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物資
字數:5151 加入書籤
周雲陽早上起床,習慣性打開手機,查看救援訂單。
空空如也。
最新的熱門新聞是對最新的一批絕症病人采取安樂死。
所有被安樂死的人格,置換經曆,犯罪經曆,口供,證據。
甚至安樂死的全過程。
網上全程公開。
周雲陽隨便點開幾句評論,下麵都是讚同和支持:“殺的好!”
“早該這樣了!”
“我tm恨不得給自己弄絕症了去給國家備案。”
“這樣的人有多少殺多少!”
……
吃過早飯,周雲陽帶好裝備,和許一飛一起出門。
沒有了救援訂單,但他們還是有活去幹。
車開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地方。
是市區外的一個小鄉鎮。
以前搞過旅遊,疫情來之後,基本上整個鎮都空了。
鎮子的核心就一條主要的街道,車子轉兩個來回,隻需要幾分鍾。
看起來似乎真的沒人。
但是情報的信息顯示這裏曾經有不少車輛和物資進來過。
周雲陽下了車,和許一飛約定他在車上,他步行去建築裏看看情況。
靠近了看才確定,很多建築裏肯定是有人住的。
建築都沒有鎖,所有的門都是虛掩著的。
進去仔細搜索了一下,還能看到不少做飯的痕跡。
衛生間也有使用的痕跡。
但仔細搜索了好幾棟建築,卻是一個人都看不到。
在路過一個垃圾桶的時候,周雲陽看到裏麵有一張外賣的單子。
外賣來自城區,送一頓的費用不少,再看時間。
是前天後半夜的1點鍾。
這裏真的有人……周雲陽確定,從外賣的費用和量來看,規模還不小。
但他不確定這些人住在這裏的目的是什麽,有沒有惡意。
周雲陽走出這個廢棄的小商場,回到街道的時候,看到遠方他們來的路口處,有幾輛汽車。
對方也都很警惕,在視野的最遠方停住了,似乎是在觀察周雲陽他們這輛吉普車。
周雲陽走到車門前,問許一飛:“幾輛車你看到?多少人?”
“起碼有四五輛……應該都是人,但看樣子挺怕我的。”
周雲陽上了車:“開車,我們先走。”
開出去幾分鍾後,他們找了一個路邊的停車場停了下來,確定沒有人跟蹤過來。
周雲陽從車上找來了兩套便裝,讓許一飛也換上。
許一飛有點猶豫:“是不是太冒險了,萬一他們惡意呢?”
“四五輛車怕我們一輛,壞也壞不到哪去,我猜可能又是一群逃稅的。”
周雲陽又打開無線電,匯報了一下位置:“申請便衣接近了解情況,收到請回答。”
“同意請求,注意安全。”
倆人沿著來時的路走了十幾分鍾,再次來到小鎮的街道上。
但這次顯然他們就沒有被人警惕和懷疑,接近路口的時候,有一輛車過來接近他們問:“是幹什麽的?”
“出來徒步的,”周雲陽指了指正在卸貨的幾輛車,“你們呢?本地人?”
對方笑嘻嘻的說:“逃稅的,哥們,不會舉報我們吧?”
“我又不是閑的,”周雲陽指了指自己胸口的3x標誌說,“我也是置換者。”
“那就好。”
走進了看才知道,這批人真的是逃稅的。
看起來應該不是救助站裏跑出來的,而是本來就分散在城裏各處的零散置換者。
大概是因為城裏過不下去了,紛紛逃稅來到鄉鎮。
城裏一切的物資都是分配的,但是鄉下管理沒那麽嚴格,很多農民家裏都有存糧。
很多人離開城市,來到原本已經被拋棄的鄉鎮地帶來逃稅,最近已經是一種風潮。
周雲陽靠近那些正在卸貨的車輛,清楚的看到上麵都是成袋的大米,日常的食用油,衛生紙等生活用品。
一輛小皮卡後麵還載著帳篷,和太陽能電池。
人員也都沒什麽異常,年紀都不算大,有年輕的有年老的。
有些人身上還有工作單位的製服,有市郊區一個鋼鐵廠的,還有一個小區保安的……
有穩定工作的人一般都不需要逃稅,因為他們一般也不會去置換。
但現實就是這樣,有穩定工作的人現在不需要,但永遠會為以後做準備。
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沒有人再會對人類的未來抱有多少信心。
這樣偷偷摸摸出來搞一個“生存點”式的家庭和個人不在少數,甚至很多有錢一點的,已經在定製末日地下室了。
秩序在明麵上恢複,但很多人卻在悄悄為之後做另一種準備。
置換稅固然讓很多反對置換的保守人群歡欣鼓舞,卻也對所有參與過置換的人,形成了一種心理震懾。
這種震懾可不僅僅是當下不能置換的自由,更有以後不知道政府還有什麽後續手段的恐懼。
說的更直接一點,是對他們自身命運的恐懼。
輿論每天都在對置換者提出更多的要求,一開始是不讓置換,然後是收稅,之後又是主動提供所有置換的身份線索,隨後是符合條件的安排工作,還要求周圍的街坊四鄰每天監督人格,確定身份。
就差讓每個人寫懺悔書公開貼在自己腦門上了。
周雲陽倆人在這裏轉了十幾分鍾,覺得基本排除了危險的可能,便轉身準備去停車的地方,然後離開。
但是才走出去幾步,卻又聽到身後有一輛車過來。
是一輛大卡車,車剛停下就看到一群人一擁而上,飛快的從卡車上往下搬東西。
這次物資的規模,可不是幾個家庭,幾輛小汽車那麽簡單了。
倆人悄悄在遠處,觀察了整個過程。
光是數了一下這些物資的規模,計算了一下,起碼也夠幾百個人在這裏過個一年半載,就是幾千人來了,吃幾個月不是問題。
這個小鎮所有房子都塞滿人,差不多也就這個規模了。
回到車上,周雲陽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發現匯報了。
但站長和他們行動隊的幾個隊長都沒有表示出太大的興趣。
“應該是穿越者聯盟他們的人,”無線電裏,情報處的一個情報員給了回複,“全國好多地方都發現了這樣的生存點,上報就是了。”
“穿越者聯盟?”周雲陽還沒聽說這個情報,但聽情報處的人的語氣,他們顯然已經知道一段時間,而且習以為常了。
“對,一個置換組織,他們這次行動是半公開的,籌劃了一個多星期,上麵的判斷是沒有社會危害性,繼續觀察,但看起來這次規模肯定小不了。”
“什麽行動?”
“集體置換,據說現在報名參加的人數,已經超過兩千多萬,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有什麽用?”
“沒人知道有什麽用,很多人都覺得一點用都沒有,一群人約好一個時間互相換個身體……”情報員說,“規模更大一點,說是半公開,其實現在差不多全世界都快知道了。這對政府的防疫秩序來說,也是一次檢驗的機會。”
…
感謝“北街濁酒”的再次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