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神奇動物在哪裏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一座荒涼的、孤零零的巨大城堡在黑暗中顯現,而在城堡外一個鵝卵石廣場,迷霧籠罩,氣氛詭異,四周萬籟俱寂。
五位傲羅手持魔杖出現在古堡四周,一位傲羅打了個手勢,開始謹慎地慢慢靠近城堡,突然從暗處迸射出一道純白色的強光,將他們全部擊飛倒地。
傲羅們的屍體就那麽一動不動地橫陳在大片開闊草地的入口。一個黑影格林德沃)出現,他對地上的死屍視而不見,凝神仰望著夜空,但在他擺造型的時候,沒注意到自己的身後也出現了一道人影正在靜靜地看著他裝逼,臨走時順便在他衣服上畫了個小醜的圖案。
“這就是1926年的美國麽。”劉康走在紐約的街頭,手裏拿著各種魔法報紙,內容涉及格林德沃在世界各地的襲擊:
《蓋勒特·格林德沃卷土重來肆虐歐洲》《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加大安保力度》《格林德沃在哪裏?》……他對魔法界造成嚴重威脅,如今消失無蹤。報紙上的活動照片正詳細展示被摧毀的建築物、火災、正在慘叫的受害者,文章雪片般飛來,令人眼花繚亂——世界範圍內對格林德沃的搜捕仍在繼續。
“簡直和看小電影一樣”,劉康看的倒是津津有味。翻過最後一篇文章,側麵有一篇很小的報道,隻有一句話,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魔藥人專欄:弗利蒙·波特的魔法生發藥劑讓美國巫師驚歎。
“哈利·波特的爺爺?他們家原來是祖傳搞頭發行業的,我說斯內普的頭發一直那麽油,這是抵製波特家的洗發水麽潤發魔水,赫敏在宴會中用過,正是哈利波特的爺爺發明的。),
虧我還一直以為是莉莉在斯內普五歲時摸了他的頭,於是斯內普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洗過頭發,一直頂著個大油頭,原來還有波特家產品的因素在。”
次日早晨,客輪緩緩駛入紐約港,今天的紐約又是晴朗明媚的一天,海鷗在頭頂上空盤旋。
一艘大客輪正從自由女神像旁駛過,乘客們都倚在欄杆上,興奮地看著那片越來越近的陸地。
而劉康要找的主角——紐特·斯卡曼德,正在這艘客輪上,他風塵仆仆,身材瘦長,穿著一件藍色舊大衣,身邊正放著一個破舊的褐色皮箱。箱子上的一個鎖扣突然自動彈開,紐特迅速俯身把它關上。
他把箱子放在腿上,低下頭,悄聲說道:杜戈爾——安生點兒吧,拜托了,不會太久的。
擁擠的人群中,紐特走下輪船的跳板,他身後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頭,紐特回頭一看發現是一個英俊帥氣的黑發男子,他正對著自己露出了一個爽朗的笑容。
“你好,能交個朋友嘛?”
“啊,你好,我很樂意交朋友,但是。。。”
“下一位!”這時前麵傳來海關官員的聲音。
“哦,抱歉,我要先入關了,我們等會兒再聊吧。”
紐特站在入關處——船塢旁有一長排桌子,桌子後麵是神情嚴肅的美國官員。一位海關官員檢查紐特那本非常破舊的英國護照。
“英國人,第一次來紐約?”
“是的。”
海關官員指了指紐特的箱子,“裏麵有可食用的東西嗎?”
紐特用一隻手捂住自己的胸袋
“沒有。”
“那家畜呢?”
紐特箱子的鎖扣再次彈開。紐特低頭看看,迅速把它關上。
“我得修修箱子了……呃,沒有。”
海關官員有些懷疑的看著那個破舊的皮箱,示意他打開。
“讓我看一下。”
紐特把箱子放在兩人中間的桌上,偷偷把一個黃銅轉盤調至麻瓜模式。
海關官員把箱子轉到自己麵前,打開鎖扣,掀開箱蓋,看見的隻是:睡衣,各種地圖,一本日記,鬧鍾,放大鏡,一條赫奇帕奇圍巾,最後,他沒找到什麽違禁物品,滿意的合上了箱子。
“歡迎來紐約!”
“謝謝。”
紐特拿起自己的護照和箱子。
海關官員接著對後麵喊到“下一位!”
卻完全沒看到劉康正大搖大擺的從他麵前走過。
紐特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走出海關,他忍不住向劉康問道:
“你也是一名巫師?可是魔法部禁止在麻瓜麵前使用魔法。”
“沒事,魔法部還管不到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劉康,是一名來自東方的巫師,這次來西方一是旅行體驗一下這邊的風土人情,二是來學習觀摩一些西方的魔法。”
“啊,你好,我是紐特·斯卡曼德,來自英國的巫師。”
“紐特是吧,來咱們一起握個手,這就是算成為朋友了!”劉康熱情的伸出手。
紐特被他的熱情搞的有點招架不住,有些稀裏糊塗的和他握了握手。
“你來美國有要去的地方嗎?”
“你去哪我就去哪,反正我在美國沒什麽認識的人,就你一個新交的朋友。”
“額,好吧。”紐特總有種預感,自己這次的美國之旅怕是要熱鬧很多了。
紐特手裏正攥著一張小紙片,上麵寫著一個詳細地址,他身後的劉康則對這個陌生的環境,表現出科學家一般的好奇。
紐特被前麵的叫嚷聲吸引,帶著劉康走向“新塞勒姆慈善協會”的集會。
瑪麗·盧·巴瑞波恩,是一位英氣的中西部女性,她穿著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清教徒服裝,充滿熱情和感召力,站在市銀行台階旁一個臨時小舞台上。
站在她身後的一個男人舉著一麵旗幟,上麵印有該組織的標誌:在黃色和紅色的耀眼火焰中,一雙手驕傲地攥著一根折斷的魔杖。
瑪麗·盧正對著集會人群喊到:
“……這座偉大的城市,閃耀著人們智慧的結晶!電影院,汽車,無線電,電燈——眼花繚亂,令我們迷惑!”
她的聲音使紐特放慢腳步,注視著瑪麗·盧,用的是觀察另一物種的目光:沒有評判,隻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