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朱邪赤心

字數:3774   加入書籤

A+A-


    

    看著光王離開,李奏才抬腿進了珍王府。

    元楨、元橋已經穿上孝服,和李辰哥倆正在交接,洛泱身穿素服站在他們身後,見李奏進來,大家都拱手行禮。。。

    李奏看了看靈堂,這裏大門是不關的,為了遮擋風雪,外麵搭了雪棚,門上掛了一道夾絲布簾,既沒有那麽沉重,也能擋風保暖。

    “這裏冷,伊陽身上還有傷,怎麽也來了?我特意說了族中女子不必守靈你也不聽?”李奏見到她,既有些歡喜,又有些心疼

    她自己戳那一刀,腹部還是有傷的,雖說傷口不深,很快就愈合了,但在李奏眼裏,那是很嚴重的傷。

    “殿下,您來得正好,替我們把她送到老淑人屋裏去,我娘說,她在屋裏陪著老淑人,心意也是一樣的。”

    五郎說的,確實是阿娘交代的話。他不過是順水推舟,請李奏把小妹送過去罷了。

    洛泱也不推辭,跟著李奏離開了靈堂。

    “傷口怎樣了?你別瞞我,元楓都告訴我了。”

    “那天還沒來得及包紮,傷口就已經愈合了。”

    婢女在前麵打著燈籠,兩人一前一後錯開半步,慢慢向後院走著,沒見麵時想好的話,現在一句也記不得。

    李奏沒開口,洛泱看著他的側臉,欲言又止。

    老淑人的小院前李奏停了下來,他低頭看著洛泱,眼裏都是暖意,沉默了片刻才道

    “你讓老淑人放心,宮裏的林美人一切安好,為她安胎的太醫叫喬櫟,昌平郡王跟他很熟。府裏報上去的林小娘子和兩個婢女,內侍省也通過了,這兩天就安排她們入宮。

    一切都會好的。你保重”

    “你也保重。”

    兩人依依惜別,直到看不見洛泱的背影,李奏才轉身往回走。

    “殿下,光王去了薦福寺。這時候去,今晚應該回不了藩邸了。”阿冽迎上來,跟在李奏身邊小聲道。

    “他這個月已去幾次了?難道佛寺裏麵有他的知己?”

    自從洛泱告訴他,光王在曆經三朝侄兒皇帝之後,自己登上了皇位,他的一舉一動,便吸引著李奏的注意。

    光王平時深居簡出,沒有必要,他不會主動跟人接觸,更不用說內侍官,除了禮佛,他似乎沒有任何愛好。

    薦福寺是個大寺,因為離皇宮近,也算是皇室們喜歡去的寺廟,裏麵有專供皇室使用的禪房,光王去拜佛、齋戒、祈福,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李奏隻想找出與光王接觸的人,因為聽洛泱說,他是因為裝傻蒙蔽了內侍們的眼睛,這才將他推上龍椅。這個理由,李奏怎麽都不相信。

    此刻,阿慕就在薦福寺遠遠監視著光王。

    光王並沒有往禪房方向走,而是入了大殿。廣延禪師正在大殿禮佛,光王很自然的在他身邊的蒲團坐下。

    廣延禪師依舊敲著木魚念著經,就像渾然不知身邊有位親王一樣。

    阿慕正躲在大殿外麵向裏張望,忽然,一個黑影從他眼角餘光掠過,他心中一驚,微微遲疑,向著那黑影追去。

    夜色中的薦福寺,鍾聲已逝,香煙猶在。

    那黑影在層層疊疊的寺廟間飛快的跳躍,阿慕覺得就算與光王無關,這樣的身手絕不是普通飛賊。

    那“飛賊”落入一間禪房小院裏,阿慕剛跳上屋頂,隻見院子裏站的的幾個人同時拱手道

    “屬下拜見小郎主!”

    阿慕莫名其妙,看看周圍並無他人,誰是小郎主?

    其中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笑道“玄慕,你還不下來嗎?”

    這樣指名道姓,阿慕更疑惑了原來他們是故意引我過來,可那個什麽小郎主又是什麽鬼?他也不再躲藏,從屋頂跳到了院子裏。

    院子裏的六個人同時單膝跪下,雙臂交叉在胸前,再次齊聲道

    “屬下參見小郎主!”

    “你們在搞什麽鬼?什麽小郎主?我不認識他。”

    “您無需認識,您就是他。”那中年男子自我介紹道

    “吾乃河東代北行營副將康如海,前來迎接代北行營大將軍三子朱邪赤心,他現在的漢名叫做玄慕。”

    (以下內容很快替換)

    雖然是帝家,但婚禮前後的禮節在如今民間還是經常可以看到,差別隻是排場。主要程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我們一個個來看。

    納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廟裏搞了一大堆祭拜儀式後,皇帝命太尉為正婚使(太尉為三公之一),宗正卿為副婚使(宗正為九卿之一,皇室宗親中有什麽大事都會出麵)。相關部門提前一天在太極殿內擺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員及蕃客(一般指外國使節)皆各就其位。兩位婚使在門外路的東側,麵西而立。黃門侍郎引幡旗、節鉞,中書侍郎拿製書,奏拜。皇帝從西房出來,座上龍座,然後正副婚使入內就位。司儀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員、外國使節、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時候外國駐中國的使節超級多)

    中書侍郎拿製書,但降旨的卻是侍中。侍中拿著聖旨走到婚使的東北邊,麵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製納某官某人的女兒為皇後,命公等持節行納采等禮。念完後,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會兒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

    這還沒完,製書、節符之類的交接儀式還有一大套。禮儀完畢之後,皇帝閃人,在位的官員按序出太極殿。正副婚使也坐車,先前準備的一大堆樂器這時候還不能吹奏,一幹人等在乘車相隨,製書放在油絡網牛車上(油絡是三公以上才能用的車飾,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隨便把聖旨擱胳膊彎裏,太荒唐啦)。

    出門時應該非常早,到主人家後天才“大昕”(天完全亮,這當婚使的得起早貪黑啊,真是體力活!)。一開始婚使是不能直接進門的,雙方在戶門口西麵又是一大套的禮節,連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講究,比如婚使要站在西麵、主人要站在大門內,麵向西。主人的傭人(即儐者,專門招待客人的)麵向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