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次合作

字數:7311   加入書籤

A+A-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第七章第一次合作

    “穿過魯卡河,向北走上半天,然後你就能看到一棵非常高大,這麽粗的大槐樹,然後就轉向大槐樹的西邊……”

    小烏鴉在沉墨找來了一張紙上給沉墨劃著地圖,那是去他們村落的地圖,一邊畫一邊說道。

    沉墨跟他約定好了三天之後帶著人去找他,然後跟他們一起幹掉那股白人捕奴隊。

    在雙方對彼此沒有多少了解,之前有沒有過合作基礎的前提下,這一次的行動最好的選擇就是大家一起幹。

    這樣有助於更深刻地了解彼此的實力,才能為後續的合作打下基礎。

    “沉大哥,你記住了嗎?”

    小烏鴉說完,抬頭看著沉墨,意思大概是覺得如果沉墨沒記住,他再說一遍。

    沉墨點點頭道:“我當然記住了。不過按照你的地圖,真的就能抵達你們的村子嗎?”

    小烏鴉狡黠地一笑道:“如果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你到了那裏肯定就能再次見到我的。”

    沉墨聽出來了,這看著單純天真的原住民戰士其實心眼也不少。

    他現在可以肯定按照這個地圖走肯定找不到小烏鴉他們的村子,但是可以肯定是這個地圖的終點肯定又在小烏鴉的視線中。

    不過他並不會因此是不滿或者反感,反而是對小烏鴉高看了一眼。

    作為一個優秀的獵人和一個出色的戰士,保持足夠的警惕心是必須的素質。

    無論他跟小烏鴉交流的多麽順暢愉快,事實上他們的確是第一次打交道。

    對方保持戒心情有可原。況且,他們這麽做可能是以前吃過輕信別人的虧。

    沉墨點點頭,看著小烏鴉,一語雙關地微笑道:“放心吧,你一定會見到你的朋友的,真正的朋友!”

    說定了一切,小烏鴉也準備告辭了。

    正當他要轉身離去的時候,沉墨突然問道:“小烏鴉,你為什麽會有這麽一個名字呢?”

    “因為當時我的媽媽正在地裏幹活,所以我是在玉米地裏出生的。當時我媽媽生下我之後,抬頭就看到了一隻烏鴉從頭頂上飛過去,所以小烏鴉就變成了我的名字。”

    小烏鴉的回答讓沉墨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然後小烏鴉也心滿意足地揣著幾張肉量很多的牛肉餅離開了。

    看著小烏鴉離開之後,沉墨立刻按照自己之前製定的待辦事項清單開始緊鑼密鼓地安排起解下來的任務了。

    首先要繼續建造更多的民居,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人口。有了足夠的人口額度,才能訓練招募更多的軍隊。

    在建設民居的同時,兵營和馬場的建造優先級也被提到了最高等級,尤其是兵營。

    至於說小型堡壘和其他的功能性建築,優先等級肯定更第一等。

    雖然兵營跟民居都是最高優先級,但是兵營的規模可比民居要要大得多,所以需要消耗的材料和時間而也要遠遠超過民居。

    但是還好,係統免費支援的一百二十名士兵明天就能抵達,所以就算兵營建造的慢一點,問題也不會很大。

    係統升級進入殖民時代之後,人口上限提升到了一千人。

    這一千人自然包括所有單位在裏麵,無論是士兵還是村民亦或者是以後可以招募的文官武將之類的。

    當然,不包括沉墨通過自己的個人麵板召喚的少林弟子在內。

    所以,這就牽扯到了一個這一千個名額如何分配的問題。

    時間關係,以下內容先更後改。造成不便,敬請諒解。

    ……………………

    不謀而合的高遠和鼇拜,都打算用夜襲這一招梭哈一把,但是因為底牌的厚度不一樣,所以注定了會有不同的結局。

    在鼇拜帶著清兵們摸到山海關城下之後,看著城頭上黑漆漆,靜悄悄的一片,鼇拜心中莫名地有些不安。

    這是一種多年來戰場上形成的直覺,是那種意料之外的危險到來的時候才會產生的感覺。

    鼇拜再次盯著黑沉沉的城頭看了片刻,總覺得今夜這城頭沉寂的不太合常理。

    但是現在如果就此撤走的話,那麽最後的機會也將失去,之前所有陣亡的八旗勇士也就白死了。

    更加讓他不能容忍的是他鼇拜這個大清第一勇士的稱號從此以後就會被人詬病,因為沒人會把一個怯戰而逃的人當做勇士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已經到了城下,部下的勇士們都在興奮地等著自己發出攻城的信號,此時退縮,以後他還怎麽帶兵?

    腦子裏閃過這些念頭,鼇拜最終還是強行壓下心中那股不安,下定了繼續進行的決心。

    他看著天上被烏雲遮住的月亮,深深吸了一口氣,正要下令身邊的侍衛點燃火把作為發起攻擊的號令聲,原本一片靜寂的城頭上突然傳來一聲突如其來的銅鑼聲。

    伴隨著銅鑼聲,原本沉寂黑暗的城頭上突然亮起了無數火把,密密麻麻,擠擠挨挨,將城頭上下照的清清楚楚,如同白晝一般。

    在那火把之下,是無數身穿紅色戰袍,神情肅殺的齊軍士兵,他們此時看著下麵驚愕的清兵們,如同貓看著等待多時老鼠終於送上門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

    鼇拜此時哪裏還不知道中計了,厲吼一聲:“撤!快撤!”

    既然明明知道齊軍設下埋伏等著自己,那再去硬拚就是主動找死了。

    鼇拜雖然勇猛,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腦子的莽夫。

    但是此時想要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城頭上無數的萬人敵,無數的箭失,無數的鉛彈瞬間向著他們傾瀉下來,清兵瞬間倒下一大片,哀嚎慘叫之聲不絕於耳,讓這個月黑風高的夜增添了一絲血色,關城之中的百姓們躲在家中,緊閉房門,一家人緊緊挨在一起,安靜顫栗地期待著夜色快點過去,黎明早點到來。

    而與此同時,原本清軍營盤的方向火光衝天,無情的火焰衝天而起,席卷整個營盤。

    在火焰之中,無數的紅色身影正在肆意殺戮,隨時有腦後留著如同豬尾巴一樣小辮子的身影倒下。

    鼇拜此時這才大夢初醒,知道在自己準備發動夜襲的同時,齊軍主將也對自己的營盤發動了夜襲。

    前路中伏,後路被抄,鼇拜知道自己無路可逃,厲喝一聲,狀如瘋虎,正要拚力向著城頭攀爬,幾十顆齊軍火銃發射的鉛彈同時擊中了他,穿透了他身上的三層甲胃,爆出了幾十朵血花。

    鼇拜龐大的身軀從雲梯上轟然墜下,激起了一片帶血的塵土,雙眼猶睜,死不瞑目。

    一個時辰以後,山海關城下再也沒有一個站著的清兵,在齊軍的內外夾擊之下,鼇拜和他手下的五千清軍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八旗兵的凶悍給齊軍帶來了相當的傷亡,讓齊軍主將高遠也有些心有餘季。

    而李牧帶領的一萬齊軍騎兵晝夜兼程銜尾追擊一直追到了三河縣境內。

    “將軍,從這些車軸馬蹄留下的印記來看,韃子在這裏進行了分兵”。

    李牧的副將任勳跳下戰馬,指著地上各種痕跡,對李牧沉聲說到。

    李牧也跳下戰馬仔細查看了地上的各種痕跡後,點點頭:“你說的對,韃子的確在此處進行了分兵,一句繼續向山海關方向而去,另一路該向北而行。看樣子是要走古北口越過長城出關,從蒙古方向回遼東。顯然,韃子已經意識到我們即將追來,怕被我們一鍋端,所以在此處兵分兩路”。

    副將任勳立刻抱拳沉聲請命到:“向北的這一路韃子明顯人數更少,末將願帥三千騎兵前往追擊,保證不讓韃子輕鬆逃脫關外!”

    李牧看著任勳,目光之中帶著讚賞之意,“你的勇武可嘉,但是向北這一路韃子我必須親自追擊。”

    任勳麵露不解之色。

    李牧解釋到:“走古北口這一路的韃子極有可能是多爾袞親自帶領的兩白旗,多爾袞在失去了他的兩個兄弟多鐸和阿濟格之後,此時必然在滿清朝廷之中失勢,喪失了攝政王的權柄。”

    “但是,多爾袞是滿清朝廷當中少有的目光敏銳,深謀大略之人。此次分兵一定是他提出來的。一旦讓此人逃出關外,必然會給我們帶來威脅。此人極有大略,而且性情機警狡詐,一旦撤退過去必會設置後手來延誤追兵。所以此一路必須由我親自追擊。”

    “至於逃向山海關方向的韃子雖然人數較多,但是算算時間,山海關此時應該已經被我軍占領。你自帶人隨後追擊,以騷擾為主,切勿與之決戰。等他們發現前路被堵,必然人心大亂。彼時,你可與高遠將軍內外配合牽製韃子,等待齊王殿下。”

    副將任勳沉聲領命,點起三千騎兵,向著山海關方向而去。

    李牧留下一隊與中軍聯絡之人,自己帶領剩下的七千騎兵向北追去。

    無論滿清士兵的戰力有多強悍,但是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剩下的也隻是苟延殘喘罷了。

    李牧追擊的這一路上,多爾袞的確設置了數道防線,想要伏擊追兵。但是因為李牧對他有了足夠的重視,所以並沒有與多爾袞的伏兵糾纏,隻是留下了少量騎兵遲滯清兵,自己繼續帶著主力馬不停蹄地追擊。

    在多爾袞即將進入古北口的時候,李牧終於追上他。

    多爾袞兩白旗的人馬跟著多鐸和阿濟格損失了將近一半,多爾袞手下能用之兵已經不多,況且帶著各種搜刮來的財物和女子。

    而李牧這邊卻是輕車簡從,來去如風的七千騎兵,隨時能抓住清軍的防禦漏洞不斷襲擾。

    多爾袞手下多是步兵,精銳的騎兵大部分都葬送在了滄州城下,所以麵對全部騎兵的齊軍攻擊,盡管全力應對,但是依然左支右絀,不斷失血。

    在經過了一天的廝殺之後,多爾袞知道大勢已去,拋下財物女子和收下的奴隸文官等人,在數百名兩白旗紅甲兵護送下倉皇而逃。

    李牧留下一小隊人馬收拾手戰場,自己親率三千騎兵追出古北口,在茫茫草原上連續追殺了多爾袞三天三夜,最終將病重無法在逃的多爾袞捉住。

    李牧並沒有殺了多爾袞,因為多爾袞提出要見沉墨。

    他這樣告訴李牧:“本王不懼死亡,但是如果死前能夠跟你們的齊王殿下見上一麵,暢談一番,以解我心中之惑,也就死而無憾了。”

    李牧想了想,答應了多爾袞。

    此時的多爾袞就算活下去,也不會再對中原產生任何威脅了。

    李牧這一支人馬此次追擊多爾袞大獲全勝,帶著所有繳獲的財物和俘虜的人員,向著山海關方向而去,跟齊王沉墨率領的主力匯合。

    另一路逃向山海關方向的清兵由禮親王代善率領,但是因為行禮女子過多,到賬他們行軍速度很不理想。

    在行至山海關三十裏左右的時候,代善得知了山海關已經被齊軍所占,而派去增援山海關的鼇拜和他手下的五千人也全軍覆沒。

    代善大驚,急忙召集王公大臣們商議對策。

    有人提議拋棄女子財物,強攻山海關,打開通道。

    也有人提議立刻改向北行,從長城上尋找缺口逃到草原上,然後再折返盛京。

    眾人意見不一,許多人舍不得丟棄搶來的財物和女子,吵吵嚷嚷之間,後隊來報,說是後麵發現了齊軍騎兵。

    代善大驚,立刻下令那些財物和女子拋在路上,吸引齊軍騎兵哄搶,以為他們贏取逃跑的時間。

    但是追擊而來的齊軍騎兵根本不為所動,繼續不遠不近地吊在清軍後麵。

    代善看齊軍不上當,又想出了示弱誘敵計策,想要將這一支人數不算多的齊軍吸引過來伏擊,但是沒想到齊軍根本就不上當,清軍前進,他們就前進。清軍後退,他們也跟著後退,始終保持著一個安全距離,而且冷不丁還會偷襲一下清兵,搞的代善灰頭土臉,鬱悶不已。

    就在雙方不斷的拉扯之中,清兵不知不覺間越來越靠近山海關。

    高遠瞅準時機,帶著大隊齊軍從山海關中衝出,跟任勳率領的三千騎兵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代善看無路可逃,隻能下令清兵用攜帶的數百輛大車結成烏龜殼打算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