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星火燎原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A+A-


    在李奏旳眼裏,成州隻是個成功的開端,隨著探子們陸續傳回消息,他腦子裏的地圖,就像曹福廣在邊鎮種下的占城稻,在漸暖的春風中恣意生長。

    鄧萬春確實有做刺頭的資本,他擅於鼓動人,擅於謀劃,更擅於臨場發揮。

    李奏讓阿慕、李琛全力配合他。

    沙陀兵和玄冰衛,從未以軍隊的形式在人前出現過,就算將來有人想用自己“主動攻擊吐蕃”、“破壞長慶會盟”來定他的罪,那也沒有證據。

    畢竟在大殿上,聖上隻同意自己到邊鎮鼓勵新招募的軍士,當吐蕃前來挑釁的時候,才能進行還擊。

    王守澄跟聖上說

    齊王一心想著收複失地,未必有耐心等,他打就讓他打,別攔著。

    勝負功過,那還不是聖上說了算?

    除了成州到蘭州一線的布署,李奏還在等一封回信,今天終於等到了。他拿著這封從沙洲傳來的回信,總算鬆了口氣。

    自從大殿之上確定李奏為禦使,洛泱就建議他,給遠在沙洲、從未謀麵的沙洲節兒張議潮寫信。

    此時,三十三歲的張議潮已經接過父親的職位,&bsp&bsp替吐蕃貴族管理著沙洲。

    而在前世,他還要再等十六年,&bsp&bsp才後會在沙州起義,&bsp&bsp逐漸驅逐盤踞在河西一帶的吐蕃,&bsp&bsp成立歸義軍。

    李奏的密信很長,實際上是洛泱讓他手抄了一遍《封常清謝死表聞》

    仰天飲鴆,&bsp&bsp向日封章,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bsp&bsp必結草軍前。回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

    這是張議潮自己也抄過數次的上表書,唐將封常清被太監構陷,玄宗皇帝鴆酒賜死,&bsp&bsp他在死前寫下這一篇上表,&bsp&bsp字字泣血。

    張議潮十分崇敬封常清,&bsp&bsp李奏在信中毫不吝惜自己對這位唐將的讚美,&bsp&bsp筆鋒一轉,說到河煌舊民的苦難。

    還告訴他,&bsp&bsp據探報,&bsp&bsp已經有人在密謀驅逐蕃將,讓故土重歸大唐。

    張議潮的回信很短,隻有八個字

    君乃知己,伺機而動。

    北有張議潮,南有鄧萬春,李奏隻需在同穀看著洛泱的占城稻發芽、長大、抽穗、結實。

    隨著各處驛站暴動,&bsp&bsp城中驛將被殺,&bsp&bsp而吐蕃內部不和,掌兵權的人不願在日漸蕭條的河煌耗費自己的兵力,而在吐蕃核心勢力周圍處於劣勢,遲遲不肯動用主力。

    但凡有不願起義的州府,張議潮或鄧萬春便引兵攻打。

    原來的投石車,變成投火藥包,火藥包炸開,裏麵的鐵釘鐵渣伴著迷藥粉四處亂飛;原來的弓箭變成了帶助力的火箭,城門樓成了第一個清場目標。

    阿慕這是首次親自指揮戰鬥,康將軍對他幾乎言聽計從,偶爾給他提供一些自己的實戰經驗。

    而他對沙陀兵陣前不畏強敵,&bsp&bsp五百人敢於在一萬人中快速穿梭殺敵,&bsp&bsp打亂敵方陣腳的打法驚為天人。

    一路戰來,鄧萬春的隊伍終於逼近了蘭州。

    “蘭州有二十萬人口,軍隊五萬,按原來的打法,隻能拿下外圍驛站,若是他們關門拒守,我們這兩萬軍隊連圍城都不夠。”

    穀查<spa>  早就入了蘭州城的探子傳來消息,蘭州驛將和節兒很齊心,他們已經動員城內大族積極讓自己的家兵參與守城之戰,還將私庫裏的糧食拿出來充作軍糧。

    他們決心要守到吐蕃主力來解圍的那天。

    蘭州的姿態,給一路順風順水的鄧萬春澆了瓢冷水,他沿路收編,手上已有兩萬成建製的官兵,這是大唐齊王不斷給他暗中補充武器糧草的結果。

    可這兩萬兵馬,要能翻十倍才夠圍一座蘭州城。

    玄慕站在沙盤前麵,蘭州城外有幾座山,倒是很合適做埋伏,可他們閉城不出,怎麽才能將蘭州兵馬引到他們的埋伏圈?

    “蘭州敢於堅守,那是因為他不知沙洲、瓜州也都起義,還以為僅僅是渭州、會州、原州幾地,他們對西邊和北邊還抱有希望。”

    玄慕卻不是很讚同李琛的話,他搖頭道

    “西邊是吐穀渾的地盤,他們去年旱災,不但糧食種不出來,連牧草也不長,平民怨聲載道,他自顧不暇,未必會出兵。蘭州等的是涼州。”

    “蘭州進出涼州隻有一條道,&bsp&bsp其上有座廣武城,&bsp&bsp城中隻有萬餘人,&bsp&bsp廣武驛是大驛,&bsp&bsp有五百驛兵,驛戶更是近二百戶。”

    鄧萬春對這條線很了解,這個廣武也早在他的殲滅計劃中。

    玄慕盯著廣武看了片刻,那好布伏兵的幾座山,正好在廣武與蘭州之間,他頓時有了主意“那我們就先圍廣武。”

    “他們據天險而守確實難攻,但他們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土地隻用於牧羊,糧食全部靠外埠運入,隻要斷了他們的糧道,管他是羊還是糧食,全都運不進去。”

    圍到快要餓死,自然有人投降,鄧萬春胸有成竹。

    很快,他們越過蘭州向北,直接圍住了廣武。

    廣武城下有條河叫烏逆水,順流而下可達蘭州。烏逆水夾在兩山之間,河道並不寬,如今正值冰雪消融,河水初漲,但並不能形成天塹拒敵。

    鄧萬春接受了玄慕的提議,他們將廣武團團圍住,隻留著那條通往蘭州的小河未設圍,看上去就像是給包圍圈留了一個豁口。

    圍城當日,他們的伏兵就發現有人坐著獨木舟,順著河道,快速飄向了下遊。

    “好!玄慕、李琛帶隊伏擊,其餘人隻裝作不知,照樣圍而不攻,斷他糧草。”鄧萬春高興的

    玄慕、李琛二人各有五百人,他們的目標就是最窄的那段峽穀。之所以不用太多人,這兩岸皆陡壁,人多也上不去。

    次夜,峽穀便有了動靜。

    蘭州驛將其實一天都不想等,義軍取了廣武,就等於控製了肅州、甘州、涼州南下的要道,他就隻剩等吐蕃軍取道吐穀渾前來救助。

    往廣武增援,是他現在最好的選擇。

    此時,五千援兵正沿著河穀逆流而上,河水“嘩嘩”流淌的聲音正好掩蓋了他們的腳步聲,他們也不必點火把,河水反射天光,這裏比別處視線更好。

    阿慕他們和他們產生了奇妙的共鳴

    這裏視線比別處更好,真是太妙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