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集;武成候王翦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零九集;武成候王翦

    霸上!王家!

    霸上的王家不用說百姓都知道,父子兩代打敗了五國,秦國的功臣之家。

    正堂裏端坐正在讀兵書的老頭,正是武成侯王翦上將軍。

    “父親,兒下值了,特來問安。”

    “嗯,坐吧。”

    “謝父親賜座。”

    坐下後的王賁揮了揮手,屋裏的侍女下人走了個精光。

    放下了兵書的王翦平靜的問兒子;

    “聽說丞相門下的食客嫪毐被丁大良造的兩個手下抓了?”

    “是的父親,昨天就公開處刑了,鹹陽令打了他幾十鞭子,又十板子,接著被丞相抓了回去,又去了勢,判罰挺嚴重的,看來丞相也知道自己最近太囂張了,這是在向大王低頭認錯。”

    “是嗎?”

    “難道不是嗎父親?肯定是大王不高興了,要不然丁大良造不會無緣無故的抓人,況且還是派兵去丞相府裏抓人,這臉打的夠響。”

    王翦臉上的肉抽動了幾下;

    “不然!呂不韋可不是輕易服輸的性子,要想他低頭認錯,除非蓋上棺材板之後,那家夥不把自己玩死,是不會低頭的,更不會認錯,薑子牙可能也想不到自己的子孫會出這種貨色!”

    跪坐在地的王賁彎下了腰;

    “嗯,兒記住父親的話了。”

    王翦點了點頭,仔細看著兒子;

    “你是老夫的嫡親長子,王家下一任的族長,不可馬虎大意,不但要記住老夫的話,還要做到處處都留下防範之心,

    尤其是呂不韋,你得防著他點兒,此人有薑子牙親手傳下的玄門之術做根基,不好對付!

    咱們奇門雖說從上古而來,變化多端,可是你也不要忘記了,那薑子牙曾經也是咱們奇門裏出去的厲害人物,呂不韋要是沒有點兒能耐本事,豈能在趙國救回先王而毫發無傷?”

    “是,父親教訓的是,兒謹記在心,不敢忘記。”

    “嗯,門下的弟子們都安好吧?”

    “回父親的話,下頭的弟子們都按部就班,隻老祖傳下來口諭,二十年內禁止門下弟子再出山,還叫父親您急流勇退。”

    “哦?師尊他老人家發話了嗎?”

    “是的父親,今日午後派了三師叔親自來帶的話。”

    “你三師叔呢?現在何處?為何不來叫我?”

    “回父親的話,交代了兒之後,往東南去了,說是有能人出世,他想去看看能否收回門裏。”

    “能人?”

    “是的。”

    “沒說怎麽個能法?將來能有多大的成就?”

    “這個……”

    “吞吞吐吐的作甚?”

    “回父親,老祖沒有交代其他,隻說叫父親您急流勇退,還說叫兒二十年後銷聲匿跡,歸隱山林。”

    上將軍王翦的眉頭挑了挑,沉思了好大一會兒,這才開口;

    “既然如此,近日我就稱病在床,你出去散播消息,待時機成熟後,我就交出兵權,退出紛爭,且帶著族人出去找個安身立命之地。”

    “那父親,兒這裏……”

    “你繼續當你的值,按照你老祖的意思,二十年後功成身退。”

    “是。”

    “給我記住了,王家的人,從現在開始不準進去朝廷,更不準進軍方。”

    “啊?父親,這……”

    “沒有這個那個,你老祖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你整天就知道廝殺,不會用腦子嗎?”

    “這……,老祖的意思難道是……,可是兒看著,秦這會兒可是天下之主啊父親!”

    “風雲變幻,人是很難猜透的,今日的情況不代表以後,照我看,大王是不會有事的,可是誰敢保證他的後人還同樣的英明?

    三家分晉的事情就是教訓,不得不防呐,為了保證我王家血脈的延續,還是早做打算吧。”

    “遵父親命。”

    “我走了之後,你要注意呂不韋,他是最大的變數之本,萬萬不可與他走近,老夫也給他起過局,不得善終之輩,看他麵相也能知道,大王雖然不懂,可是大王手下能人無數,總會有人看破這些的,就看大王怎麽應局了。”

    “那父親,咱們……人家鬼穀一脈,他們可沒有行動,難道白家門主,不得師門之能?”

    “武安君已經行動了,大王不是要調他的兒子回來守墓嗎?這不是做的比咱們還要徹底?連兵權都不要了。”

    “父親您誤會了,那是大王的意思,並不是武安君提出來的。”

    “大王的意思?你怎麽知道鬼穀門下沒有參與?

    大王的意思也是根據臣子們的建議來的,沒有人建議,大王怎麽會輕易的去掉白家大將軍的兵權?人家好好的鎮守著邊疆,為何就要忽然給調動回來看守死人之地?武安君那裏可有動靜?”

    “沒有,那邊不是他的手下,就是他門下的弟子,外人輕易弄不出來消息的,附近幾個村子鐵桶一樣。”

    “二十年,師尊肯定是算到了什麽,否則不會說叫你再守二十年。”

    “是的父親,兒也是這樣想的,隻是父親您退下之後,您掌管那十五萬軍,不知道該交給何人?”

    “誰也不交,大王不會把這十幾萬軍交給任何人,我猜還是要你來繼承掌管的。”

    “那兒就有萬兵了,玄機門的蒙大將軍也掌控著三十萬,白家早就讓出了二十萬軍,白家的兒子再讓出來最後十萬軍兵權的話,白家豈不是要落後咱們這兩家了?”

    “也不全對,我的兒,我教你多少次了,鬼穀門下的弟子出來做事,你永遠不要小看,表麵上武安君早早的退了下來,可是呢?他讓出來的二十萬軍,現在除了大王,誰也指揮不動,扔給誰都是廢物,

    現在看來,不論進退,白家都有打算,別看他門下弟子都在秦國,一旦有事出現變動,頃刻之間就能走個七零八落,倒是玄機門的蒙家,叫人琢磨不透了,蒙毅還是上卿,蒙大將軍抓著三十萬軍的兵權死不鬆手,且他兒子似乎也要好好培養的。”

    “父親,說起來咱們這三家了,和玄機門來往密切的那家,許久沒有消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