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網絡輿論

字數:8878   加入書籤

A+A-


    湖邊的樹林旁,一對青年男女,倒在草坪上,相互對視,不約而同地暢快大笑。

    一百美元的小費,收買了便利店的老頭,為他們打開後門繞到屋後,然後趁著狗仔進入便利店的機會溜掉。

    白奎因還順手破壞了狗仔摩托車的油門線。

    兩個小時後,深色後窗玻璃的凱迪拉克來到湖邊,接上了躺在灌木叢旁邊躲避日頭的兩人,而科洛夫的那輛摩托車將由保鏢將其開會市區。

    “我真不該離開你單獨出門,漢娜!”白奎因感慨道。

    “下次至少帶上路易他們,今天隻是個狗仔,你要是碰到綁匪什麽的呢?要知道你億萬富翁的名頭早就傳出去了!我短期內可沒換工作的計劃……”

    難得漢娜說了個冷笑話,白奎因相當配合地幹笑幾聲。

    “平時被你照顧習慣了麽,我都忘記上次自己出門是什麽時候了……”白奎因無奈說道。

    “你在英國的那個破爛機場拍《拯救大兵瑞恩》,聲稱嘴巴淡出鳥的你,和與毒癮抗爭的湯姆一起,偷了輛車,跑去旁邊的鎮上喝酒吃肉。”

    漢娜準確的說出了上次白奎因擅自行動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不太生動,但詳盡。

    “好像還真是……”白奎因撓撓頭。

    “小白,你怎麽都不給人家漢娜妹妹放假呢!”一旁的查理茲,推著白奎因的胳膊說道。

    白奎因無奈攤攤手,說道:“一開始是有的,但是漢娜不想休息,或者休息了也沒事可做,依舊賴在我身邊,所以我就隻能用加薪補償她了。”

    “漢娜妹妹,放假可以回去陪陪家人啊?難道他們不在美國嗎?”查理茲問道。

    漢娜的回答,簡潔明了:“死了!”

    “抱歉……我不知道……”查理茲連忙說道。

    今天漢娜的談興特別強,接住查麗的話頭,說道:“沒關係,你又不認識他們,這很正常……就連我自己都沒見過他們,我媽媽……她被人騙了,生下我就死了……我的父親……我沒有父親……”

    在漢娜看來,科研所的研究員肯定不能算是“父親”,那個教導了她14年的特工,從遺傳學上來說也不是她的父親。

    查理茲有些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的遭遇,趕忙溫言安慰漢娜。

    漢娜倒沒什麽,駕駛的車速依舊保持了平穩,而查麗自己卻越說越難過,最後哭了出來。

    “多諾萬那邊查到消息了……”見哭累了的查麗倒在白奎因懷裏睡著了,漢娜終於講到了正事。

    “最早打探格爾達·馬裏茨案件的,是一個紐約的偵探,哈維多次委托過他們調查明星,他們還在1996年的時候調查過你,應該是《邦妮和弗雷克》熱賣之後的事情。”

    “1996年嗎?那還好……”白奎因那時候好像沒做什麽會被人抓住把柄的事情。

    白奎因問道:“哈維為什麽會調查查麗?”

    漢娜說出了自己的推斷,“《蘋果酒屋法則》,時間上來看,應該是查麗拒絕出演《蘋果酒屋法則》,選擇了《我為瑪麗狂》之後,她的拒絕使得哈維向偵探下了委托。”

    “或許是想要找到什麽把柄吧。”白奎因把玩著女孩的一縷金發。

    “事實上……”

    本來睡著了的查理茲忽然開口了。

    “我已經猜到是哈維了,不久前他邀請我出演一部一紐約為背景的浪漫愛情片,我拒絕了,他曾威脅過我……

    91年距離現在又不遠,當年那個案件在我們省還上過報紙呢,真要想查的話,還是挺容易的。

    那天我們在毒蛇屋酒吧,就是我們的第一次,我們喝多了在車裏……一開始你和我聊南非的槍支問題,我還以為你也調查過我呢……”

    白奎因拍著胸脯說道:“顯然,我一直到昨天,才知道那件事,否則我們也不會這麽被動了,我可以提前作出應對方案……為了避免被哈維拿來攻擊,我甚至連莎拉的生父都給買通了,用每個月的一筆現金來買他閉嘴,他要是再向記者瞎胡扯,就要和他的‘養老金’說再見了……”

    ……

    赫拉多終於在自家暗房中衝洗出了照片。

    接連十幾張的連續抓拍,沒有一張拍到了白奎因的正臉,最後他隻能挑出一張不太模糊的側顏照片,掃描後發給了遠在紐約的上級,《tr》的編輯肖恩。

    “說了半天,你就給我看這個?”電話那頭的肖恩顯然非常不滿。

    “不清楚,也有不清楚的好處啊,你們想寫誰就寫誰,反正這就是在‘瑪麗’家過夜的男人。”推銷作品,赫拉多還是有一手的。

    “這男人比‘瑪麗’高不少,肯定不是本·斯蒂勒和歐文·威爾遜,你說對吧?”肖恩用言語引導著赫拉多。

    “沒錯,肖恩主編……”

    “叫我高級編輯,赫拉多!”

    “沒錯,高級編輯!”

    “那麽,我寫誰比較好呢?”

    “基努·裏維斯!他們合作過,身高也像!”此時的赫拉多,根本不會交代,他見到的男人,其實比基努·裏維斯要強壯不少,明顯不是同一個人。

    “基努的電影要三月份才上映,現在炒作他,對我們的雜誌銷量沒有貢獻!我需要一個正當紅的家夥!”

    編輯顯然對赫拉多的提名不滿。

    “比爾·帕克斯頓!他們在《巨猩喬揚》裏麵合作的!”

    《巨猩喬揚》目前還在院線上映,這部迪士尼的特效電影,原本計劃在1998年暑期檔上映的,但是因為製作的進度問題,直到聖誕節才上映。

    不過這部投資9000萬,將大量資金花在製作一個四米多高的cgi大猩猩的電影,卻因為延後發行而因禍得福。

    由於《我為瑪麗狂》在暑期的熱賣,使稍晚上映的《巨猩喬揚》白賺了大量的查理茲·塞隆的粉絲的關注,一個月下來票房成績不溫不火收入了七千多萬美元,運氣好的話能少賠一點。

    高級編輯肖恩在電話那頭破口大罵,“-fk的,就算你拍得這麽糊,隻要眼沒瞎,也知道那不是比爾那個老頭!”

    稍微緩了緩,平複了情緒的肖恩說道:“你不是說他長得高大壯碩嗎?是不是像個運動員?打橄欖球的……”

    “我知道了!可能是聖地亞哥閃電隊的四分衛泰德!聖地亞哥過來並不遠……”

    “呸!你個笨蛋!我們的明星娛樂雜誌,誰關心運動員了!行了,這張照片我隻能付給你2000美元了!”

    “別!別!肖恩先生,再給我一點提示……”

    “你看啊,捧紅查理茲的是不是《我為瑪麗狂》……”肖恩繼續引導。

    赫拉多想說,我為瑪麗狂的主演都被你否決了,隻能迷惘地說道:“所以,肯定要和《我為瑪麗狂》有關……”

    “對了,你想啊,《我為瑪麗狂》是哪家片場製作的呢?”

    這難不倒每天在好萊塢廝混的赫拉多,立即答道:“小巨頭韋德馬克映像!”

    “所以呢……”

    赫拉多拍著大腿說道:“克裏斯蒂托弗·莫裏亞蒂!還記得吧?肖恩先生,他和安吉麗娜·朱莉在酒店陽台那次,就是我拍到的!”

    赫拉多想起了令他驕傲的“戰績”,那台功勳的佳能相機,隔了一百多米拍到了兩人在酒店天台遊泳池邊曬日光浴。

    “笨蛋!笨蛋!笨蛋!怪不得你會被人家耍得團團轉!莫裏亞蒂是那個身材長相嗎?韋德馬克映像不是還有一個老板……”

    “哦!我知道了,是qb!qb奎因·白!”

    “嘟嘟嘟……”

    ……

    千裏之外的紐約北郊,沉睡穀。

    高級編輯肖恩關閉了電話機的錄音鍵,將磁帶取了出來,在空白處寫上時間和事件,裝入盒中,將磁帶、照片和簡報一起放入一個牛皮紙文件袋,開開心心地離開自己的工位,走向辦公大廳盡頭的主編辦公室。

    咚咚咚!

    “佩克主編先生,麻煩您看一下這個……”

    “哦……獨家?洛杉磯的線人……幹得不錯!這張查理茲的美腿照,可以安排到下一期的封麵!

    ……這是?”

    “qb,主編先生,線人的照片是在太模糊了,我覺得,我們的讀者會期望他是qb,這樣才有話題不是麽……”

    “你在教我做事?”

    “不敢,不敢!主編大人,我沒別的意思,其實是線人說,那人高大壯碩像個運動員,我才聯想到qb的,查理茲·塞隆拍了兩部韋德馬克映像的電影,還在qb的tv裏擔任過女主角……

    主要是他才訂婚,很有話題性,也符合意大利人的浪漫氣質……

    讀者會喜歡的……”

    《tr》的主編大衛·佩克仔細研究了一會那幾張模糊的照片,並沒有去聽電話錄音,而是將文件袋交還給編輯肖恩。

    “你去寫一片報道試試吧,拿出你水平來,質量好的話,我會將它安排在首篇……

    對了,保護措施做好了嗎?”

    編輯肖恩邀功似地說道:“做好了,主編大人,我知道qb那小子很有錢,所以引誘線人爆出他的名字,隻是沒來得及剪輯錄音……”

    “沒事,以後有空慢慢弄,我需要盡快看到你的報道。”

    走到門口的肖恩,猶豫了一下,還是停下腳步問道:“主編大人,我聽說公司可能要搬到佛羅裏達……”

    “沒有的事,雖然那邊的法律環境寬鬆一點,但是我們都是紐約人啊,怎麽會跑去佛羅裏達大沼澤呢……別想那麽多有的沒的!快去幹活!”

    “真的太好了,大沼澤哪有大蘋果好啊!”

    肖恩笑嘻嘻地出門了,心想要是被選上首篇,會有兩萬美元的獎金,分五千給赫拉特就行了。

    時常給點甜頭,那些線人才會拚命幹活……

    什麽?獨家五萬?

    你要是給我拍到了辛普森駕車逃跑的鏡頭,別說五萬了,十萬都給!

    就這張麵目不清的照片,隻能說明“瑪麗”有男人了,其他什麽都不是,給五千已經很合理了!

    ……

    大律師艾倫·肖在飛機上睡了一晚上,終於抵達了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一番威逼利誘,迫使格爾達的按摩師男友老老實實拿錢簽了保密協議。

    之後是一係列的“深度挖掘”報道,強調了格爾達殺夫案中查理茲·塞隆的母親完全出於自衛,得到了大批女權組織的支持,然後又樹立了查理茲童年不幸,卻自強不息的獨立女性形象。

    《tr》的爆料照片在五天後才在超市的小報欄上架,已經沒有了時效性。

    由於“男主角”的麵目實在難以辨認,被普遍認為是在瞎編亂造蹭熱度,加上大部分媒體正拿著韋德馬克映像的大筆版麵費,不願得罪大金主,故而選擇了無視,因此並未引起多少關注。

    最後造成的影響隻有互聯網上少量的討論,比馬特·達蒙那次的爆料造成的影響要差遠了。

    又經曆了兩周的媒體戰,終於到了2月9日,這一天,電影科學學院將會頒布奧斯卡的提名,同時也是參議院對阿肯色彈劾案的最後閉門討論日。

    鑒於工作效率非常高的參議院老爺們,預期討論三天,因此學院的光輝並未被政治鬧劇搶去多少關注度。

    《莎翁情史》10項提名,比《拯救大兵瑞恩》的11項略遜一籌。

    《美麗人生》7項提名,羅伯托·貝尼尼獲得了他最為看中的最佳男演員提名,並且出乎意料地獲得了最佳導演提名,這個樂觀的意大利人得到消息後,咧著嘴不斷地唱歌跳舞,根本就停不下來。

    “特別作戰辦公室”的行動還是有所成效的,不斷的電話騷擾,終於還是擠掉了《莎翁情史》的兩、三個誌在必得的專業技術獎項的提名,使其難以延續去年泰坦尼克的輝煌。

    然而,這才是開始!

    按照米拉麥克斯的傳統運作方式,獲得提名之後,應該是一通媒體吹捧,然後票房開始上揚。

    但是,獲得了十項提名的《莎翁情史》,卻立即在互聯網上收獲了大麵積的差評,普遍的評價都是無聊、讓人打瞌睡、浪費電影票這類差評。

    更有些在論壇或者社區小有名氣的賬號發文抨擊“奧斯卡衝獎電影”,聲稱那些為了騙取小金人而拍攝的“衝獎電影”就是行業毒瘤,掛著文藝的外衣,毫無商業價值,真正的佳片應該是向去年的《泰坦尼克》,既獲得了獎項的讚譽,又在票房上賺得盆滿缽滿。

    美國人普遍的“慕強心理”便是誰掙錢了,獲得了商業的成功,便是值得尊敬的強者。

    批評者從《莎翁情史》的拉跨票房入手,聲稱它根本就不配獲得10項提名,它與《拯救大兵瑞恩》的差距不是一項提名,而是一條鴻溝。

    鋪天蓋地的網絡輿論,造成隻要你在這兩天上網,就一定會看到批評《莎翁情史》“得位不正”的文章,多看一會,還能收集到好幾個從不同角度作出分析的文章。

    任誰在這樣密集的信息“攻擊”下,都會不自覺的建立一個認知:“《莎翁情史》是個不配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爛片,傻子才去電影院看。”

    白奎因並沒有在那些學院評委能夠看到的“高端”媒體上和哈維鬥法,他不在乎《莎翁情史》能夠獲得多少獎項,他要的是沒人願意掏8美元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而攻擊發動的時機,就是《莎翁情史》獲得提名的時候。

    來自網絡的攻擊打得哈維措手不及,他習慣在傳統媒體和敵人作戰,麵對網絡鋪天蓋地的“差評”有些不知所措。

    最關鍵的是,很多地方性的小媒體,這兩年來,已經習慣了跟著網絡的輿論導向,說白了就是直接抄網上的新聞報道。

    而這些小媒體,卻不是米拉麥克斯常年的合作夥伴,沒必要為《莎翁情史》粉飾太平,這種有爭議的內容,恰恰是他們喜歡的調調。

    在各方的推波助瀾下,僅僅兩三天,《莎翁情史》的口碑就爛了,票房明顯下跌,就連爛番茄的新鮮度也迅速跌入了“腐爛”。

    僅僅三天,到了2月12日,《莎翁情史》的票房下跌了20,本就沒多少觀眾的影院,顯得更加稀稀拉拉。

    米拉麥克斯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臨時購買版麵,請一些名人站台《莎翁情史》,想要說明它獲得十項提名是實至名歸的,並非依靠鑽營和投評委所好。

    不過,到了此時,大部分的美國人,都已經不再關心奧斯卡的提名情況了,因為今天,第二個被正式彈劾的美國大統領,將要麵對參議院的100個老爺們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