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客
字數:5198 加入書籤
皇帝成了我外室!
遠客
再怎麽如鯁在喉,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婚事也隻好進行下去。
無論如何, 長寧公主總是位美人, 李肅如此安慰自己。縱使下了血本,可到他這把年紀還能享點清福豔福,也沒什麽好介懷的了。
但, 令他意外的是, 新婚夜與他想象中大相徑庭。在家裏宴完賓客,他踏著踉蹌腳步準備進新房安撫一下久等的新娘, 卻被那幾個麵若嚴霜的侍女攔在屋外, “公主已經歇下了, 大人明日再來吧。”
李肅不信, 哪有人成親頭一天就早早休息的?何況那屋裏還掌著燈呢, 從窗戶看得清清楚楚。
他這副憊懶模樣卻激怒了對麵, 許是從未見過這樣不識抬舉的,為首的侍女冷冰冰地道“公主最厭男子身具酒氣,大人要同房, 請沐浴更衣後再來。”
李肅可聽說那北戎部族講究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長寧在北戎時都能百般忍耐, 怎麽對他卻諸多規矩?
可誰叫對方是公主之尊, 金枝玉葉, 君臣有別,李肅隻能咽下這啞巴虧, 悻悻往淨房沐浴去, 奈何這一日的應酬實在太多, 喝了滿肚子酒,身子早跟軟泥一般, 又被桶中熱水一泡,困意早襲上來,最後沒奈何,隻能在書房將就一晚。
次早老太太打發人來,尚不知兒子坐冷板凳,李肅也隻能含糊敷衍過去,萬幸兩人都是二婚,也不必驗元帕,否則更有得說嘴了。
隻是老太太病入沉屙,唯一牽掛的就是這樁親事,李肅之所以著急忙慌想要尚主,一方麵是爭麵子,一方麵也有衝喜之意——貌似還真起了點作用,昨兒老太太還躺在床頭咿咿呀呀的,今早聽說已能坐著喝點粥了。
李肅就想帶愛妻去壽安堂請安,禮不可廢,長寧既為李氏婦,這該盡的職分還是得盡到的。
李肅料想她知道輕重,然而倩人到正院一瞧,方知公主仍未起來洗漱。
這都日上三竿了,李肅不免有點火氣,哪怕紀雨寧跟他鬧得最僵的那段時間,對長輩也還是客客氣氣的,哪像長寧這樣恣意驕縱?
那幾個侍女簡直如門神一般,將新房保護得水泄不通,“大人好糊塗,公主萬金之軀,怎能去伺候病人,萬一過了病氣可怎麽好?奉勸大人還是快請大夫來為宜,那才是認真懂治病的。”
不怪她們瞧不起李肅,一個鄉下來的窮小子,靠著點運道躋身名門已經是他的福分,還指望公主來李家當牛做馬嗎?至於壽安堂那位,說句不中聽的,倒是趁早準備壽材為宜,想在公主麵前擺婆婆架子,簡直做夢。
李肅被人夾槍帶棒排揎了一頓,也無言以對,好男不與女鬥,何況那幾個宮娥單論品階比他都差不了多少,想鬥也得有底氣啊!
隻得親身往壽安堂解釋了一番,隻說長寧公主累著了,身子有些不痛快,實在懶怠動彈。
老太太一聽就知道怎麽回事,無奈這兒媳婦是她親自挑的,指望靠她光耀門楣,就不得不忍辱負重了點。
但理解歸理解,老太太心裏可受不住,胃裏一陣倒騰,早膳才用的兩碗粥便盡數吐了出來,臉色也蒼白了些。
李肅少不得勞神費力地折騰半天,才算讓老母免入黃泉,因襟上沾了些穢物,少不得再度沐浴更衣再回正院——以免又被那幾個賤婢譏刺。
長寧見到他倒是笑眯眯的,沒有半點跋扈模樣,還問他壽安堂那邊如何。
可見隻是下人們自行其是,李肅心裏安定了些,也不強求她在榻前侍疾了,隻叮囑她有空過去瞧瞧老太太,長寧滿口應下。
趁機再說起圓房的問題,長寧卻狡黠一笑,“我以為夫君是如柳下惠般的君子,為何對此事這般迫切?”
李肅啞然,隻怪他在長寧跟前裝得太好,卻忘了男女敦倫才是正道,這會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倒好像肉—欲熏心一般。
長寧則表示理解,“我知夫君仍忘不了皇貴妃,既如此,不若暫緩些時日,等夫君真正放下了,我也準備好了,那時再行周公之禮,不是兩全其美?”
李肅……
他懷疑自己先前深情得過了分,固然他忘不了紀雨寧,但,也不必因此什麽都不幹吧?何況悅兒已被送去阮眉那裏,他膝下迫切需要一個嫡子來穩定地位,長寧卻好像根本不在意似的。
待要與對方說清利害,長寧卻懨懨地打了個嗬欠,“我累了,得回屋再睡一會兒,夫君若一定挨不得,就請到妾室那兒歇息罷。”
然而府裏的幾個妾早被李肅送的送賣的賣,哪裏還剩有別的?長寧身邊伺候的幾個宮婢倒頗為美貌……但,李肅又哪裏敢肖想?
他知曉長寧此舉旨在考驗自己的真心,愈發得做出個潔身自好的榜樣,於是一連數晚在書房歇下,連小廝都沒要。固然證明了他的“清白”,嘴角卻因為上火起了一連串的燎泡,碰著就疼。
這般模樣,三朝回門自然無法隨長寧進宮,長寧臉上可沒有半點遺憾之色,依舊高高興興的。
石太後先還有些詫異,待問清緣由,便嗔道“你也是,這點小事值得什麽?一家人還避諱。”
長寧隻掩唇道“駙馬雖是內親,可到底身為男子,在宮中常來常往諸多不便。”
石太後想起那些個貌美如花的宮婢,倒是能理解長寧的不放心,也便不再提起。
紀雨寧察言觀色,就覺得這位公主比自己想象中還聰慧許多,她非但不會被李肅利用,倒是李肅受了她的挾製——用吃醋的借口杜絕李肅進宮實在是個妙招,看來她也曉得此人並非真心。
李肅攀上公主無非是為了好處,可若真讓他將好處到手了,長寧的分量必將大減——與其如此,不如幹脆吊胃口,他一日得不到好處,便隻能受製於人,也就更舍不得離開長寧了。
某種意義上,她也像長清那般在豢養男寵,不同的是,她的法子更隱蔽也更高效些——吃一塹長一智,看來在北戎的那幾年裏,這位公主已經曆練出來了。
至此,紀雨寧再無牽掛,轉而將精力用在糾正楚忻的壞毛病上,小姑娘最近忙於跟紀家人通信,那倆蘿卜頭書讀得沒她好,字也不夠漂亮,可回信上歪歪扭扭的筆跡都很認真,什麽“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什麽“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都是些纏綿悱惻而又蕩氣回腸的詩句。
雖然一句話能錯好幾個別字,楚忻小姑娘仍看得津津有味,當然她也會認真回信,並指點那兩人注意筆畫,盡量減少錯誤,誰的情書最為工整,誰的分數就高。
雖然能理解她在用一種另類的法子引導那倆小子學習,紀雨寧覺得此法並非長計,她告訴楚忻不該拿婚事當砝碼,這樣的玩笑開不得。
小姑娘卻嚴肅道“我沒逗他們,我是認真的。”
皇帝叔叔早說過,將來的婚事讓她自己挑揀,楚忻就想,與其到時候找個形同陌路的,還不如從小知根知底、對她言聽計從的,她認識的親戚不多,年歲相當的更隻有紀家那兩位,萬幸兩人都長得不醜,楚忻便從容地將他們列入擇偶範圍。當然,教不嚴師之惰,為了今後的幸福,她現在就得督促他們進學,好好調理出個模樣來。
紀雨寧算是徹底敗給這小姑娘了,也罷,她這樣深謀遠慮,紀雨寧也不好打消她的熱情,隻娓娓道“那也不能給兩個都寫情書呀。”
這又不是在魚塘養魚,幸好小孩子還不懂得嫉妒吃醋,將來再大些,不定得怎麽鬧呢。
楚忻微微睜大了眼,“不行嗎?”
紀雨寧斬截地道“當然不行。”
待要告訴她一番從一而終的道理,楚忻卻先說話了,“為什麽男人能三妻四妾,女人就不行?”
不消說了,定是跟長清待久了的緣故,長清最會這些理論。紀雨寧無力扶額,現在跟楚忻講述這個社會的規則無疑過早了點,她隻諄諄道“你看,你皇叔隻有我一個,不是也過得很好麽?”
楚忻望了她一眼,小小聲道“那是因為皇叔跟您兩情相悅的緣故,可天底下不是兩情相悅的更多呢。”
言下之意,若純粹為男女之歡,則不必有數量限製。
紀雨寧……
她覺得該跟皇帝商量,給長清公主放個假了,這位長公主留在京城,危險性實在太大了點。
至於先前商議回揚州掃墓的事,好容易到年底騰出空閑,可惜兩人還未來得及動身,便又被遠道而來的稀客絆住——北戎國新王登基,特遣王妹前來致禮。楚珩作為東道主,紀雨寧作為東道主的內眷,自然得表示熱烈歡迎。
這拓跋燾亦是長寧公主名義上的庶子,依照北戎舊俗,原本他該納長寧為妻房,但因長寧厭倦異鄉,楚珩又執意接回長寧,這事便耽擱下來——他之所以沒有攔阻長寧嫁給李肅,也是諒著拓跋燾不會輕易死心,如今長寧有了歸宿,一樁心事也便了了。
紀雨寧沉吟道“想來北戎不會作罷。”
兩國聯姻是舊俗,拓跋燾倒不一定是愛慕長寧美色,多半是看中她的政治身份,恰如他如今送皇妹拓跋燕進京是一個道理。
如今拓跋燕表麵是為道喜,怕是也免不了要為自己找一個新郎。
楚珩不用去看就知道紀雨寧臉色什麽樣,抓著她的手溫文道“放心,朕不會納她的,且朕已經讓阿玨做先行官去接待她了。”
楚玨沒有旁的優點,唯獨一樣,生得極好,皇帝自然得善加利用。
紀雨寧……忽然為石景秀掬一把同情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