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5章 平衡的結果

字數:2751   加入書籤

A+A-




    權路征途!
    作為幹部人事調整工作中最具權威的紀律部門和組織部門已經對喬芳萍的問題做了定性,原本還想站出來附和趙安邦的徐大為,也隻好將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
    見眾人沉默不語,沙孟海威嚴十足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別的意見,那我就宣布南州方麵的最終人事調整方案了。”
    趙安邦看著沙孟海,嘴角微不可覺地扯了扯,他每次看到沙孟海故作威嚴,心裏就有些不屑。
    當然,不管趙安邦私底下怎麽評價沙孟海,但對方畢竟是一把手,在人事上有最後的決定權,這個全力是不容置疑和挑戰的,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他們固然可以為了給在自己的親信爭取提拔機會,而暗中搞小動作,為喬芳萍和歐陽誌遠設置障礙,提出不同意見,但不管他們有什麽不同意見,最終人事調整方案都需要一把手沙孟海點頭,這一關繞不過去。因此大家隻能相互妥協和合作。
    沙孟海環視一周,接著說道,“南州的人事方案就這麽定了,由喬芳萍同誌擔任南州市副市長,南水縣那邊,喬芳萍的縣長一職由歐陽誌遠同誌接任,大家有沒有其他意見?”
    趙安邦經過一番思想掙紮後,還是鼓起勇氣再次替範曉燕爭取,“沙書記,我同意南州方麵的人事調整方案,您看要不要這次一並對省裏幾位同誌的調整做一下考慮?也方便省兩會時一並做調整。”
    沙孟海笑嗬嗬道,“安邦同誌你這個建議不錯,說說你的想法。”
    趙安邦一本正經地說道,“前幾次會上我們討論了範曉燕同誌的人事調整問題,這位同誌一直在省委工作,以心想去下麵掛職鍛煉一下,既然這位同誌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不妨就安排他下去鍛煉一下也好,省城的林北區有個副書記正好空缺,不如安排她下去林北區擔任副書記吧?”
    沙孟海一聽趙安邦提議範曉燕去省城林北區擔任副書記,他想到了秘書白誌立,他本想安排白誌立去南洲擔任市委秘書長,既能輔佐楊昌坤工作,同時也便於自己第一時間掌握南州的各項工作動態,但白誌立不願去。白誌立是沙孟海在省裏為數不多信得過的人,有意借此機會重用白誌立,便想到了安排白誌立兼任省委辦公室副主任,這樣一來,既能讓白誌立留在自己身邊工作,同時也便於加強對省委辦公室的掌控。
    這個想法沙孟海還沒來得及和白誌立本人溝通,但趙安邦既然借著這次會意一心推薦範曉燕,沙孟海便也提到了白誌立的調整問題,“讓範曉燕同誌去省城林北區擔任副書記,這個可以考慮,另外說到省裏這些年輕同誌的調整,省委辦公廳現在缺一名副主任,我建議由白誌立同誌兼任,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在場幾人雖然對於沙孟海臨時加了秘書白誌立的調整有些意外,但誰讓白誌立是省一把手的秘書,所以大家隻是互相看了看,都沒有說話。
    沙孟海見眾人沒說話,隨即道,“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關於範曉燕同誌和白誌立同誌的人事調整暫時先這麽定了,不過今天咱們主要討論的是南州的人事調整方案,下去後豐年同誌,你們組織部抓緊時間啟動有關程序,至於範曉燕和白誌立同誌的調整,豐年同誌你們組織部門先和兩位同誌談一談,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畢竟幹部人事調整工作是一向很嚴肅的事,要充分聽取同誌個人意見,不能趕鴨子上架。”
    沒能為範曉燕爭取到南州副市長的機會,但能留在省城最繁華的林北區擔任副書記,從長遠發展來看,反而比去南州擔任副市長更有前途,畢竟省城是副省級城市,正廳級的林北區副書記與南州副市長一樣同為副廳級幹部,並且副書記是區長最有利的競爭者,比普通的副市長更有晉升空間。
    對於這樣的結果,趙安邦還是很滿意的,也令徐大為有些意外,沒想到沙孟海竟然會如此爽快的同意趙安邦的提議。
    但徐大為在仔細梳理後,很快就明白了,這其實是互相製衡互相妥協的一個結果。而沙孟海借此機會為秘書白誌立爭取到的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反而成為這次人事調整最重要的一個人事安排。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最終方案也是沙孟海想要的,他在省委辦公廳的關鍵位置安插了自己的人,在沙孟海看來遠比南洲市委秘書長更重要,更有利於自己對省委各項工作的全麵掌控。
    這也是趙安邦提出推薦範曉燕擔任林北副書記時沙孟海沒有反對的原因,因為一旦沙孟海反對趙安邦的提議,那麽趙安邦也有可能會反對白誌立擔任省委辦副主任,那最終隻會導致相關的人事調整繼續僵持下去,因此,沙孟海退了一步,支持趙安邦提名範曉燕擔任林北副書記的意見,然後換來了趙安邦的妥協,同意白誌立兼任省委辦副主任。
    總而言之,這次常委會上的人事調整方案是互相製衡互相妥協後的結果,沙孟海總體來說還是滿意的,在省委辦副主任上安排了自己信任的白誌立,在沙孟海看來是最重要的。白誌立兼任副主任,就意味著白誌立的工作範圍從條條變為框框,對省委辦整個工作有了掌控權,對作為副書記的徐大為來說是不利的。徐大為雖然無奈,但沙孟海和趙安邦兩位一二把手對這個結果都沒有異議,自己也不好提出什麽反對意見。
    接下來,就是再走一下相關的人事程序,這一次的人事安排總算是塵埃落定。
    但徐大為轉念一想,既然沙孟海和趙安邦都提出了自己的人事調整意見,他突然想到了宋新科。
    在沙孟海說完後,徐大為猶豫再三,突然道,“沙書記,南州作為咱們山南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任務繁重,南洲市委秘書長的人選建議也可以在這次會上一並討論一下,正好今天咱們幾個都在,擇日不如撞日,要不咱們也討論一下南州市委秘書長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