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刺殺皇子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逼急了眼的人能夠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誰都想不到。

    柳青擔心的針對慶熙皇帝的刺殺行動倒是沒有發生。

    可是,那夥人的目光盯住了才十九歲的晉王。

    他們首先是找上了晉王的人,開出了一個讓晉王無比心動的條件——如果可以讓慶熙皇帝取消皇室鹽場,承諾以後都不會讓皇室涉足鹽業,他們可以遊說文官集團接受慶熙皇帝冊封梅貴妃為皇後,冊封晉王為太子。

    這就是一場交易。

    按照他們的想法,慶熙皇帝多年來就想立梅貴妃為皇後,立晉王為太子。

    拿一個鹽場來換這個,應該不會反對。

    他們這段時間加大力量請求皇帝冊封齊王為太子,也有著提高自己的籌碼和皇帝交易的想法。

    梅貴妃得到這樣的信息,倒是喜出望外,都忘卻了後宮不能幹政的祖訓,向慶熙皇帝提起了此事,說道:

    “現在皇上跟那些當官的鬧得不可開交,也影響了朝政,終究不是好事。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答應他們的條件,鹽場就給他們算了,讓他們多補償一點銀錢,各下一個台階。”

    慶熙皇帝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居然抱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幼稚。”

    梅貴妃嚇了一跳,連忙又跪伏在地:

    “臣妾愚昧,見皇上明示。”

    慶熙皇帝任由她跪在那裏,說道:

    “你知道現在放棄鹽場意味著什麽嗎?我們收的那上千萬兩白銀,馬上就要退回去。”

    梅貴妃當然知道這個,但是心裏想著:“這本來就是收的別人的銀子,不賣東西給別人,退回去那不是應該的嗎?”

    不過她也能理解,將那到手的上千萬兩白銀退回去,換誰都會肉疼。

    慶熙皇帝又道:“隻是退回這上千萬兩白銀,也就算了,也不能算是皇室的損失。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出了錢的人,為了參與到賣鹽,他們除了交出這上千萬兩白銀之外,還下了多大的成本?朕賠付得了那上千萬兩白銀,怎麽賠付他們付出的其餘的成本?”

    梅貴妃沒想過這個,一下子臉色都變白了。

    慶熙皇帝又說道:“我們放棄鹽場,大虞工業銀行也將不複存在。而且好不容易將那些勢力拉攏到一起用來對抗文官的努力,也會隨著我們的放棄付諸流水。你有沒有想過,晉王能不能承受住那些參與進來的勢力的怒火?別人家先不說,魯國府參與到了其中,你問問你兄長,他願不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十年銷售權?”

    梅貴妃知道獨占一個省十年食鹽銷售權能夠帶來的利潤,那可遠遠的大於田莊裏的產出。

    說她兄長願意放棄這到手的好處,她自己都不怎麽相信。

    當然,能夠換取晉王冊封為太子,她兄長再不願意,還是會選擇放棄的。

    但別的家族呢?

    人家沒有要當太子的外甥,為什麽要放棄那唾手可得的巨大的利潤?

    每一家為了競爭這個銷售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她不是不知道。

    獲得這個銷售權之後,為了更快的打開場麵獲得利潤,又招了多少人去所在的行省建立商行,打通銷售渠道,也不是不能想象出來。

    付出了那麽多的代價,為了一個跟自己無關的人的太子隻能放棄,他們的心中會有多大的怨恨?

    就算不敢對著皇帝發火,可是晉王一個太子,真的能承受得了那樣的怒火嗎?

    他們已經通過鹽場捆綁在了一起,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現在要解綁,那將非常的危險。

    想一想,都感覺毛骨悚然,羞愧道:

    “都是臣妾糊塗,沒有想通此中關係。”

    慶熙皇帝歎息:“朕知道你關心晉王,亂了心緒。以後不要再有這種想法,好好的當你的貴妃就是了。”

    要說反對這樣的交易,柳青就是第一個反對的。

    以後皇帝的位置,隻能讓柳青來坐,本身就不可能立任何人為太子。

    而且,這一次好不容易憑借著鹽場拉到了那麽多的盟友,將勳貴家族和將門都捆綁在自己這條船上,還趁著這個機會弄出了銀行。

    他怎麽可能自己將這一條船給毀掉?

    給梅貴妃講明了其中利害關係之後,梅貴妃也熄了這個念頭,讓晉王拒絕了那樣的條件。

    但是她沒有想到,在五月皇鹽上市銷售之後,那個團夥中有人急紅了眼,竟然做出來一件讓天下人震驚的事情。

    ——他們刺殺了晉王!

    一個早晨,晉王府廚房那邊的人沒有等到晉王身邊的宮女去取早餐,就來到晉王的住處去打探究竟,卻發現晉王的臥室靜悄悄的,怎麽叫都沒有反應。

    將門推開之後,發現晉王和晉王妃,還有兩個侍候他的宮女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窗戶也大開著。

    廚房那邊的人嚇破了,當時就尖叫了起來。

    整個晉王府亂成了一鍋粥。

    梅貴妃聽到這個消息後,身子晃了一下,就暈過去了。

    慶熙皇帝也勃然大怒,親自下旨讓五城兵馬司徹查此事。

    雖然柳青不想讓晉王當上太子,但對這個謙遜有禮的皇子還是有著一定好感的,並不想讓他死,而是希望他能夠得到一個善終。

    而最讓他憤怒的,還不是這個有好感的皇子被殺了,而是那些人連皇子都敢下手,也太過肆意妄為了。

    這件事情就這麽忍下來,下一個目標就隻會是他自己。

    所以,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徹查此事。

    讓五城兵馬司來負責此事,而不是讓刑部介入,那就是在表明一個態度——他懷疑這是文官集團幹的。

    五城兵馬司屬於武職,也能夠參與這樣的案件。

    除此之外,他還讓一個王爺和魯國公參與進來,負責領導五層兵馬司跟進此案的調查。

    這件事情,讓京城絕大多數的文官一下子也懵逼了。

    ——他們也沒有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也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

    鹽業那一塊的利潤,大多數的文官都享受不到。

    他們跟著起哄,隻是不願意皇權過於強大,侵犯到他們的利益罷了。

    今天可以侵犯賣鹽的利益,明天就可以侵犯別的利益。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那些賣鹽的會玩這麽大,竟然敢對一個皇子動手。

    這讓他們變得非常的被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