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蕩寇集》和理想社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沈墨聽說雙牌縣一群商人提著知縣的人頭來投效,而且還主動提出要先分自己家的田。
這個消息讓他很是覺得有些荒謬,但是仔細一想卻好像又很符合情理。
天下萬事,逃不過利益二字。隻要雙方利益契合,任何人都有合作的可能性。
隻要自己堅持現有的政策,這種事情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農民主動殺地主請求分田,商人主動殺知縣來請求分田。以後可能還有家奴主動殺主子,士兵主動殺主將,隻要沈墨能夠給予或者保護他們足夠的利益,這些人就有了足夠的理由來擁護沈墨的統治。
他讓人將李元武等人請進來。
李元武見到沈墨,跟其他人一樣驚奇於沈墨的年輕英武。
本來在他的想象中,沈墨至少都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否則肯定不會當反賊還當的這麽穩健規矩講道理的。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攪得永州府快要天翻地覆的反賊頭子竟然是這麽年輕的一個翩翩少年,高大英俊的讓一向自命不凡的李元武都有些羨慕了。
“我等見過沈總鎮,這是雙牌知縣的首級。此獠冥頑不靈,甘願做韃子鷹犬,抗拒總鎮大軍,我心恨之,所以殺之以做投名狀。”
李元武奉上雙牌知縣人頭,沈墨隻是看一眼就讓人拿了下去。
他又不是變態,沒事誰喜歡看一個血淋淋的人頭啊。
“幾位都是深明大義的義士,能來投效,我很高興。雖然外界多叫我反賊,但是對我來說,卻是做的驅逐韃虜,恢複漢人江山社稷之事。滿清雖然占據我華夏江山三十餘年,但是他們的江山坐的並不安穩,遍地都有義軍起來反抗韃虜的殘暴統治。我相信,終有一日我們一定能將韃子驅逐出去,恢複我漢人江山。如今我麾下正缺乏才幹之事,你們隻要用心做事,日後定然會有一個錦繡前程。”
“既然前來投效,那就先熟悉一下我的規矩和我推行的各種政策。等到真正掌握之後,我會量才授予你等職事。”
沈墨說完之後就讓人拿來幾本小冊子交給李元武等人閱讀。
這是他之前編纂的那本造反章程,被柳斌校對過之後印刷出來的的。
名字自然不能叫造反章程,而是正是命名為《蕩寇集》。
內容很簡練,開篇就是闡述了蕩寇軍的使命和宗旨“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先是用了數百字闡述了滿清的曆史和以及入關竊據華夏社稷以來的種種罪行,最後總結韃虜夷狄之輩乃是文明的破壞者和毀滅者,如果不推翻韃虜統治,恢複漢人社稷,那麽華夏文明將徹底沉淪。
甚至,沈墨還抄了龔自珍的《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用來激勵天下漢人起來反抗韃虜的黑暗統治,抖擻精神,重開日月。
當然了,作者自然是沈墨自己,名字也改成了《蕩寇》。
接下來又是一篇短文,名字叫做《平等論》,闡述了天下百姓百業,上至皇帝,下至家奴妓女,雖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卻天生人格平等,人人都有吃飽穿暖娶妻生子做官經商,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等各種平等自由之權利。
沈墨還找了一些秀才舉人讓他們從各種典籍裏麵尋章摘句尋找平等論的佐證。
文章寫得不白不文,但是卻邏輯清晰,層層遞進,結論鮮明,容易看懂,直擊人心。
第三篇章就是闡述蕩寇軍推行的各種政策,包括分田分地,剪除辮子,恢複華夏衣冠;打擊土豪劣紳、廢除奴籍,釋放家奴,廢除苛捐雜稅,保護工商業;查封妓院賭坊,治理遊民,清除流寇等各項政策的細節。
另外,還重點闡述了針對各個階層的的政策。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凡是主動願意投效,願意遵守蕩寇軍的各項政策規矩的人,蕩寇軍舉雙手歡迎。
若是堅決抗拒,不願遵守或是詆毀破壞蕩寇軍的政策規矩的人,一律堅決鎮壓。
看到這裏,基本上就明確了沈墨的兩大主要敵對階層滿清統治者和擁有大量田地的大地主階層。
至於官僚階層,屬於大地主階層的代言人,又算是滿清統治階層的馬前卒,其實沒有多少自由意誌。
沒有惡跡或者作惡少的,願意主動投效,改造後可以使用。
若是作惡太多或是冥頑不靈者,那就堅決消滅。
歸結起來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對象,打擊一切不願意合作的對象。
第四篇文章,也就是最後一篇叫做展望篇。
闡述描繪了在驅逐韃虜,恢複漢人社稷之後將會建立一個怎樣的新國家。
這個國家政治清明,軍事強大,商業繁榮,官吏公正廉明,百姓安居樂業。
老有所養,幼有所依。人人都能吃飽飯,有衣穿,有田種,出門有車,在家有糧、生病了有錢醫治,有了閑錢可以喝茶聽曲。人人擁有讀書的機會,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可經商,可做官,也可做工種地,人人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
這篇是沈墨根據自己前世的社會製度再加上一些美好的向往營造出來的一個理想之國。
雖然聽起來有些烏托邦的意思,雖然永遠不可能真正做到,但是這個願景卻可以促使世世代代的人們一直努力一直向前,無限的靠近這個理想之國。
整個《蕩寇集》全文加起來不到一萬字,但是李元武等人足足看了三個多時辰。
甚至忘記了饑餓,忘記了時辰,等他們抬起頭的時候發現外麵的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縣衙的小吏不知道時候給他們的房間都添置了好幾盞油燈。
李元武摸索著手上這本小冊子,麵色潮紅,心情激蕩,霍然起身對著其他幾個夥伴道“沈先生真有雄主之風,更有匡扶社稷之誌。其他的那些反賊跟沈先生比起來,給他提鞋都是萬萬不配的。我李元武從此以後,誓死追隨沈先生,我想看看這書中所言的理想之國到底能實現到什麽程度。哪怕能夠實現一半,我李元武這一輩子也值了!”
另外幾人也被《蕩寇集》之中的描述的種種願景給徹底打動了,都是年輕人,血氣方剛,誰也不想蹉跎時光。
若是能跟隨沈墨這樣一位雄主建立如書中這般偉業,那就算是死了也都值當了。
幾人齊齊起身,神色激動,互相拱手大聲道“我等皆願誓死追隨沈先生!”
李元武興奮道“好,你們不愧是我李元武的好朋友。既然我們矢誌要建立理想之國,那就索性成立一個理想社,尊沈先生為領袖,吸納更多的誌同道合之士進來,來輔助沈先生,早日實現理想之國的遠景!”
“好!我願加入!”
“我也加入!”
“還有我!“
其他幾人也都立刻表態要求加入。
李元武見狀,大聲道“好,那我們理想社今日就算是成立了。明日我去找沈先生稟告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