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十年銷售權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A+A-


                      十二月底,皇室在鹽場突然遭遇到了數百盜匪的襲擊。

    那些盜匪黑衣蒙麵,手裏都拿著刀槍,衝入鹽場,見人就砍。

    在砍殺了十餘人後,鹽場的護衛趕過來。

    鹽場的護衛雖然隻有百來人,但那都是從回馬嶺礦場調過去的精銳,配置的也是用高碳鋼打就的武器。

    還有從北原州那邊交易過來的戰馬。

    就他們的實力,不要說麵對一夥盜匪,就算是麵對幾百精銳的大虞士兵,也能戰而勝之。

    百來人出場,很快就將那幾百盜匪給滅了。

    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來。

    都知道是哪一個勢力派來的人,所以就沒必要留下活口。

    留下活口,讓官府去審問,也審問不出什麽來。

    就算審問出什麽來了,也會被上麵的人的抹除掉。

    那還不如直接殺了,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讓幕後的那些人看明白他們的決心,也看清他們的實力。

    同時也要讓給他們賣命的人看清楚,來這裏是真的會死的,而且是百分百的會死。

    官府隻是在事後被他們叫過來清場洗地,能夠證明那是一夥盜匪而不是平民百姓就可以了。

    皇室的產業擁有著護衛力量,這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人敢於指謫。

    特別是出現了這樣的惡件,讓鹽場有著更充足的理由來擴大自己的護衛力量。

    動用輿論的壓力壓不住,賣慘也沒有得到回應,使用暴力,還打不過人家。

    這個鹽場讓那些人感覺很無力。

    不過事情不會就此算了。

    一年幾百萬白銀的利益,沒有誰願意放過。

    他們還有很多手段沒有使用出來。

    沒有辦法阻止皇室生產鹽,但他們還有辦法阻止皇室賣鹽。

    現在就已經開始在民間散布消息,說是現在有很多壞人私下製鹽,用一些有毒的東西當鹽來賣,使用的時間長了就會得絕症,孩子也生不出來。

    想要獲得安全的食鹽,最好就用朝廷生產出來的。

    隻有朝廷才是大家信得過的,朝廷還要靠著老百姓收稅,不可能害老百姓。

    這倒是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謠言最容易讓人相信。

    特別是關乎生死的謠言,大家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不過這不是唯一的手段。

    他們還準備著,皇室的鹽上市後,誰來賣皇室的鹽,就將誰給滅了。

    要讓這天底下所有的商販都不敢販賣皇室製造的鹽。

    他們幹不過皇室鹽場的護衛,但是發動力量幹過那些商販,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他們還準備著搞一個價格戰,寧可這一年不賺錢,也要搞得皇室在鹽上麵賺不到一文錢。

    那是每一年都能夠帶來幾百萬兩白銀利潤的行業。

    為了繼續壟斷這個行業,他們可以付出很大的成本。

    對於這些籌劃,柳青也通過自己的渠道有所耳聞。

    不過並不是很在意。

    反正他的本尊暫時是遠離了這些紛爭,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回馬嶺礦場搞發展。

    皇帝分身那邊,則是在元宵節的時候,讓梅貴妃出頭宴請了一幫勳貴家族和將門的女眷。

    梅貴妃出身勳貴家族,不受文官集團的待見,一直都沒有弄上皇後的封號,她在後宮舉辦宴席,那些文官們的家眷也不會出席。

    這一次自然也是如此。

    在宴席之上,梅貴妃就提到了皇室建設鹽場的事情,表示最多五月,就可以製鹽了。

    賣鹽是一個多賺錢的活計,大家都知道。

    那些大鹽商,家財比這些什麽勳貴家族什麽將門的都要豐厚。

    隻是以前這個東西被文官集團給把持了,有好處也隻能輪到文官們的自己人,絕對不可能輪到他們的頭上來,他們也隻能看著流口水而已。

    這一次,梅貴妃卻提到了,她向皇上求了很久的情,讓皇上同意將賣鹽的差事給一部分到勳貴家族和將門這邊,雨露均沾,讓大家也能獲得一些好處。

    這話一說出來,大家都興奮了起來。

    他們當然知道這段時間皇帝為了鹽的事情和文官們的爭鬥。

    但是那又如何呢?

    他們跟文官集團本來就不對付,有機會幫著皇室打文官,他們會很樂意。

    能夠幫皇帝賣鹽,那就更樂意了。

    天底下就沒有比賣鹽更好做的生意了。

    於是一個個的都表示願意為皇室效力,給皇室賣鹽。

    梅貴妃提出來了,因為皇室產業首先要照顧的是宗人府,所以能夠給出來的名額並不多,暫時決定拿二十個鹽商名額給他們,獲得在二十個不同省份銷售的權力。

    一個省一個鹽商,拿到了哪個省的名額,就隻能在哪個省銷售食鹽。

    至於那二十家能夠獲得這樣的名額,那就看大家誰給的報價更高了。

    這麽一個名額,有效期是十年。

    隻要獲得了這個名額,在那一個省,就可以給皇室專賣十年的食鹽。

    至於從皇室那裏拿鹽的價格,梅貴妃沒有說具體的價格,就隻說了一句比朝廷鹽場給出的價格低一半。

    供應量,他們能銷售多少,就給他們供應多少。

    受邀來的可不隻是二十家,少說也有一百家。

    梅貴妃宣布這個消息之後,那些家眷們連吃飯都沒胃口了,隻想著怎樣將那個銷售權給弄到手。

    雖然被限製在哪一個省,可一個省的人口也不少了,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拿到足夠的鹽,在一個省販賣,帶來的利潤是難以想象的。

    雖然前期要鋪下攤子,需要花費不少的成本,可是有著十年的期限,足夠他們回收成本並且獲得巨大的利潤了。

    而且攤子鋪下去了,就算十年之後,銷售權被別人給搶走了,有那個渠道在那裏,賣點別的也能賺錢,不至於白白的浪費。

    更何況,這個東西隻能讓強者愈強。

    都已經拿下了這十年的銷售權,獲得十年的銷售利潤,難道在下一個十年,同樣的競爭方式,自己還會輸給別人嗎?

    梅貴妃給出的競價之日就是在三月初三。

    那些家眷們回去之後,都開始行動起來。

    勳貴家族的就不用說了,家就在京城,行動起來很迅速。

    那些將門的,當家人在遠方,也趕緊去報信,告知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