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探病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A+A-


    

    洛泱剛到大唐,從水裏鑽出來都沒生病,這次結結實實得了一次重感冒。

    說了會話,看她沉沉睡去,李奏並沒有走,理由是坊門關了。

    “坊門關,我房門沒關啊,你在這裏我不放心除非,我也留下。”元楓眼見勸不動他,隻好說

    “行吧,咱倆都留下。反正我娘說,小妹的病是因為我。”攤上像牛一樣強的妹夫,他還有什麽辦法。

    李奏靠坐在床邊腳踏上,元楓卷著被衾躺在坐榻上,丁香、荷花沒了地方,隻能在外堂趴桌子。

    桌上的油燈燈芯不時傳來“劈啪”聲,李奏似睡非睡,醒來就去探探她額頭,果然下半夜體溫上來了,李奏喚醒丁香,端來準備好的小柴胡湯喂下去。

    等到早上旺財第三次來扒拉門的時候,洛泱也醒了。

    “怎麽坐起來了?一定是被旺財吵醒的。趕了它幾回了。”丁香過來探了探她的額頭,鬆了口氣道

    “阿彌陀佛,送算是退熱了。”

    “昨晚我居然夢見六表兄和三兄在我屋裏說話,你說怪不怪?”洛泱覺得渾身酸痛,一邊接過丁香遞來的熱毛巾一邊說。

    “一點也不怪,昨晚他們”荷花笑嘻嘻的剛想說,被丁香打斷了“瞎說什麽,還不快去端藥來。”

    洛泱稍事梳洗,梨花進來報“小娘子,外麵有位小道姑來找您,她說她是是替您按穴來了。”

    “道姑?難道是昨天那位?請她進來吧。”

    丁香奇怪道“她怎麽還找進來了?昨兒不是在坊門外下車的嗎?”

    “崇義坊有幾個姓蘇的?問也能問上門吧。”

    那道姑跟著梨花進來,還真是她們昨天半道上救的那位,她進門看見洛泱就稽首道

    “女善人,小道總算找到您了。想著昨日是小道害您病了,心有不安,特地送些蜂蜜給您,再給您按按穴位,幫助您早日恢複。”

    “都說與你無關,不過還是要感謝你記掛。”

    洛泱咽喉痛得厲害,鼻涕也一直擦個不停,可人家好心好意來了,也不好馬上趕她走,便道

    “昊天觀走過來挺遠的,你一大早就出門了吧?丁香,剛才的薑糖水雞蛋端一碗給女道長。”

    “這怎好意思?那就叨擾了。”

    “昨天也沒來得及問,你道號如何稱呼?是天鶴觀還是昊天觀的女道長?”

    道姑再次稽首,微笑道“小道俗家小名叫阿奴,師傅給我取的道號叫青玄。青玄的師兄去了天鶴觀,兩處其實是不分你我。”

    “青玄道長,這個道號很好聽。”

    “我們都是‘青’字輩。”

    “原來如此。”

    多講了幾句,洛泱的嗓子癢得厲害,捂著嘴咳嗽起來。青玄道姑看荷花拿進來的薑糖雞蛋湯,是用帶蓋的碗裝在食盒裏,便整個接過去道

    “小娘子還是多休息,小道把薑湯帶回去喝,就不打擾您了。”

    荷花正嫌她煩,便把食盒一股腦塞給她。

    等洛泱回過神來,青玄道姑已經走了,洛泱皺眉道“你把碗給她,回頭她不是還要來還碗。”

    “還碗就別讓她進來了。”

    丁香叮囑荷花、梨花道。順手救她,又不圖她報答,這來來回回還扯不清楚了。

    午後又吃了一副藥,症狀緩解一些了,但洛泱還是沒什麽力氣,歪在床上看荷花秀帕子。

    屋外傳來三兄和丁香說話的聲音,轉眼進來幾個男人,丁香追在後麵不滿的說“三郎君、三郎君,就顧先生進去”

    唉!三郎君越來越沒規矩了。

    前麵是元楓和顧允之,後麵一個純屬多餘李奏手裏提著個食籃,不管不顧跟了進去。

    洛泱哭笑不得“我這都要好了”

    “您就讓在下看看吧,就差沒把刀比在我脖子上了。”

    顧允之進來看洛泱臉色就放了心,她隻是傷風,蘇府的府醫若是連這都看不好,可以退人回太醫署了。

    洛泱沒辦法,隻好將手腕伸了過去,她看到了顧允之身後的李奏,笑道

    “你昨兒不是來過了?天天往蘇府跑,比上朝還勤。”

    李奏也笑了,他將食盒遞給丁香說到

    “本不想來的,聽顧先生說傷風吃雞湯甚好,不知府上有沒有雞,便煮了送過來。你讓顧先生看看,我以前聽他說,吃藥吃三副不好便要換方子,你現在應該已經吃了四副藥了,昨夜發熱也沒叫府醫,正好讓他瞧瞧。”

    你怎知我昨晚發熱?

    洛泱本想問問,見旁邊人多,便忍住了。

    顧允之果然在原來的藥方上做了增減,他將方子交給元楓“頭兩天凶險些,再吃兩副藥,就以扶正為主了。”

    他又回頭看看李奏“怎樣?人也看了,你昨晚一夜沒睡,還不回去補覺?”

    李奏有些尷尬,他也發現,洛泱一病,自己方寸大亂,都不像自己了。元楓問道

    “剛才聽說來了個小道姑,是你們昨天救下那位嗎?”

    丁香忙答到“是她,她來探病的,送了一罐蜂蜜還在桌上。”

    (以下很快替換)

    雖然是帝家,但婚禮前後的禮節在如今民間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差別隻是排場。主要程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我們一個個來看。

    納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廟裏搞了一大堆祭拜儀式後,皇帝命太尉為正婚使(太尉為三公之一),宗正卿為副婚使(宗正為九卿之一,皇室宗親中有什麽大事都會出麵)。相關部門提前一天在太極殿內擺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員及蕃客(一般指外國使節)皆各就其位。兩位婚使在門外路的東側,麵西而立。黃門侍郎引幡旗、節鉞,中書侍郎拿製書,奏拜。皇帝從西房出來,座上龍座,然後正副婚使入內就位。司儀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員、外國使節、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時候外國駐中國的使節超級多)

    中書侍郎拿製書,但降旨的卻是侍中。侍中拿著聖旨走到婚使的東北邊,麵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製納某官某人的女兒為皇後,命公等持節行納采等禮。念完後,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會兒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