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2章 發現一塊金子

字數:2764   加入書籤

A+A-




    權路征途!
    對於組織人事工作,身為組織部長的賀豐年最有發言權,沙孟海作為省委書記,手握最終解釋權。兩人對山南的幹部人事工作同事發生,即便是省委副書記徐大為也不能再說什麽。
    “好,大為同誌,先前你在組織部長的位置上幹過,你還有話說嗎?”沙孟海擺手示意徐大為繼續。
    徐大為左顧右盼,強作鎮定,麵帶微笑道,“我沒什麽要說的了,還是大家說吧。”
    沙孟海笑道,“你是省委副書記,主管組織人事工作,又在組織部長的位置上幹過,怎麽能無話可說呢?有什麽新的觀點,說出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徐大為道,“後麵還有兩句,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沙孟海點頭笑道,“是,大家討論討論,不打棍子,不揪辮子,就事論事。”
    沙孟海笑著要求,徐大為笑著拒絕,兩人這個級別之間的對決,從來都不會落於表麵。白刃在手,金杯共飲,方為正常狀態。
    徐大為明顯有了被圍攻的感覺,哪還敢再說。奈何沙孟海步步緊逼,那就隻能先爭取一個言者無罪才肯繼續發言。
    “在幹部人事問題上,主管領導任用一些自己比較熟悉的幹部,那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主管領導對下麵的幹部熟悉都不熟悉,他是怎樣的人,有什麽樣的特長,哪些方麵的能力比較突出,有什麽缺點,如果連這些都不清楚的話,怎麽敢用?用不好會出亂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任用自己比較熟悉的幹部,知根知底,能夠揚長避短,用起來就比較放心,是不是?”徐大為麵對沙孟海的步步緊逼,隻要再拋出自己的一套理論來應對。
    楊昌坤微微點了點頭,道,“大為書記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一把手嗎,位高權重,壓力也大,一有問題上麵直接問責的就是他,所以手下的一些幹部他必須要啟用一些他熟悉、知根知底的人,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對於楊昌坤在這個論點上和徐大為一樣,十分好理解,作為楊昌坤本人,在南州擔任市委書記兩年來,也沒能跳出這個圈子。畢竟初來乍到,對一個地方人生地不熟,自然而然會啟用一些自己比較熟悉的幹部,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規避犯錯,為了工作順利開展,這也無可厚非。
    沙孟海這天會議的主題和目的是什麽,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作為受邀列席的楊昌坤更是心知肚明。沙書記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在南州去“唐大年化”,通過李正康的問題來指出幹部人事問題上的不足,為建立全新的幹部隊伍奠定基礎。楊昌坤表麵上看似認同徐大為的觀點,但他很清楚沙書記在意的是南州幹部身上的唐家標簽,看似認同徐大為觀點的背後,實則是劃清界限,防止沙書記的操作誤傷自己。也就是說,楊昌坤絕非支持徐大為,而是想要證明什麽。
    按照沙孟海的安排,但凡徐大為說什麽,郭秘書長都會站出來反駁,“徐書記,我不太認同你的觀點,照你這麽說,七大姑八大姨我們都熟悉,這能用嗎?用了我們能放心嗎?”
    麵對郭秘書長的反駁,徐大為心中惱火至極,但還是保持著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微笑道,“郭秘書長,我隻是就事論事,你不要抬杠嘛。”
    郭秘書長道,“我不是抬杠,我舉個例子,當年我在南州當市長,和唐大年同誌搭班子,雖然隻有一年時間,但在一些幹部人事任用問題上,就有徐書記你說的這個情況存在,就拿之前的南水縣委書記賈鴻儒來說,當年我是堅決反對賈鴻儒來擔任南水縣委書記的,大年同誌的理由和你一樣,對賈鴻儒同誌熟悉,知根知底,可結果呢,這位同誌去年出了問題,我在想,既然大年同誌既然對賈鴻儒知根知底,那肯定也知道他自身存在的問題,那這樣的幹部人事任用,在我們省委組織部門考察的時候,這些情況都考察清楚了嗎?我們組織部門是不是付有一定的責任呢?”
    很明顯,郭秘書長完全不給徐大為麵子,甚至將賈鴻儒被任命為南水縣委書記後出現問題的責任歸咎在了省委組織部門的考察不嚴上。
    “老郭,你這是抬杠啊,我和昌坤同誌沒這個意思啊。”徐大為了為了撇清責任,有意將自己和楊昌坤捆綁在一起。
    楊昌坤一聽徐大為硬是將自己拉到了他的陣營,馬上站出來解釋道,“徐書記,當年大年同誌是南州市委書記,和郭秘書長搭過班子,過去南州的幹部人事問題我不是很了解,不過賈鴻儒同誌確實出了問題,這一點不能否認,這也說明我們的幹部人事任用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當然,郭秘書長也不會上當,因為他的任務非常明確,隻打徐大為,絕不傷楊昌坤,“好好好,不抬杠,對於個別幹部的使用不當,出現問題在所難免。徐書記,既然咱們提到了李正康,李正康這個人你熟悉吧?你在南州做市委書記的時候,大年同誌是市長,我是副書記,李正康同誌當年是南水縣的縣長,十年前李正康同誌可是當選過山南省十佳縣區長的,為什麽這位同誌隻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幹了一年,就被拿下來了?所以說在山南,山頭主義、團團夥夥還是存在的嘛,這一點你不得不承認吧?”
    詭辯高手徐大為,幾乎打遍山南無敵手,偏偏今天在會上麵對兩個人無可奈何,一個是南洲市委書記楊昌坤,一個是當年在自己和唐大年配合下被從南州擠走的郭秘書長。
    徐大為趕緊給出反駁,“老郭,不要扣帽子嘛,哪來那麽多山頭啊,咱們山南省總體上來說平原居多嘛,我剛才說過了,不是所有的好幹部就一定會被發現,我們的組織人事製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一些幹部沒有及時被發現,沒有及時得到提拔重用,這都屬於正常現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就拿李正康同誌來說,這次沙書記去南水,不就是親自發現了這塊金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