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輿論洶洶

字數:2022   加入書籤

A+A-


    本來想著幫皇帝殺個看不順眼的女婿助興,羅織了那麽多罪名,結果拍馬屁拍到馬蹄上,那些罪名都被皇帝給攬了下來,被他們指證的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幹的。

    這就很尷尬了。

    禮部尚書何賓沒有感覺到尷尬,而是感覺到了無比的恐懼。

    既然他們給柳青定罪的事情是慶熙皇帝自己幹的,等於就是給慶熙皇帝定了罪。

    ——沒道理說駙馬做這樣的事情是需要砍頭的大罪,皇帝做出來,那就是澤被天下的仁政。

    慶熙皇帝的憤怒質問,差一點把何賓給嚇癱了。

    現在的文官不是以前的文官,現在的皇帝也不是以前的皇帝。

    慶熙皇帝已經成為了文人心目中的暴君,他用鐵腕手段統治天下,所有反抗他的官員都被鎮壓了,一些民間呼聲很大的文人也被鎮壓了。

    現在的文官們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沒有了任何和皇帝作對的勇氣。

    這跟幾年前慶熙皇帝還沒有掀桌子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這段時間裏,尚書又不是沒被幹掉過。

    何賓以前也反對過皇帝,隻不過還想著時候被皇帝封號文正,反對的聲音不是特別的突出,後麵調頭也來得早一點,沒有被針對。

    這一次萬言書事件,禮部參與得比較深,何賓自己也知道,雖然他一個尚書沒有參與署名,但他也支持這樣的事情。

    因為在他看來,這就是在給慶熙皇帝出氣,是拍皇帝馬屁的事情,應該是很安全的,甚至還能給他帶來政治上的利益。

    沒想到弄到現在這個地步。

    嚇得他趕緊脫冠請罪,表示他不知道這件事情,但他作為禮部尚書,下屬官員裏麵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人,他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願意辭去尚書之職,接受皇帝的懲罰。

    這時候說要辭職,可不是什麽威脅皇帝,而是真心實意的想要離開這個朝廷。

    ——太嚇人了!

    跟皇帝作對,被皇帝治罪,那隻能說活該。

    明明隻是想拍一下皇帝的馬屁,結果卻惹上這樣的大禍,那就太危險了。

    現在在朝廷裏的水太深了,他不想待下去了,什麽文正不文正的,不去想它,隻求能落一個善終,最後是老死在床上,而不是被斬首於午門。

    慶熙皇帝倒也沒有治他的罪。

    何賓算是幾個尚書裏麵調頭最早的一個,文人風骨不大能夠看得出來,在文人裏麵又有著比較高的威望,沒必要把他給幹掉。

    這種人還是需要的,可以當做一個標杆,讓別的人看明白,投靠皇帝,好處是大大的有的。

    但是禮部那些人,在這樣的高壓之下竟然還要維護著儒家的地位,不好好的敲打一下那不行。

    他對何賓說道:“朕知道何愛卿你不會如此糊塗,但是,寫這萬言書的人,還有署名的那些禮部官員,一個都不能放過。禮部擔負著教化萬民的責任,在教育上麵如此糊塗,對揭露事實真相的文章畏之如虎,朕怎麽能夠放心讓他們留在禮部荼毒天下子民?”

    何賓聽到說自己不用牽連進去,一顆心放了下了大半。

    至於那些參與此事的人會受到怎樣的懲罰,那已經不是他有心情去顧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