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柳青說的那些事大部分是真實的,小部分經過了一些改動,還隱瞞了一些東西。
他不會說三葉草部落願意配合他的行動,不是什麽向往大虞,想成為大虞的子民,而是被神槍營的步槍給征服了,不敢不配合。
神槍營擁有那些犀利火槍的事情,目前柳青並不想大肆的張揚,免得兵部要他交出技術來,他還得想理由拒絕。
反正在場的那些人,誰都不會去大草原上求證,他怎麽說,人家也隻能怎麽聽著。
信不信是一回事,至少反駁他是做不到的。
俞樹生很是激動“真的嗎?他們狄族人真的願意歸順我們大虞嗎?”
必須得承認,大虞的文官是最熱愛和平的一群人。
他們不喜歡打仗。
他們隻希望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戰爭。
因為這樣就可以省掉最大的一筆財政開支,他們的口袋裏就能夠多很多的銀子。
軍費開支占了大虞財政開支的一半以上,而北境三軍的軍費開支,又占了其中很大的一個比例,每一軍的軍費支出比京營的軍費開支都要多出不少主要是那三軍都在邊境,路途遙遠,軍餉物資運送過去的成本太高了,倒不是說那裏的士兵待遇比京營的士兵待遇要好。
北原狄如果真的歸順大虞了,鎮遠軍基本上就可以撤掉,最多留一個朔州關,駐守個兩三萬人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那得給朝廷省下多少的銀子?
這可是大喜事啊!
柳青明白他的想法,微笑著說道“當然是真的,他們的北原牧文頌,已經上表求歸順,願意為我大虞戍邊。”
秦暉和吳遠山的臉色都不好看了。
他們能夠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了防守狄族人,現在狄族人要為大虞戍邊,那他們幹嘛去?
吳遠山還稍微好一點,他隻是一個總兵官,找一個地方安置還容易。
可是秦暉這個鎮遠軍大將軍,從一品的大佬,若是鎮遠軍裁撤了,到哪裏尋這麽一個職務來安置他?
大概就隻剩下封侯榮歸了。
封侯榮耀是榮耀了,但怎麽比得過大權在握,橫行地方,還可以吃幾萬空餉的好處大?
隻是這個態度他不能表現出來,表現出來那就是給朝廷收拾自己的理由。
他還必須得帶著笑容來聽。
心裏已經在尋思怎樣才能挽回這件事情。
柳青拿出文頌寫的那一份文章給俞樹生看,王爺和監察禦史都湊過去跟著看。
看完之後,王爺首先給這件事情定性
“看來狄族人裏麵也有不少心懷大虞的忠義之士,駙馬能夠促成此事,不費一兵一卒,就擴地千裏,對社稷有莫大之功。”
胡玉清也連連點頭。
俞樹生隻關心一件事情
“他們要給我大虞戍邊,那要不要朝廷給他們發放軍餉?”
柳青知道他最擔心的是什麽,搖頭微笑
“不需要,他們是自覺為我大虞戍邊。他們遊牧民族,下馬是民,上馬為兵,祖祖輩輩一直都這樣過著,自己便能養活自己的軍隊。他們需要的隻是大虞子民的身份,不需要軍餉。”
這一下秦暉的心情更不好了。
人家軍事技能本身就要強,現在都不要酬勞,願意免費的幹活,他還怎麽跟人家來競爭?
俞樹生又驚又喜“這麽好?”
“但是他們有一個要求,就是大虞能準許他們來大虞境內交易。”柳青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合理的訴求,既然北原州歸屬於大虞了,他們也就是大虞子民,是有那個權利在自己的國家自由的交易的。”
秦暉道“此事得從長計議,他們狄族人的戰鬥力很強大,如果讓他們交易到足夠的鋼鐵,擁有了更強的戰鬥力,說不定就會滋生野心,威脅到我大虞的安全。”
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俞樹生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以一個文官的立場,他當然希望北原州歸順這件事情能夠辦成,那就可以給朝廷節省大筆的軍費開支。
但如果這一場歸順會讓北原州實力更強大,威脅到大虞,那就不好了。
他當然知道狄族人之所以耗不過中原王朝,不是因為他們的戰鬥力不行,而是因為他們擁有的戰爭資源不夠,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不起。
要是讓狄族人有了充足的鋼鐵,擁有了更長的實力,還真有可能反叛。
畢竟有那麽一個說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同族的人都不是那麽可信,何況異族?
他問柳青“不開放交易不行嗎?”
柳青笑著搖了搖頭
“他們並不需要交易鋼鐵,因為他們那邊已經建立起了一座冶煉礦場,還發現了一座煤礦,現在那一座礦場一年可以煉出鋼鐵千萬斤。”
年產千萬斤鋼鐵,那當真可以讓狄族的騎兵武裝到牙齒。
柳青這話一說出來,在場眾人無不變色。
礦場怎麽建立起來的,他們當然知道。
人家將柳青擄掠過去,不就是為了給他們建礦場煉鋼鐵的嗎?
這都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說他們擁有了那樣的技術,不足為奇。
柳青語氣一頓,又說道
“但是他們為了釋去我們的疑心,主動的將煤礦和鐵礦都交給了我大虞皇室,讓我回馬嶺礦場的民團軍人接管那一座礦場,這還不夠誠心嗎?”
俞樹生這才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覺得人家是太夠意思了,竟然能夠將這麽緊要的東西主動的交出來。
吳遠山提問“那一座礦場交給了駙馬的人,可那礦場在他們的地方,如果他們有一天想要奪取礦場,駙馬能保證守得住嗎?”
俞樹生的心又懸了起來。
柳青道“守得住。”
這話說得相當的肯定。
頓了一頓,又解釋
“那個礦場在我的建議之下,已經築成了一座城池,在那邊我也設計了一些守城工具,有莫大之威力。有那些守城工具,再加上我回馬嶺礦場的幾百壯士在那裏,就算是幾萬狄族人圍攻,至少也能支撐半年。有這半年的時間,不管是等待朝廷軍隊的援救,還是毀掉那些煉礦設備,都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