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焉 謹慎如我

字數:12260   加入書籤

A+A-


    第二百五十二章問題大了
    “看來我這三弟已經開始著急了,幸好我有先見之明,提前約見了皇叔。”
    劉範看著拂袖離去的劉瑁正在心中暗自得意,然而他卻還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被劉表當槍使了。
    “二哥、四弟你們可知大哥昨晚與劉表秉燭夜談?”
    回到自己營中的劉瑁將他的二哥劉誕、四弟劉璋一起喊來,商議劉範去見劉表之事。
    “也是方才知道的,不知劉表昨日都給大哥說了些什麽?”
    “今日大哥就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給父皇。”
    麵對著劉瑁的疑問劉璋緩緩開口說道,別看劉璋表麵平靜, 其實他才是最著急的那一個人。
    按照仙人播放的曆史,最後是他繼承了他們父皇的位置。
    現在大哥和三哥爭鋒,劉璋隻想做個小透明低調發育。
    “還用問嗎,大哥身為長子,定是不服三弟受到父皇的器重,想與劉表聯合罷了。”
    “真沒想到,大家都是兄弟大哥竟然去找劉表一個外人。”
    劉誕和劉劉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很快就將劉範推到了三人的對立麵。
    劉誕想先幹掉他們大哥。
    作為長子的他, 太占優勢了, 隻有幹掉他大哥, 他才能和他三弟、四弟公平競爭。
    “大哥不智,與劉表勾結一起,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在荊州的行動,我們要想完成父皇的命令,咱們兄弟三個必須聯合在一起。”
    劉瑁歎了一口氣提議道,表示自己對他們大哥很失望,又講述了一下劉表的威脅。
    希望他們三兄弟可以聯合起來。
    “三弟所言極是,大哥與劉表勾結,我們三兄弟必須要齊心協力,我和四弟都聽三弟調遣。”
    劉誕在一旁附和道。
    “沒錯,三哥需要我們兄弟三人做什麽,盡管說就是了。”
    劉璋也在一旁接道。
    目標一致那就先幹掉一個再說。
    “荊州局勢,唯有強兵可破。”
    “你我三兄弟,我們三人聯名書信一封,讓父皇派遣精兵增援我們。”
    “不然憑借我們手中的三千精兵,根本無法與劉表相抗衡。”
    劉瑁建議道。
    他們父皇隻給他們三千精兵,自然有他們父皇的道理。
    現在要找他們父皇要增援, 這個鍋肯定不能讓他一個人背。
    “這…”
    劉誕和劉璋聽聞後,支支吾吾的猶豫起來。
    顯然是不想一起。
    “父皇命三弟全權負責荊州之事,增援一事,三弟自己做主就是了,何須與我們商議。”
    劉誕繼續接道,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我不想跟你背鍋。
    你既然負責這件事,那這個鍋你就自己背吧。
    “二哥所言極是。”
    劉璋隻是在一旁附和道。
    他想做個小透明,但不代表他想做冤大頭。
    一起聯名要增援,最後援兵來了,話語權還是你,怎麽好事全讓你沾了啊。
    看到自己二哥和四弟,不願意一起,劉瑁怎麽可能如願。
    “二哥、四弟莫不是忘了剛剛所說我們兄弟三人齊心乎?!”
    劉瑁語氣有些微微動怒。
    劉誕、劉璋聽聞後忽視了一眼。
    這才明白上了劉瑁的圈套啊。
    “三弟這是哪裏話,為兄豈能忘記。”
    “既然要增援,我們三兄弟自然要一起。”
    劉誕緩緩說道。
    聽到劉誕如此說,劉瑁這才就此作罷。
    ……
    一連數日後,兩封書信被送到益州城都。
    “報,劉瑁公子和劉範公子傳回來兩封信。”
    一名信使跑進來將劉瑁以及劉範三人的書信帶來。
    “怎麽會有兩份?行了你先放在那裏吧。”
    劉焉對於劉瑁和劉範傳回來兩份消息也是十分的疑惑。
    “派兵增援?他們兄弟四人還是太年輕了,沒有玩過劉表這個老狐狸。”
    看著書信中, 劉瑁三人聯名請求增援,劉焉倒也沒有意外。
    他之所以給他們兄弟四人三千兵馬。
    完全是因為荊州內部局勢又頗為複雜。
    荊州世家投靠劉表, 完全是因為利益。
    若他們找到這些世家,許以更多的利益。
    定能獲得一些荊州世家的支持。
    有了這些世家的支持,不說與劉表分庭抗衡,但至少可以在荊州站住跟腳。
    “此事暫且放一放。”
    劉焉決定這件事再放一放,看看有沒有翻轉。
    劉表是明麵上的臣子,不會對他的四個兒子怎麽樣的。
    此事暫不著急。
    “不知範兒這信裏寫了什麽?”
    劉焉打開劉範送來的書信,隻見一張圖紙,從信中滑了出來。
    “這是!”
    “仙人曾賜給劉表的呂公車圖紙!”
    看到呂公車圖紙的一瞬間,劉焉驚呼起來。
    如此繁雜的圖紙隻可能是仙人曾經賜給黃忠的那一份。
    當初劉表就是依靠這個,破了孫堅,收回了長沙。
    “隻是呂公車圖紙怎麽會在範兒手中。”
    劉焉帶著疑惑,繼續看劉範傳來的書信。
    “孩兒常見父皇思慮北方諸侯之事,常常夜不能寐。”
    “孩兒倍感心疼,今獻上破北方之策,望能解父憂。”
    ……
    “這真是範兒想出來的?!”
    看到劉範的計謀,劉焉滿是震驚不可置信。
    此計實在太妙了。
    他可以肯定,此計一旦實施起來,北方必亂,劉虞也必死無疑!
    “來人,去請茂安先生來!”
    劉焉沉默片刻,朝著外麵喊去。
    茂安先生不是別人,正是當初以“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勸說他來益州的董扶。
    現在正如他所說,益州有天子之氣,自己已經稱帝了。
    所以對於董扶,劉焉也極為客氣。
    他能有今天,離不開董扶的協助,就連他現在麾下的大部分謀士都是董扶招攬的。
    “陛下叫老臣前來所謂何事?”
    匆忙趕來的董扶喘著粗氣向著劉焉問道。
    “茂安啊,今天劉範和劉瑁傳回來兩份書信,我想讓先生幫朕參考一下。”
    說著劉焉將兩封書信交給董扶手中,讓他查看。
    “是大公子和三公子傳回來的?”
    董扶一聽也是連忙打開了書信看了看其中的內容,劉瑁要增援,這一點倒沒有出乎董扶太多。
    畢竟世子年輕,玩不過劉表也正常。
    但當他看到劉範的書信時,同時是無比震驚。
    “愛卿可是發現什麽問題了?”
    劉焉看著麵前的董扶疑惑的問道,自從自己聽從董扶的建議成為益州牧後就很少看見董扶這麽嚴肅了。
    “不是,陛下多慮了,隻是大公子這擊破北方的策略讓老臣感到陣陣的心驚,敢問陛下,此計是劉表告訴大公子的,還是大公子自己想的?!”
    聽到劉焉的疑問董扶連忙放下手中的書信對著劉焉極其嚴肅道。
    “有何區別?”
    劉焉向董扶請教道。
    “若是大公子自己想出來的,此計乃驅虎吞狼之策,若成功,我我們定能一統天下!”
    “若是劉表告訴大公子的的,此計仍是驅虎吞狼之策,隻不過我們是被驅趕的虎!”
    董扶一臉嚴肅的回答道。
    不管是哪一種,此計一出,北方必將戰亂。
    不同的是最後的受益人不同。
    “範兒的信上說,此計是他見我日夜操勞,絞盡心思所想,此次前往荊州,目的就是找劉表要呂公車圖紙,以便實施這個計劃,破北方諸侯之平衡。”
    “不過事實還需考察,我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荊州,找範兒求證。”
    劉焉雖然想相信自己的兒子劉範。
    但江山社稷,不得不謹慎。
    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
    “陛下英明!”
    董扶雙手作輯,稱讚著劉焉。
    很快一封書信寫好。
    “來人,快馬加鞭將這封書信送給黃權,命黃權帶領甘寧領一萬精兵,前往荊州!”
    7017k
    ,
    小說
    第二百五十二章問題大了
    “看來我這三弟已經開始著急了,幸好我有先見之明,提前約見了皇叔。”
    劉範看著拂袖離去的劉瑁正在心中暗自得意,然而他卻還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被劉表當槍使了。
    “二哥、四弟你們可知大哥昨晚與劉表秉燭夜談?”
    回到自己營中的劉瑁將他的二哥劉誕、四弟劉璋一起喊來,商議劉範去見劉表之事。
    “也是方才知道的,不知劉表昨日都給大哥說了些什麽?”
    “今日大哥就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給父皇。”
    麵對著劉瑁的疑問劉璋緩緩開口說道,別看劉璋表麵平靜, 其實他才是最著急的那一個人。
    按照仙人播放的曆史,最後是他繼承了他們父皇的位置。
    現在大哥和三哥爭鋒,劉璋隻想做個小透明低調發育。
    “還用問嗎,大哥身為長子,定是不服三弟受到父皇的器重,想與劉表聯合罷了。”
    “真沒想到,大家都是兄弟大哥竟然去找劉表一個外人。”
    劉誕和劉劉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很快就將劉範推到了三人的對立麵。
    劉誕想先幹掉他們大哥。
    作為長子的他, 太占優勢了, 隻有幹掉他大哥, 他才能和他三弟、四弟公平競爭。
    “大哥不智,與劉表勾結一起,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在荊州的行動,我們要想完成父皇的命令,咱們兄弟三個必須聯合在一起。”
    劉瑁歎了一口氣提議道,表示自己對他們大哥很失望,又講述了一下劉表的威脅。
    希望他們三兄弟可以聯合起來。
    “三弟所言極是,大哥與劉表勾結,我們三兄弟必須要齊心協力,我和四弟都聽三弟調遣。”
    劉誕在一旁附和道。
    “沒錯,三哥需要我們兄弟三人做什麽,盡管說就是了。”
    劉璋也在一旁接道。
    目標一致那就先幹掉一個再說。
    “荊州局勢,唯有強兵可破。”
    “你我三兄弟,我們三人聯名書信一封,讓父皇派遣精兵增援我們。”
    “不然憑借我們手中的三千精兵,根本無法與劉表相抗衡。”
    劉瑁建議道。
    他們父皇隻給他們三千精兵,自然有他們父皇的道理。
    現在要找他們父皇要增援, 這個鍋肯定不能讓他一個人背。
    “這…”
    劉誕和劉璋聽聞後,支支吾吾的猶豫起來。
    顯然是不想一起。
    “父皇命三弟全權負責荊州之事,增援一事,三弟自己做主就是了,何須與我們商議。”
    劉誕繼續接道,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我不想跟你背鍋。
    你既然負責這件事,那這個鍋你就自己背吧。
    “二哥所言極是。”
    劉璋隻是在一旁附和道。
    他想做個小透明,但不代表他想做冤大頭。
    一起聯名要增援,最後援兵來了,話語權還是你,怎麽好事全讓你沾了啊。
    看到自己二哥和四弟,不願意一起,劉瑁怎麽可能如願。
    “二哥、四弟莫不是忘了剛剛所說我們兄弟三人齊心乎?!”
    劉瑁語氣有些微微動怒。
    劉誕、劉璋聽聞後忽視了一眼。
    這才明白上了劉瑁的圈套啊。
    “三弟這是哪裏話,為兄豈能忘記。”
    “既然要增援,我們三兄弟自然要一起。”
    劉誕緩緩說道。
    聽到劉誕如此說,劉瑁這才就此作罷。
    ……
    一連數日後,兩封書信被送到益州城都。
    “報,劉瑁公子和劉範公子傳回來兩封信。”
    一名信使跑進來將劉瑁以及劉範三人的書信帶來。
    “怎麽會有兩份?行了你先放在那裏吧。”
    劉焉對於劉瑁和劉範傳回來兩份消息也是十分的疑惑。
    “派兵增援?他們兄弟四人還是太年輕了,沒有玩過劉表這個老狐狸。”
    看著書信中, 劉瑁三人聯名請求增援,劉焉倒也沒有意外。
    他之所以給他們兄弟四人三千兵馬。
    完全是因為荊州內部局勢又頗為複雜。
    荊州世家投靠劉表, 完全是因為利益。
    若他們找到這些世家,許以更多的利益。
    定能獲得一些荊州世家的支持。
    有了這些世家的支持,不說與劉表分庭抗衡,但至少可以在荊州站住跟腳。
    “此事暫且放一放。”
    劉焉決定這件事再放一放,看看有沒有翻轉。
    劉表是明麵上的臣子,不會對他的四個兒子怎麽樣的。
    此事暫不著急。
    “不知範兒這信裏寫了什麽?”
    劉焉打開劉範送來的書信,隻見一張圖紙,從信中滑了出來。
    “這是!”
    “仙人曾賜給劉表的呂公車圖紙!”
    看到呂公車圖紙的一瞬間,劉焉驚呼起來。
    如此繁雜的圖紙隻可能是仙人曾經賜給黃忠的那一份。
    當初劉表就是依靠這個,破了孫堅,收回了長沙。
    “隻是呂公車圖紙怎麽會在範兒手中。”
    劉焉帶著疑惑,繼續看劉範傳來的書信。
    “孩兒常見父皇思慮北方諸侯之事,常常夜不能寐。”
    “孩兒倍感心疼,今獻上破北方之策,望能解父憂。”
    ……
    “這真是範兒想出來的?!”
    看到劉範的計謀,劉焉滿是震驚不可置信。
    此計實在太妙了。
    他可以肯定,此計一旦實施起來,北方必亂,劉虞也必死無疑!
    “來人,去請茂安先生來!”
    劉焉沉默片刻,朝著外麵喊去。
    茂安先生不是別人,正是當初以“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勸說他來益州的董扶。
    現在正如他所說,益州有天子之氣,自己已經稱帝了。
    所以對於董扶,劉焉也極為客氣。
    他能有今天,離不開董扶的協助,就連他現在麾下的大部分謀士都是董扶招攬的。
    “陛下叫老臣前來所謂何事?”
    匆忙趕來的董扶喘著粗氣向著劉焉問道。
    “茂安啊,今天劉範和劉瑁傳回來兩份書信,我想讓先生幫朕參考一下。”
    說著劉焉將兩封書信交給董扶手中,讓他查看。
    “是大公子和三公子傳回來的?”
    董扶一聽也是連忙打開了書信看了看其中的內容,劉瑁要增援,這一點倒沒有出乎董扶太多。
    畢竟世子年輕,玩不過劉表也正常。
    但當他看到劉範的書信時,同時是無比震驚。
    “愛卿可是發現什麽問題了?”
    劉焉看著麵前的董扶疑惑的問道,自從自己聽從董扶的建議成為益州牧後就很少看見董扶這麽嚴肅了。
    “不是,陛下多慮了,隻是大公子這擊破北方的策略讓老臣感到陣陣的心驚,敢問陛下,此計是劉表告訴大公子的,還是大公子自己想的?!”
    聽到劉焉的疑問董扶連忙放下手中的書信對著劉焉極其嚴肅道。
    “有何區別?”
    劉焉向董扶請教道。
    “若是大公子自己想出來的,此計乃驅虎吞狼之策,若成功,我我們定能一統天下!”
    “若是劉表告訴大公子的的,此計仍是驅虎吞狼之策,隻不過我們是被驅趕的虎!”
    董扶一臉嚴肅的回答道。
    不管是哪一種,此計一出,北方必將戰亂。
    不同的是最後的受益人不同。
    “範兒的信上說,此計是他見我日夜操勞,絞盡心思所想,此次前往荊州,目的就是找劉表要呂公車圖紙,以便實施這個計劃,破北方諸侯之平衡。”
    “不過事實還需考察,我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荊州,找範兒求證。”
    劉焉雖然想相信自己的兒子劉範。
    但江山社稷,不得不謹慎。
    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
    “陛下英明!”
    董扶雙手作輯,稱讚著劉焉。
    很快一封書信寫好。
    “來人,快馬加鞭將這封書信送給黃權,命黃權帶領甘寧領一萬精兵,前往荊州!”
    7017k
    ,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