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愧疚,躲閃
字數:4443 加入書籤
晉王被刺的消息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被傳播了出去。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邊關的將士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各軍鎮將領紛紛上表,向皇帝表達了哀悼之意,同時也表達了對皇子被刺的憤怒之心。
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向文官集團表示將門是跟皇室緊密團結在一起的,想要做什麽事情,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就算是新歸順大虞的北原州州牧文頌,都上了這麽一份表。
現在的局勢看上去挺危險的。
有多個文人去回馬嶺礦場求見柳青,希望柳青能夠勸說一下掀桌子的慶熙皇帝,但是他們連柳青的麵都見不到。
能找到柳青頭上,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他們實在是找不到人了。
因為柳青之前幾個月已經被慶熙皇帝排斥了,而且還是他們幹的。
這個時候他們也有一些後悔早知道就不在裏麵挑撥離間了。
好歹柳青還是跟他們文官集團說得上話的人,看上去也有著相同的價值觀。
那時候又跟慶熙皇帝有著良好的關係。
如果他們不在那裏挑撥,這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也還有柳青作為橋梁來溝通雙方,也許這件事情就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
現在看起來,妥善解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們隻能等待著江南那邊的消息。
如果江南那邊不會出現有利於他們的變局,他們就隻能徹徹底底的向慶熙皇帝認輸。
要不然,就隻能陪先走一步的國子監祭酒他們了。
柳青沒有受這個亂局的影響,還是在礦場做著他的蒸汽機,鼓搗著他的小火車。
他現在的情況就是被皇帝禁足在此,也做不了別的什麽。
期間昭陽公主過來探望了他兩次,都是致謝現在梅貴妃已經打消了死誌,開始進食,雖然還很憔悴,但身體也在逐漸的恢複之中。
不過,對慶熙皇帝還是有一些怨意,這使得梅貴妃這段時間都沒有理睬過慶熙皇帝。
昭陽公主第二次過來探望,將梅貴妃也帶了過來,算是帶她出來散散心。
柳青麵對著梅貴妃的時候,倒是有些尷尬,主要是慶熙皇帝那個分身做下的孽。
梅貴妃倒是對柳青比較親近,跟他還聊了一段時間。
歎息著跟他說“你是一個有能耐的人,我還想著,我兒子要是被冊封為太子,以後當上皇帝,由你輔佐著他,那該多好。可是沒想到竟然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說著眼淚又往下掉。
柳青隻能安慰“逝者已矣,貴妃節哀順變,不要沉浸在痛苦之中。”
梅貴妃淒然一笑,道“我能明白那個道理,可是,那麽大一個兒子,說沒就沒了,我哪裏那麽容易節製得了我的哀痛?”
這話也說得柳青唏噓不已。
然後又帶著一點私心的勸慰
“貴妃現在也正當壯年,與其如此哀痛,何不跟皇上再生一個?就當是晉王轉世之身,以後也有個寄托。”
梅貴妃搖頭“我養了十幾年的孩子就那麽沒了,我十幾年的心血就那麽沒了,我已經不敢再來一次了。”
柳青愈發歎息。
梅貴妃又說道“況且,皇宮這兩年來,就沒一個後妃有過生育,怕是皇上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這話讓柳青感覺有一些不爽,但也沒法去辯駁。
因為那是事實。
這兩年不隻是慶熙皇帝這個分身沒有播種成功過,他本尊也是一樣。
唯一一個孩子,也隻是在傳說之中,白鳳兒所生,還不知道是真是假。
他懷疑是不是因為有分身卡的緣故,但這個也沒辦法去驗證。
梅貴妃說的雖然是慶熙皇帝,但他感覺就是在說自己。
不過他也知道梅貴妃並不是要嘲諷他,雖然不大爽,但也沒有對梅貴妃生出什麽意見來。
梅貴妃還提到了昭陽公主,說道“這兩年我常想,如果嫁給你的是昭陽,那該多好。她已經許了人家,可是她對許的人家很不滿意。在別人眼中,她是最受皇上寵愛的公主。但她要嫁給誰,自己卻做不了主。”
這個話柳青就不好回答了,隻能含糊的說道
“我聽說昭陽公主許配的那一位還不錯”
做出這種決定的是慶熙皇帝,但嚴格的說來,就是他自己。
主要還是發現了昭陽公主對他好像有那麽一些情愫,可昭陽公主又是梅貴妃的親生女兒,梅貴妃又是他那個皇帝分身的妃子,那關係過於錯亂,他感覺沒法接受,幹脆給昭陽找了一個夫婿。
本來是準備今年就把事情辦了的,出了晉王被刺那件事情,那就不大可能今年辦事了。
這件事情他還是心中有一些愧疚。
梅貴妃道“那個孩子我也了解過,隻能說在那一群紈絝子弟裏麵還算可以的,說有多好,恐怕未必。昭陽她自己不喜歡,我也不放心讓昭陽嫁給他。”
說著這話,看著柳青,又是一聲歎息。
歎息的是自家的女兒沒有嫁給這樣一個男人。
這眼神讓柳青更為閃躲,隻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
這段時間昭寧公主大部分時間都在京城,留在皇宮之中陪著慶熙皇帝,過來回馬嶺看望柳青的時候並不多。
晉王是梅貴妃的兒子,但也是慶熙皇帝的兒子,現在這麽個兒子死了,昭寧公主也是怕她的父皇有什麽想不開的,所以留在皇宮照看著。
這段時間不管是在誰的麵前,慶熙皇帝的臉色都很不好看,經常就是一臉的怒容,給人一種隨時都會暴擊殺人的感覺。
柳青要給人這樣的感覺,就是為了以後做一些事情顯得情有可原。
他失去了兒子,他要報仇。
現在京城文官已經處在恐懼之中,可是對柳青而言,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而已。
他弄出那麽大的陣仗,可不隻是逼死幾個文官。
他要給這個朝廷來一次天翻地覆的改變,要殺一個血流成河。
順從他的,還能夠留下一條命來。
不順從他的,就隻有一條死路可走。
晉王被殺一事,已經讓他徹底的失去了耐心,也給了他一個暴起發難的理由。
現在要等的,就是將那些涉案鹽商都給鎖拿回京。
到底有多少鹽商涉案?
那當然是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