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鼠疫
字數:3483 加入書籤
崇禎皇帝聽了,正想和劉偉超說著呢,便連忙回答道“如今各處衙門的官員有好些開始回衙門做事了,該上繳貪腐的錢,也交了一些。不過朕覺得,還不夠……”
聽到這話,劉偉超有點無語。看來崇禎皇帝是想錢想瘋了,別是物極必反,一而再的壓迫,在如今這種局勢下不合適吧?
這麽想著,他就想提醒下崇禎皇帝,別做得太過火了。
結果沒想到,崇禎皇帝接著對他說道“……朕都親自在他們麵前接種了牛痘,並且宮裏麵所有人也都接種了牛痘,但是,不說其他地方,隻是京師這裏,就沒見有什麽動靜。因此,朕準備下旨,凡是回來做事的,也必須是接種了牛痘的官員,理由很簡單,朕不想因為天花而耽擱衙門的事情。”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之後,看了下身邊的朱慈烺,然後補充對劉偉超說道“更深層的原因,是朕要他們把朕帶頭接種牛痘的事情,廣而告之下去。朕現在算是想明白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京師都無法掌控的,朕何以掌控天下?他們以前就顧著黨爭,朕非要讓他們乖乖地按照朕的意思來做事不可!”
聽完了這些話,劉偉超才算是明白,自己誤會崇禎皇帝了。
對於崇禎皇帝的這個想法,他是讚同的,因此便點頭說道“做得不錯,這也是重新塑造你威信的開始,這麽做,我支持你,幹得不錯!”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笑了。
重新塑造皇帝威信,就是他的本意。
之前的時候,連續下了好幾道罪己詔,大明皇帝誰這麽幹過?讓世人都認為他這個皇帝無能?
這其實不是他能忍的,但是,以前的局勢下,他壓根沒有辦法!
什麽有錯隻是做臣子的錯,皇帝是不會錯的,在他這裏,就是皇帝出麵去頂罪,臣子就躲在了他的身後。
真看不出那些臣子有什麽擔當!
當然了,這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他自己任用了奸臣為親信,排斥忠臣所帶來的惡果!
但不管怎麽樣,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如今該是重新塑造皇帝威信的時候了!
根據左懋第等人的回報,大明各處,在天災之下,疫情其實是非常嚴重的。
而天花,也是聞風色變的瘟疫之一。
他崇禎皇帝帶頭,接種牛痘來預防天花,隻要證明是真的,那他的威信,必然會大大提高;哪怕不是真的,皇帝帶頭去做,也肯定能提高一些威信的。
而這些,便是崇禎皇帝所有的想法。
此時,劉偉超說完之後,想起什麽,便提醒崇禎皇帝道“京師之所以會被流賊攻破,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京師正在鬧鼠疫,死了非常多人,京師能守的兵幾乎就沒有了……”
“什麽?”崇禎皇帝一聽,頓時大驚,連忙問道,“什麽鼠疫?”
劉偉超聽了,便說道“鼠疫就是黑死病啊,由老鼠傳播,所以叫做鼠疫……哦,你先等下……”
說著他就想起來了,鼠疫是後世的叫法,而黑死病是歐洲的說法,崇禎皇帝不清楚,並不奇怪。
因此,劉偉超馬上百度了一下,然後才繼續對崇禎皇帝說道“鼠疫就是你們當時稱呼的疙瘩瘟,疙瘩病,疫氣等等,是一種非常烈性的傳染病。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
“啊……”崇禎皇帝一聽,臉色劇變,當即打斷了劉偉超的說話道,“對對對,是有這種瘟疫,如今各省各府皆有出現,最是禍害百姓了……”
根據曆史記載,明末鼠疫橫行,從萬曆年間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一般來說,凡是大旱,隨後就很可能會爆發鼠疫。
原因是幹旱導致食物減少,老鼠們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並且幹旱缺水也導致了鼠疫菌以更快的速度繁殖。而人吃老鼠,吃老鼠洞中食物等等,也加快了鼠疫的傳播。
崇禎皇帝之所以如此激動,實在是被瘟疫給嚇到了的。
不說遠的,光是最近這幾年。比如
崇禎十三年,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
崇禎十四年,在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順德、真定等府,類似的記載相當多。
隨後沒過多久,還是在崇禎十四年,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甚至包括了京師這邊,也死了一大批。
當年黑死病在歐洲的肆虐,讓歐洲陷入了愚昧的中世紀。
而鼠疫在東方的肆虐,也滅亡了一個帝國,這種說法並不誇張。
此時,就聽崇禎皇帝用非常期待的眼神問劉偉超道“這種瘟疫能治麽?”
“我這個時代能治!”劉偉超聽了回答了一句,看到崇禎皇帝露出高興的樣子,便不得不打擊他道,“不過你那個時代,科學水平有限,還沒法治!”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傻眼,也非常不甘心,連忙問道“怎麽會呢,要不你說說治法吧,說不定朕這邊也可以呢?”
說到底,他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心理,希望是劉偉超說錯了。
實在是這種瘟疫,比起天花還要讓人恐怖。往往是一個人得了這種瘟疫,全家死絕的,死亡率之高,遠超天花。
劉偉超見崇禎皇帝這個樣子,便歎了口氣說道“我這個世界,治療這種病最為主要的手段,還是抗生素。就是一種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它能破壞引發鼠疫的鼠疫杆菌……”
說到這裏,他想起什麽,便補充說道“就是那個顯微鏡,應該是要用更高倍數就能看到。從土壤中分離出鏈黴素,這是治療這種鼠疫最有效的藥物。另外,還有抗感染的青黴素等等,也都是要認識微觀的世界才能分離出來的……”
劉偉超大概講解了下細菌的概念,以及一些通常對細菌的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