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真正的楚辭

字數:484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我為書狂 !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掌聲,轟鳴響起。

    如果說此前是被黃一凡尋找出來的楚辭新方向而鼓掌。

    現在,已然不僅僅是為黃一凡的學術功底,更為黃一凡翻譯出來的這一首滄浪詩。

    特別是對於中文係的學子來說,滄浪歌他們很早就知道,他們更為的知道,滄浪歌是楚辭五歌之一。但是,像滄浪歌這樣的楚辭體詩卻早已失傳。世間隻知道有一首叫做滄浪的歌曲,但世人卻不知道這一首歌曲寫的是什麽。

    可是,奇跡卻是突然出現。

    一首被黃一凡翻譯出來的滄浪歌,卻是震撼了無數學子的眼球。

    難道,這是最為原始版本的滄浪歌嗎?

    不少學子有一些不敢相信。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翻譯過來的,不可能是原版。

    可是,哪怕就是翻譯過來的,他卻看起來一點兒也不比原版差。

    “厲害。”

    同樣,除了這一些學子,對於那些楚辭學的研究專家,這一刻亦是極為的震驚。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嘴角裏輕輕念起了這一首詩,程禮倒吸了一口涼氣。

    又是兮體詩。

    又是這種格律。

    如果單單隻是兮體這還罷了,因為兮體在漢賦裏麵就已經有詩人用過。但是,如果有一首兮體寫得如此的有意境呢?不,這隻是如此。如果是這一首兮體所指向的,也正是曾經他們一直研究的楚辭五歌呢?

    這可是與大風歌,易水歌……這一些完全不同。

    哪怕黃一凡之前寫的大風歌,易水歌再有意境,也沒有人將他聯想到楚辭上去,因為這不是楚辭。但是,楚辭五歌可是楚辭界認為的最為能夠研究楚辭學的關鍵物證。雖然這個物證並沒有文字記載,但是,其中的以方言唱法亦是有著無比的價值。

    隻是,這個時候程禮能夠承認黃一凡翻譯過來的滄浪歌就是楚辭嗎?

    不,絕對不可能。

    先別說這隻是黃一凡翻譯出來的詩歌,哪怕就是他從哪個文獻當中找到的詩歌,他們都不會承認。要知道,這一但承認,直接推翻的就是他們此前對於楚辭學的一切研究。而他們這一些所謂的楚辭學專家,則一個個都將成為天大的笑話。

    “很不錯。”

    程禮與羅慶同等人看了一眼,隨後點點頭說道:“不得不說,黃一凡老師,您確實是詩詞方麵的大家,在創作詩詞方麵,恐怕我們任何人都不是你的對手。但是,創作詩詞不是做學術。雖然我也認為詩詞大家並不比學術大家差上什麽,但學術就是學術,我們不能因為你的詩詞創作的很好,我們就認為你創作出來的詩詞就是楚辭。就像你剛才所說的,這隻是你翻譯過來的滄浪歌,真正的滄浪歌是否是如此,我們並不知道。”

    “程禮教授,我可並沒有說我翻譯過來的滄浪歌就是楚辭。”

    黃一凡倒是反問了一句:“怎麽,程禮教授,您覺得這首詩歌很像楚辭嗎?”

    “呃……”

    程禮腦門黑線升起:“看來黃一凡老師很有做學術的態度,佩服。”

    “程禮教授客氣了。”

    黃一凡沒再管程禮,他雙手放在講台的兩角,讓自己的身體更為舒服一些。他變得越來越喜歡這三尺講台了,雖然這裏的觀眾沒有外界的多,雖然自己所做的學術隻有一部分人能聽懂。但是,這種感覺卻比原來做的許多事兒都更為的爽快。

    “各位,為什麽我拿滄浪歌出來講解呢。其實,我並不是為了顯耀我的詩歌創作能力,我隻是想向大家真正的挖掘楚辭的格律。之前我已經說過,兮體詩就是楚辭的格律。我知道這一句話有很多人不同意,也有很多人認為我一切隻是推斷,沒有證據。

    但真的沒有證據嗎?”

    說到這裏,黃一凡又唱起了滄浪歌。

    仍是用楚國的方言唱的。

    大家有一些不知道黃一凡為什麽又唱起這一首歌,紛紛看向著黃一凡。

    “各位,大家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麽我又唱起了這一首滄浪歌。”

    一曲唱完,黃一凡解釋說道:“不用奇怪,我之所以唱這一首歌,就是想讓大家聽清楚這一首歌唱的是什麽。不知道剛才大家有沒有聽清楚我在唱歌的時候,有唱一個非常長非常長的“xi”音……”

    “xi音?”

    眾人開始回憶。

    “黃一凡老師,我聽明白了,滄浪歌裏麵的確有唱到一個很長的“xi”音。”

    這時,台下有學子站起來說道。

    “對,沒錯,這個音其實不算什麽詞匯,他是一種語氣助詞。在此之前,楚辭學研究者一直將這種兮翻譯為“啊”或者是“呀”之類的,就像剛才我第一遍翻譯的“滄浪之水很清呀”差不多的意思,我覺得這翻譯的對,這個音其實就是沒有什麽意思,翻譯成呀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要我說,與其將這種xi音翻譯成為“呀”,為什麽不將xi音直接翻譯成為兮。”

    大屏幕不斷滾動,從原來的一個xi音,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兮字。

    轟隆一聲。

    猛然跳出來的一個兮字,瞬間讓整個講座進入到了高潮。

    是呀,楚國山歌裏麵早已經有這種xi音,為什麽不將xi變成兮字,而是要將xi改為“啊”?

    還有,為什麽漢賦裏麵一眾名家都有寫過關於“兮體”格式的作品。

    難道“兮”字僅僅隻是一個無所輕重的詞匯嗎?

    一切的一切,最終讓“兮”字徹底的脫穎而出。

    而黃一凡此前所說的“兮體”格律,也在此時有了最為關鍵的實證。

    “牛叉。”

    “我服了。”

    “楚辭得到了真正的破解。”

    一眾學子差點要尖叫起來。

    隻是,這裏是大學講堂,哪怕他們內心再為的激動,他們亦是忍住。可是,哪怕如此,當黃一凡徹底給“兮體”找到實證的時候,內心這一份激動仍讓無數的學子顫抖不已。

    掌聲,在這一刻達到了最高潮。

    直到好幾分鍾之後,掌聲這才停下。

    而就在掌聲慢慢停下的時候,黃一凡最終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真相隻有一個。”

    用著“少包”裏的台詞,黃一凡說道:“楚辭的格式其實千變萬化,就像漢賦一樣,有四言,有五言,有六言,也有七言八言,甚至是十言。但是,不管楚辭如何的變化,其中最為關鍵的,那便是在詩歌當中加入了兮字。

    這個字可以是語氣助詞,這個詞大家也可以理解成為“啊”,但是,兮字音所產生的魅力,卻遠遠不隻是“呀”“啊”這一些普通的語氣助詞所表現出來的語感。

    加入了兮字的詩歌,他讓整個詩歌充滿了一種特別的味道。

    這種味道帶著兮字本身以來的大氣靈動瀟灑。

    這種味道帶著春秋戰國時期的氣息。

    這種味道帶著“惟楚有才”的楚國聲蘊。

    這種味道,才是真正區分什麽是楚辭的關鍵所在。

    ====

    ps:高潮來到,兄弟們,票票有沒有,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呀,求7月份最後一天的月票。(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