上平均的一個月置換率,已經降低到百分之4,這個數字在一個月前還是百分之32。

    &esp;置換率跟他們救助站的關係,也算是息息相關。

    &esp;置換率越低,越能說明他們救助站這類機構產生了作用,對社會上的置換行為產生了震懾。

    &esp;但另一方麵,低置換率也說明大家對置換似乎根本不感興趣。

    &esp;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扭轉。

    &esp;但陳晨知道其實沒那麽樂觀。

    &esp;新聞上報道的數字是哪來的陳晨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救助站裏,1樓的七成人每天都還在置換。

    &esp;也許新聞上的數據排除了救助站。

    &esp;但救助站裏每天換走七成的人,也要換進來七成的人。

    &esp;這七成裏麵,又有七成是從其他救助站換過來的。

    &esp;剩下那三成來自社會上的自由置換者。

    &esp;即使按這三成算,那起碼也有百分之十幾的置換率。

    &esp;現在1樓很多情況是,很多人明知道置換不到什麽好結果,但依然堅持每天都換。

    &esp;因為很多人本身已經在最底層了。

    &esp;其實很多人已經不再跟兩個月前那些剛參加置換的人一樣,期盼著靠置換發大財什麽的了。

    &esp;很多人已經把置換當做一種生活方式。

    &esp;對於生活在最底層的人來說,置換本身就是一種福利,是一種生活樂趣。

    &esp;置換者群體裏最近流行一句話,很多1樓的人都把這句話放在手機裏當開機屏保:“一百種不同的苦難,比一種相同的幸福更值得經曆。”

    &esp;…

    &esp;感謝“bllb”的再次的打賞

    &esp;感謝“矇昧火星”的再次打賞

    &esp;感謝“0ds”的再次打賞

    &esp;感謝“我恨別人家的孩子”的打賞

    &esp;感謝“書友20210248”的打賞

    &esp;感謝“何常在”老板的打賞!

    &esp;…

    &esp;謝謝大家的打賞,其實能訂閱已經是對《亂穿》最大的支持了。

    &esp;如果能在書評區留下您的建議就更好了,咱們一起把這本書寫好!

    &esp;謝謝所有喜歡這個故事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