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五章:神話人物:刑天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我為書狂 !

    孔書俊的論文雖然寫得有一些誇大,但實際上,在前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真有這樣的地位。這一篇散文,不但選入了小學教科書,同時,這一篇散文還是必背的一篇。之所以要背,除了這篇散文寫得確實經典之外,這還跟語文教育有關。

    語文語文,什麽是語文

    語是說,文是寫。

    學語文就是要學會說與寫這兩種技能。

    自古以來都有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作詩也會吟。又有讀書百遍,其義之現。反複誦讀,確實對於提高個人的語言修養有著巨大的好處。那一些出口成章,要詩就詩,要詞就詞的的一代大家,無不是自小的時候讀了太多這一些經典。於是,張口一來就是名言警句。

    此之謂誦讀經典的好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同樣也是如此。

    而且,拿到這個世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部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美感,卻是完爆了無數的散文名家。哪怕就是教科書目當中一些散文,與之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也因此,雖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的隻是童年間的回憶。但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散文展現的童年給予的樂趣,卻是吸引了無數的讀者。幾乎看過這一篇散文的朋友,他們都會推薦給其他的一些好友。

    在這裏麵,有一些是學生,也有的是講師,還有的一些是教授。

    在作者行列,一眾作者也都是相互推薦,無不是佩服這篇散文作者的文筆。

    甚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部作品因為文筆太過於優美,反而在網絡小說圈內,再度掀起了一場論文筆有沒有用的討論。

    其實這已經不是網絡小說圈第一次討論文筆有沒有用這個話題了。

    在網絡小說開始之初,這個問題就一直拿來討論。

    可是,隨著以黃一凡為首的小白文大行其道,文筆對於很多網絡小說作者來說,也變得可有可無。哪怕後麵黃一凡棄小白文套路,寫了一部更有文筆的誅仙。但是,因為小白文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作者早已經對文筆沒有什麽看法。

    但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部散文,卻是讓一些網絡作者若有所思。

    文筆真的不重要嗎

    可能在某個時候的確是這樣的。但如果達到了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種文筆的境界,恐怕,寫出來的網絡小說,該當有多恐怖。

    當然,這樣的討論自然沒有什麽結果。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藝術就是這樣的賦有魅力。

    不管你文筆好,也不管你文筆不好,你都有可能成功。

    扯遠了,網文隻是小眾,對於大眾來說,人們更多的還是關心這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底是不是秋水先生寫的

    是的。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一眾讀者不少時候了。

    在此前阿長與山海經的時候,就有不少讀者一直尋問著,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秋水

    而現在,不少人又尋問著。

    很顯然,相對於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散文更見筆力。而且,這種筆力與秋水先生此前寫的背影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看起來隨意了了幾筆寫的一些小事,但這一些小事當中卻透露著無盡的意味。背影當中的是父子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麵的則是童年的樂趣。

    這個時候,有一些支持者當場就表示。其實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散文的,就是真正的秋水。試問,如果不是秋水,誰還能寫出如此有詩意的文章哪怕那個號稱驚才絕豔的“黃一凡”,也寫不出這樣的散文呀。

    所以,此秋水便是真正的秋水。

    隻是,這樣的證明自然沒有什麽力度。因為這隻是一廂情願,也沒有證據證明,光從一篇作品當中去猜測是不是秋水,當真有一些難度。

    不過,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卻並沒有讓一眾支持者就此放棄。

    他們繼續尋找著真相。

    在分析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作品的文筆之後,一些支持者研究起了這一篇散文的內容。

    其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麵的內容比較簡單,就是作者童年的時候在院了裏捉蟲子,拔野草,然後再到私塾裏讀書的一些事情。但是,哪怕是再簡單的劇情,在有心人的尋找之下,他們仍能尋找到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麵的美女蛇。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麵,作者說過長媽媽小的時候給他講了一個有關於“美女蛇”的神話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如果你在夜晚的時候聽到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千萬不要回話,要是你回話了,那麽,美女蛇就會在半夜的時候來吃掉你。

    這聽起來怪嚇人的。但是,一眾支持者拿出這個故事並不是說這個故事怎麽樣嚇人,他們隻是借著這個神話故事拋出了一句話:“各位,大家難道忘了秋水先生寫的後羿射日了嗎”

    這一句話,可謂是點燃了無數人的激情。

    後羿射日。

    是呀。

    多少人無比的記得秋水先生。除了秋水先生寫的大學之道,背影之外,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後羿射日”這個神話故事了。而且,若論傳播的廣度。“大學之道”與“背影”隻是一些知識份子知道,但“後羿射日”卻已經到了全國人盡皆知的地步。哪怕就是不識字的文盲,也知道了,原來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天上是有十個太陽的。後羿射下了九個,才隻留下了一個。

    很多人為什麽期待秋水先生出山,其實都是期待秋水出來寫神話故事而已。

    於是,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秋水散文很厲害。

    現在的這個秋水散文同樣厲害。

    秋水的背影是民國時期為背景。

    現在的秋水同樣是民國時期為背景。

    秋水寫過神話。

    現在的秋水同樣寫了神話。

    這麽多的相似,他要不是秋水先生,那他是誰

    這個時候,或許你同樣會說,這僅僅隻是雷同而已,也不能說他就是秋水先生。

    如果從概率學上來說,的確也不能。

    那麽,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之前寫的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與山海經我們知道,這是作者懷念他的保姆阿長的故事。

    不過,那個山海經是什麽回事

    之前有讀者就提到過,山海經可能是民國時期一部很出名的作品。或者說,是小時候作者很喜歡的一部書籍的名字。就像我們小時候很喜歡一本連環話一樣,可惜父母就是不給我買,但誰也沒想到。一向收入低微,一向被我吐槽的女工竟然給我買了這本書。

    這裏當然不是分析女工的樸實,對於此,我更願意去探糾山海經到底是一部什麽樣的作品

    從史料當中,我們是無法查到山海經這一部作品的。但是,在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散文裏,我們似乎可以找到真相。

    我們先看第一次提到山海經的話:

    人麵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當作眼睛的怪物。

    看到這裏,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什麽。

    如果沒有。

    那麽,我們再來看看作者第二次提到有關於山海經的句子:

    帝江。

    刑天。

    與後羿生活在同一時期的神話人物,卻在作者筆中又一次登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