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後退原來是向前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彌勒佛微微一怔,隱隱間發現佛門本意,對自己的修行似乎有所通透,心中不由得大喜。
要知道宇宙萬物道理都是不斷發展前進的,即使佛門、道門也都不斷追求覺悟的至理,縱然偉大如彌勒佛,已經圓滿覺悟之人,也要不斷明理。
如今靈山諸佛的覺悟,對於如何傳法,尚在“甚深般若、一行三昧、念佛者誰”之中。
須得玄奘取經,曆經波折,卻又在殿前飛升之後,諸佛才漸漸悟道傳法當“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的道理。
此時長汀子似信似不信,問道:“如何才算是無佛?你又是如何知道禪宗修行之法?”
陳昭嘿嘿笑道:“我這裏,佛也無,法也無,如來是個老騷胡,十地菩薩是擔糞漢,等妙二覺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盤是係驢橛,十二分教是點鬼簿。”
長汀子微微愕然,“陛下何以對我佛如此無禮?”
他雖然是這麽說,但語氣中卻也沒有多大的責怪之意,對於陳昭這句話,卻是似有所悟,但又不甚分明。
陳昭繼續道:“釋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老子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貴圖天下太平。”
長汀子身子一震,臉上露出似歡喜,似苦惱之情,對陳昭這句話似乎理解,又似乎總是差了那麽一層。
陳昭見此,歎道:“凡有所相,皆為虛妄!”
他這一句話說出,對麵的僧人臉上苦惱之色頓去,歡喜之色立升,輕輕一拍肚皮,哈哈大笑,做偈子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懷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陳昭哈哈大笑,對長汀子微微執手:“恭喜佛祖又進一步。”
長汀子滿臉微笑,袒胸露腹,趺坐蒲團,笑容可掬,沒有理會陳昭,口中念詩道:“欲渡皇帝入佛緣,抬頭卻見塔頂天,嗬佛罵祖方成道,後退原來是向前。”
這打油詩念完,歡笑拍手,笑道:“對!就是這麽回事!去休!去休!”
他不回禮,陳昭卻回禮,“佛祖客氣了!”
說完,陳昭轉身離塔。
第二日,長汀子便離開敬皇寺,拍手踏歌而行,向西而去,不知所蹤。
此時大明國和中土隋唐之時一樣,禪宗雖然興起,但與後世的漢化禪學還是有著極大的區別。
於華夏而言,直到六祖慧能之後,佛子們嗬佛罵祖,追求本性真如,使得身心大自在,脫出大束縛,明心見性,開悟解脫。
靈山上的諸佛雖然佛法精深,但是對於傳法悟道,尚處於勤修狀態,陳昭對彌勒佛的凡身說的乃是後世狂禪公桉中的兩句著名狂言,這不是瘋子的瘋言瘋語,而是佛門心宗的脫去固有成見的“破格”警句。
提醒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虛妄,縱是經典佛像,或聖或賢,既落形跡,皆屬生滅,並不是正常如實之道。
彌勒佛得悟之後,立刻明白陳昭佛理精深,非滅佛之魔,然其佛理卻能在佛門開宗立派,稱祖道宗,隻一句話,便足以正道佛位。
到了這一個地步,他已經和隱在西牛賀洲的菩提祖師、鎮元子等仙界大聖並肩了,渡他入佛,莫若看他在佛外,更能揚我佛真意。
這聖僧長汀子離開之後,敬皇寺似乎頓時失去所有人的庇護。
尤其是這寺院,粉飾金佛,耗費資財,眼睛裏隻有佛門大殿的金碧輝煌,卻是少了佛祖的慈悲心腸,隻拜佛,不求己,走了邪道而不自知,忘了修佛的根本是脫苦海,入寂滅,這身外之物,有不如無。
而長汀子一離開,籠罩在敬皇寺的大氣運頓時消散,淨佛寺的諸多僧人雖然多與權貴結交,甚至幾位老僧時常和太上王談笑風生,但對於陳昭來說,根本不難處置。
陳昭回歸皇宮,一聲令下,本來還有點僵持的收歸拜佛寺土地一事,再也沒了阻力。
陳昭以“佛門弟子,慈悲廣大,大明災民,急需周濟”的名義,將拜佛寺十年寺庫裏的庫銀掏出九成之多,以做軍資。
大明國的權貴頓時明白皇帝的意思,哪個還真的與佛門為善,此時躲都躲不及呢。
因此各級官府四處出動,查抄治下寺廟財產,大明朝國庫頓時狠狠地發了一筆。
等處理了大明國的所有寺廟,令九成僧人還俗,推行所有宗教場所必須依法納稅的律法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
這個時候,大唐江夏王李道宗護送的淮南長公主的婚嫁隊伍抵達了朱紫城。陳昭以最隆重的禮節接待了李道宗一行人,然後按照唐禮與淮南長公主李澄霞成婚,封其為金聖宮娘娘。
原來西牛賀洲國王之後,都稱為正宮、東宮、西宮。而在大明,則將正宮稱為金聖宮,東宮稱為玉聖宮,西宮稱為銀聖宮。
如今金聖宮乃是大唐淮南長公主李澄霞,而銀聖宮、玉聖宮都是本國貴族之女。
這金聖宮李澄霞出身高貴,美麗大方,賢良淑德,在大明皇宮之中,幾不亞於他皇嫂長孫皇後,雖然陳昭娶她是因為政治婚姻,打時日久了,便對他刮目相看,愈加愛重。
時間慢慢流逝,這一日,南海普陀山觀音道場,這一日,也不知道龍女疏忽,還是守山大神暈頭,竟然將一顆仙丹丟在了觀音坐騎金毛犼麵前……
不得不說,相比較純粹依靠武力統一的大明,中土上國大唐的文明更先進、更昌盛。
這一次淮南長公主入大明和親,帶來了極其豐厚的“嫁妝”,除了各類珍寶和金玉飾物之外,還有各類典籍三萬六千卷,營造與工技著作三千種,五百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十部,診斷法十五種,醫療器械十種,此外還帶去了大量各種農作物的種子。
但這些隻是占據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李世民為了徹底漢化大明,以便讓自己名耀千古,同時拖住陳昭北向的手腳,讓自己可以從容對北絲綢之路發動進攻,以嫁妝的名義安排到大明的人口,可以說下了極大地血本。
各類農技人員一萬人,各類工匠一萬人、各類文士、吏員也有五千人,在加上服侍淮南長公主的軍士、侍女和相關家屬,足足有四萬人之多。
有了這些人才和裝備,給大明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大明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農技人員把從大唐帶去的糧食種籽播種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後精心地灌既、施肥、除草,帶來的豐收高產,使大明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了長足進步。
尤其是把種桑養蠶的技術傳給當地明朝居民後,大明也逐漸有了自製的絲織品,光澤細柔,花色濃豔。大唐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大明,極大地提高了吐蕃人的生活。
大唐的文士幫助整理大明的有關文獻,教授大臣與貴族子弟學習漢族先進文化。
在陳昭表現出極大地漢化決心,並帶頭穿絹綺,大明朝的各級貴族和百姓都開始接納並吸收大唐文化。
陳昭為了更好地把大明漢化,更是派出近萬貴族子弟,加上精挑細選出三萬普通百姓子弟,以公費資助他們到長安學習大唐國學。
淮南長公主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曆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
因為有陳昭和李世民的互動,此後二百多年,唐明兩國從未發展戰事,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中原與大明之間關係極為友好。
一百多年後,大明和大唐雖然分屬兩國,但文化和血脈已經一般無二,明人更是以中華自居,視西牛賀洲其他國家為蠻夷,明人當中的一位采風使更是根據民間傳說,創造出優美動人的詩句來讚美淮南長公主為大明發展做出的的傑出貢獻:
從中原地區來的淮南長公主,
帶來了各種糧食三千八百種,
給大明糧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中原地區來的淮南長公主,
帶來各種手藝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給大明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
從中原地區來的淮南長公主,
帶來了文藝典籍五千五百本,
使大明的詩詞曲調更上一層樓。
……
當然,這是後話。
話說淮南長公主嫁過來三年,大明經濟連續邁上幾個台階,大明也成為西牛賀洲最富有、最強盛的國家。
當然,這個國家的佛門並不昌盛罷了。
這一日端午節,陳昭帶著幾位嬪後都在禦花園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飲菖蒲雄黃酒,看鬥龍舟。
忽然間,一陣黑風吹來,整個皇宮頓時變得陰暗起來。
“怎麽回事,天怎麽黑了?”金聖宮李澄霞微微一怔,不由得說道。
“許是天氣變化,想必一會就過去了。”陳昭不以為意。
“這大白天好好地突然變天,不會有妖怪出現吧?”銀聖宮娘娘驚慌的說道。
“姐姐說話好生可笑,陛下勇武非凡,威震天下,那裏有妖怪敢來作亂?”玉聖宮抿嘴一笑。
銀聖宮話一出口,便知自己說錯話了,她臉色一紅,看向陳昭,正要嬌聲解釋,忽然間半空傳來一陣刺耳的笑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