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計劃

字數:4104   加入書籤

A+A-


    “你家可汗還讓你帶了什麽話沒有?”

    看完鐵木真的信,吐蕃讚普麵色有些蒼白的看著來人問道。

    這一年多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嶽飛當初的行為讓他在床上整整躺了大半年。

    之後才漸漸恢複,現在稍微好一點,才能開始處理各項政事。

    蒙國信使傲然道:

    “可汗說了,若是吐蕃讚圖願意一直呆在這窮鄉僻壤也就罷了,若是有心,他能給予你一定的支援,但前提是,在半年之內解決這邊的所有事情,然後出兵伐乾。”

    鐵木真的信上說,如今蒙國已經是四麵楚歌,若是吐蕃這邊指望不上,蒙國就要西遷了。

    雖然說是這麽說,但是吐蕃讚圖知道,鐵木真是想催促他加快腳步,似乎,蒙國的處境已經開始不好了。

    聽到來人的話,吐蕃讚圖的雙眼閃過一絲精光,不著痕跡的隨口問道:

    “貴國打算如何支援我吐蕃?”

    來使輕蔑一笑,略微有些不屑的看著對方。

    “一萬騎兵,半年之內助你們統一整個西方。”

    吐蕃讚圖微微皺眉,“一萬騎兵?”

    語氣之中充滿了質疑,似乎不太相信對方僅憑一萬人就能在半年之內搞定現在西方的亂局。

    盡管大的局勢已經被平息,叛軍聯盟也被瓦解,可是那無數如同蝗蟲的小股反叛,才是吐蕃人現在最為頭疼的。

    來使很是自信的點頭。

    “沒錯,隻需要一萬人,至於如何做到,到時候讚普自會知道。”

    吐蕃讚普沉默,一萬人倒是不多,讓蒙國派過來也無傷大雅。

    可是就這般直接答應,多少會顯得自己勢弱,有些迫不及待,於是淡淡的說道:

    “此事我在考慮考慮,貴使先下去休息,三日之內必然會有答複。”

    來人見此,也不再多言,跟著仆從下去。

    殿內留下吐蕃讚普與幾名部族首領,見到使者離去,這才有人開口道:

    “讚普,這蒙國此舉,恐怕沒安什麽好心啊!”

    吐蕃讚普搖了搖頭,歎息一聲道:

    “鐵木真是急了,乾朝如今在大理的幫助下發展太過迅速,他怕再等下去,恐怕對方就要反攻了。”

    “到了那時,恐怕蒙國真的就隻剩下西進這一條路,他這是在轉嫁壓力,變相的將乾朝的威脅轉嫁到我們身上。”

    眾人一聽齊齊挑眉,不少人露出恍然的表情,原來是這麽一回事。

    上次那兩萬人,如今也打聽清楚,就是嶽飛率領的兩萬琉球軍。

    這還隻是兩萬,據說如今琉球軍有十萬之數,若是通通派過來,他們這些人直接就可以跑路了。

    現在鐵木真朝他們施加壓力,也是無奈之舉,幾國裏麵,吐蕃最弱,不說乾朝,蒙國的鐵騎,都不是他們能應付得了的。

    “可是到時候打乾朝,對方的火銃……”

    有人開口道,話不用說完,眾人也知道是個什麽意思。

    上一次讚普親自帶隊,十萬圍攻兩萬,結果對方可以說絲毫無損,自己卻丟盔棄甲,反而葬送了數萬人。

    這樣的實力對比,去打乾朝,與送死何意?

    吐蕃讚普的手指敲打在桌上,看著底下眾人的表情,一個個都顯得有些畏懼。

    “此事倒不用擔心,據我所知,蒙國如今也有火藥,雖然沒有火銃和火炮之流,但是攻城略地炸毀城牆自不在話下。”

    “而且,將來的大戰,我們不是主力,乾朝最強的隊伍自有蒙國去硬抗,我們隻需在西北搗搗亂,牽製乾朝就行。”

    “若是有機會,說不得還能潛入乾朝腹地劫掠一把,甚至直逼他們京城也不是不行。畢竟乾朝除了臨安軍,可沒有第二支有名氣的隊伍。”

    這不是輕視敵人,而是說的是事實。

    乾朝之前給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孱弱,武備不行。

    若不是秦淩雲帶出一隻臨安軍,還有嶽飛等人,一戰在西南打出了名氣,之後更是越戰越勇。

    如今又有了火銃等降維打擊式的武器,他如何能被吐蕃和蒙國放在眼裏。

    而且大理對於乾朝的支持始終有限,不可能做到乾朝的每一支軍隊都配備火銃火炮。

    那麽,除了臨安軍之外,乾朝還有什麽?

    這麽一想,還真是啥也沒有,那他們拿什麽來抵擋吐蕃大軍?

    到時以吐蕃讚普的精明,必然會朝蒙國伸手,要些火藥過來,攻城略地自然就不在話下。

    甚至還可以分析配方,加以研究,那不就是等於吐蕃也有了火藥麽。

    這邊算盤已經打得叮咚響,卻不知姚奇現在率領的西北軍已經是全軍都配上了火銃。

    上次秦淩雲的大促銷可是大手筆,直接讓臨安軍和西北軍滿員配備火銃。

    彈藥之類的更是超級富裕,足夠支撐他們打一場甚至多場硬仗。

    而且國庫也有了緩衝,若是不久的將來要開戰,糧草方麵也完全不用擔心。

    隻要不出現超級大的天災,乾朝如今完全可以毫無壓力的麵對任何來犯之敵。

    可是這一切,吐蕃讚普和鐵木真都不知道,秦淩雲甚至是直接通過海路轉黃河,將武器直接送到的兩隻軍隊之中。

    恐怕除了有限的幾個乾朝大臣和皇帝,根本還不清楚如今的北方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固若金湯了。

    吐蕃讚普最終在兩日後給出了自己的答複,接受來自鐵木真的善意。

    有人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還不用付出什麽代價,頂多管吃管喝,這種好事他又怎麽會拒絕。

    於是使者立馬給吐蕃邊境送信,出發之前隊伍人員就已集合完畢,鐵木真料定了吐蕃方麵不會拒絕。

    所以在使者出發的同時,各部都出了些精銳往西方集結。

    這樣做是為了避開特種隊和乾朝的探子發覺異樣,從各部抽調一小部分人,加起來足有一萬。

    然後再派出統軍將領前去指揮,一隻萬人隊伍便瞬間成型。

    等到乾朝和大理反應過來,估計西方的問題早已解決,到那時就是大戰開始之時。

    這次,他要打乾朝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