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批準

字數:4491   加入書籤

A+A-




    徐向東剛回到宿舍,姚愛軍就急著過來問:“你工資發了沒?”

    “怎麽了?”徐向東去衛生間放水,準備洗澡,“是不是又抽煙扣錢了?”

    “不是,你快點看,工資發了沒。”

    “有什麽好看的,那麽多人,還會給我們少發不成?”

    徐向東拿出手機,隨便看了一下。

    他眉頭皺了起來,然後再次確認。

    數目不對。

    不是少發,是多了。

    多了很多。

    之前一個月大概是一萬五,這個月直接是三萬。

    雖說現在的錢都毛了,物價漲得很快。

    但這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一下子漲了一倍——關鍵是還沒人跟他們說。

    徐向東打他們主管的電話,沒人接。

    “別打了,”姚愛軍提到,“剛才我就問了,不是單位發的,所以他不知道。”

    徐向東看了一下錢的來源,果然另外的一筆錢是從另一個陌生賬戶發過來的,名字是個一個什麽基金會。

    名字挺繞,但徐向東還是認真看了——叫什麽共同富裕慈善基金會,網上查了一下,是剛認證過的一個基金會。

    沒有新聞,但是卻有很多人反映,他們都收到這個基金會的錢了。

    都是跟他們個人的工資一起發的,數量也相當於他們的工資。

    最早的新聞也就是兩天前,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這個基金會任何的解釋。

    沒一會,隔壁兩個同事就也過來問了:“你們是不是也發錢了?”

    “對,”徐向東去衛生間把水龍頭先關掉,他都沒心思洗澡了,“你們也發了?”

    “都發了,是不是財務搞錯了?”

    “怎麽可能!”姚愛軍立刻反對,“我這個月扣了一千二的吸煙錢!兩百塊的著重不標準!算的準著呢。”

    “網上都說這基金會是國家開的……好幾個省的人都發了錢了。”

    “幾個省?”徐向東一下子來了興趣,“我還以為是補發的季度獎呢。”

    “不單是我們這,好多個單位……”那倆人說著又走了,急著去跟另外的人確認消息。

    徐向東也跟在他們屁股後麵去聽消息,大家都是滿宿舍亂竄。

    其實大家關心的就兩個事,1,這個錢能不能花,2,這個錢下個月還發不發。

    一群人都擠到幾個財務住的宿舍去了,他們正在網上各種搜索和確認,看是不是國家新的補貼政策。

    因為置換國家一直對各行各業都有臨時性的激勵補貼,一般來說,越是缺人,繼續人去工作的行業,補貼越多。

    還有就是關鍵性的崗位。

    比如金石的救援隊,徐向東就知道,收入很大的來源就是國家給的補貼——這種補貼往往都是臨時性的,根據社會現狀來定。

    但就算一般有這種政策,上級肯定也會提前告知的。

    像這種直接就發錢的情況,還真的沒遇到過,更別說發的還這麽多。

    等吃過晚飯,大家就都集中精神,心無旁騖的開始聊這個話題,熱火朝天的。

    所有人都在網上到處搜索,基本上幾分鍾就有一個消息。

    7點多洗澡之前的時候徐向東聽到的消息是國家發的補貼。

    等他洗完澡,七點半多的時候,又改成了這個基金是公益基金,捐款人的名單都是一些有錢人。

    到九點多的時候,國家有關單位有了講話和解釋。

    這個錢是基金會發的,基金會是金石牽頭組織的,這其中用到了金石搜集的一些數據,可能涉及個人的隱私,但這種隱私的授權完全是合法的,因為基本上被發錢的人都是在金石做過相關的人格驗證,或者置換抵押的。

    但這解釋在徐向東他們看來反而更是隔靴搔癢,所有人心裏的好奇心更大了。

    大家關心的是自己所為的隱私權被侵犯嗎?打聽到自己的工作和收入,然後給自己打和收入一樣的錢?

    隱私要能賣這麽貴,大家巴不得主動給自己廁所裏裝攝像頭。

    甚至有人開玩笑表示就是全拍裸照也沒事。

    置換之前那會,拍裸照抵押都拿不到這麽多錢呢。

    徐向東在網上聯係了程成,他似乎難得有空,倆人聊了這事。

    徐向東知道程成現在有了新工作了,而且內容還挺刺激的,整天跟死人打交道。

    本來徐向東還是立誌過幾年去考救援隊資格的,但前幾天聽到程成說他的新工作,他又開始覺得這份工作更酷炫一點。

    但毫無疑問,這份工作要求也更高。

    救援隊員,需要的不過身體要求,會開車,會開槍,人聽話,服從指揮,這就算合格了。

    但程成的那份工作是要動腦子的,別說他初中沒畢業了,就是上了大學的人,要是沒有相關的曆練……也是很難做到的。

    程成完全是因為他個人的機遇,現在很多工作看履曆,重點就是看的救助站興起的,那段混亂的時間段具體都做了什麽。

    起碼按照金石的標準,程成的表現是很值得稱道的。

    而相比較而言,徐向東的表現……

    如果程成算是上中的話,徐向東隻能算是中下。

    在置換時代剛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置換可以讓每一個人都不再需要負責任,無論是對自己的生活,對家人,對工作……

    但現在的現實恰好相反。

    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想去負責,所以整個社會的評價體係都在拚命的拔高這種負責任的態度。

    以前的工作都是看能力,現在絕大多數都隻看曾經置換的履曆。

    聊到發錢的事,程成也聽說了。

    他這份工作才剛開始幹,沒有收到錢——但是他了解範圍內,很多人都收到錢了。

    他的工作本來就是情報分析,金石內部的信息他基本上能了解很多,甚至包括一些國家機密。

    基金會發錢這種事,其實金石內部半個月前就有通知。

    但那個時候他級別還不夠。

    他是三天前才知道這個事的,因為他新的權限可以查閱過去的保密郵件。

    郵件的原文是什麽他記不清了,但意思很明確——相當一部分的有錢的主體,不管是個人,公司,或者是其他的組織,甚至國家。

    都開始有意向做慈善了。

    有一部分人找到了金石,項目已經確定,錢都到位很久了,就在等國家批準。

    程成看到的那份郵件,就是國家最後批準的通知,這個信息是給他們情報員當情報看的,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預期信號——未來所有有工作的人,他們的收入將會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