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不便則死

字數:4510   加入書籤

A+A-


                      鐵木真和吐蕃讚普有可能聯手的消息送到嶽飛手上時,直接將他和一眾臨安軍高層給驚出了一身冷汗。

    若是這則消息為真,那麽在他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即便守住了蒙國的凶猛進攻,西北也會因為疏於防範而陷入困局。

    一旦讓吐蕃人打穿西北,回過頭來再與蒙國來個前後夾擊,這燕雲地區數十萬將士將會屍骨無存。

    而乾朝也會從此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

    即便現在提前得知了這則消息,可想要做出正確的部署也是極難之事,畢竟防線太過漫長,而臨安軍又隻有這麽點人。

    倒不是其他軍隊不行,而是跟臨安軍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了不止一籌。

    這可是國戰,誰也輸不起。

    在得知消息是由劉三探查得知後,嶽飛又萬分慶幸當初此人求著自己要去特種隊,而自己也批準了。

    否則,哪會有這則消息的傳遞,又如何會讓他們提早去西邊打探消息以及作出布置。

    西北那邊的駐軍,最強的就是由齊奮和李勇率領的西北軍。

    秦淩雲當初給了一套最初級的練兵操典給予他們,推廣至全軍後效果頗為有效。

    這麽些年下來,倒也能算得上是一隻強軍了。

    不過,在嶽飛的眼裏,這還不夠。

    思慮再三,最終他寫了封奏折送去臨安,想從臨安軍抽些人手去西北,將臨安軍的一應操練流程傳給他們。

    也隻有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熟悉並上手這些東西,也能最快的得到提高。

    同時請求朝廷分出一部分物資往西北那邊而去,不要全數傾斜在燕雲地區。

    不管消息真不真,總之,加強西北的防線絕對沒錯就是。

    而當王玨在收到這封奏折後,二話不說便應允了。

    同時他也大感運氣不錯,一次練兵居然就埋下了一顆如此重要的釘子在鐵木真的行宮之中,並且還打探到了如此重要的消息。

    旨意傳到樞密院,韓元還有些懵,怎麽又要分配出一些物資,尤其是火炮等戰爭器械送到西北。

    莫非西北有變?

    入宮,見了王玨之後,韓元再無疑慮,讓底下的人立即動起來。

    而當消息傳回大理,秦淩雲隻是嗤笑一聲,恐怕現在蘇文林已經派人去了西邊。

    隻待消息回來,若是吐蕃讚普那群人真在西邊混得風生水起,他覺得有必要再去那裏搶一波。

    他忽然覺得,有一種將羊養肥了再殺的感覺。

    不管那群吐蕃人在西邊鬧得如何歡騰,如何壯大,但是麵對琉球軍的時候,他們就似那手無寸鐵的幼童。

    任其如何努力,也敵不過成年人粗壯的手腕。

    其實現在隻要他願意,就是派出琉球軍去蒙國掃蕩一圈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他覺得,蒙國還是留給乾朝的好。

    給他們一個如此強勢的外敵,至少還能有些上進之心。

    若是連外敵都沒有,內鬥就開始了。

    雖然到最後打完仗,內鬥是一定的,但能多保持一會上進心就多堅持一會吧。

    而且秦淩雲派琉球軍去西邊,隻是搶劫,弄些錢回來。

    至於吐蕃人,還是要給他們一些希望的,也多給乾朝一些壓力。

    老子躲在後麵發發戰爭財,多賣些武器給乾朝就好了。

    不到關鍵時刻,秦淩雲不打算出手直接幹預乾朝的戰爭。

    就像鐵木真第一次南下,那時候乾朝是真到了生死關頭時刻。

    誰也沒想到蒙國居然虛晃一槍,直接攻破襄陽,朝著臨安玩了一把斬首行動。

    也是被逼無奈之下,他才帶著全部身家,兩萬琉球軍去抵擋鐵木真親率的十餘萬大軍。

    在這之後,琉球軍雖然偶有出手,包括在遼東,那都是小規模的出動,人數從未過萬。

    不跟蒙國起直接衝突,隻是以最小的代價影響一下結果。

    剩餘的都交給乾朝和金國本身的力量去解決。

    便是完顏建樹被打得從遼東半島再次逃跑,秦淩雲也沒有派出琉球軍跟蒙國起正麵衝突。

    而隻是將倭國送與了對方,以供他當作一個棲身之地。

    是琉球軍打不過?還是做不到將遼東地區奪回來?

    都不是,而是他根本就沒想過去強行幹預三國之間的戰鬥。

    曆史的走向有其固定的方向,特能稍微影響波動,但絕不會去強行扭轉,改變。

    人,終究要靠自己。

    他隻是外力,一隻來自不同時空未來的小蝴蝶。

    雖然他有能力做到將一切原本的軌跡通通打亂,也能讓未來兩百年都按照自己定下的方向行走。

    但是三百年後、五百年後呢?

    當真將乾朝推到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是否就能讓後世子孫從此屹立世界巔峰?

    秦淩雲心中的答案是不見得,可能會領先一時,但絕不會一直保持。

    既然不能做到始終強大,那就激發他們的進取心。

    自己單幹,弄一塊小地皮,就在乾朝的旁邊,大力發展工農商等產業。

    讓一旁的乾朝好好看看,他們那一套已經過時了,想要強大,不單單隻能靠士。

    儒家的那一套也許在他出現之前還有用,但是現在,嗬嗬。

    想要進步,你就必須按照我們這一套來。

    數學,物理、化學,這些以往在讀書人看起來是歪理邪說的東西,通通給我認真學起來。

    想要不落後,不挨打,就老老實實的跟著哥的腳步走。

    而且必須是快步走,否則你隻會是被越丟越遠。

    秦淩雲在世時,大理可以對乾朝保持友好。

    甚至他的影響力能影響到數代之後的大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友好不可能會一直保持。

    想要不被未來的大理取而代之,乾朝的未來必須要做出重大改革。

    不變則死,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也許現在他們沒意識到。

    可是當戰爭結束後,秦淩雲會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

    當然,如果乾朝當真不知變通,那麽當大理取代了乾朝之後,這也是秦淩雲樂於見到的。

    畢竟肉始終是爛在鍋裏,而不是被異族外姓所吞並。

    無論怎麽說,漢人的土地,始終都是在漢人手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