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楚項崛起共立義帝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A+A-


    雖然各地複辟了六國,但軸心國依舊是陳勝的張楚。

    而張楚也成了章邯第一個橫掃的勢力。

    如今張楚覆滅,六國立即感到唇亡齒寒,危機四伏。

    還在陳勝氣盛的時候,範增便預感到這支草創的義軍,不會長久。

    張楚的覆滅,可以說在他的預料之中。

    畢竟一夥絕望的農民,既沒有長遠的方針,也沒有周密的部署,隻知道猛衝猛打,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就想擴張地盤,能有個好下場嗎?

    曾經與秦軍奮戰數年的項伯,也不會相信陳勝能成功。

    因為秦廷雖然腐朽,但秦軍威猛猶在。

    任何一個秦將,率領任何一支秦軍,都能戰勝天下烏合之眾。

    陳勝即便有百萬大軍,在優良的秦國軍備麵前,都不堪一擊,張楚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

    此時,範增和項伯坐在庭院內,一邊品茶,一邊閑聊天下大勢。

    卻聽範增悠悠的說道:“呂臣倒是一個忠耿之將,為了陳勝,竟然活吞了朱房胡武!”

    “朱房胡武利令智昏,死不足惜,呂臣雖忠耿,但也是徒勞!”項伯輕蔑的說道。

    範增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陳勝之敗,皆在濫用儒生,戰國以來,哪個智謀過人的奇才是儒生?儒生隻會爭權奪利,我江東供養不起他們,送與別人倒是順水人情!”

    項伯聽到這話,朝範增笑著拱了拱手:“還是範先生明智,那陳勝也就一庸才而已!”

    對於陳勝,項伯非常鄙夷,似乎覺得粗樸的陳勝,不配擁有奇才輔佐。

    其實當初六國遺族投奔張楚,原本是範增幫項伯打發那班心懷各異的世族子弟,不得已謀劃的一個粗略計策。

    結果陳勝竟毫無戒備的掉入這個明顯的陷阱。

    這讓項伯大失所望,於是根本沒對他抱有任何希望。

    然而,陳勝非但沒看清這個粗略的陷阱,還美滋滋的給那些世族子弟湊集軍隊,開疆拓土。

    這使得六國遺族紛紛殺回故土,複辟了自己國家。

    當陳勝兵臨城下之時,又紛紛不認陳勝了。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如此陳勝,如此粗樸之人,能成功還有天理嗎?

    想到這,項伯又搖頭笑了笑,朝範增道:“範先生,有陳勝這個草頭王在前麵撐著,大家還能安穩發展,如今陳勝身死,張楚覆滅,吾等該如何應對?”

    “秦軍兵力有限,無法四處作戰,陳勝覆滅後,章邯的首要目標便是江東之地!”

    “啊?”

    項伯臉色一變,忙道:“我江東之地尚未穩固,如何應付章邯那二十萬秦軍?”

    “六國之中,以楚國對秦國的仇恨最深,根源在於楚懷王一直想結好秦國,奈何秦國屢屢欺辱楚國,最終導致滅國。”

    聽到這話,項伯有些不解的追問:“先生的意思是?”

    範增捋了捋胡須,道:“老夫聽聞,楚國大陰陽家楚南公曾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秦國黎安君也曾揚言,不知可否為真?”

    “確有其事!”

    項伯點頭笑了笑。

    他並沒將此言放在心上,畢竟口號人人都會喊,真正做事的,又有幾個?

    但範增卻鄭重其事的道:“項伯有所不知,此言在此時,敵得過十萬大軍!”

    “啊?”

    項伯滿臉詫異,範增正色解釋:“楚人至今思念楚懷王,仇恨囚禁楚懷王致死的秦國,故此,咱們何不借用同仇敵愾之心,讓楚人作為反秦主力?”

    “這,這這.....”

    範增的話音剛落,項伯目瞪口呆,片刻,驚喜交加。

    這江東之地,不正是楚國舊地嗎?

    這江東之地的百姓,不正是楚人嗎?

    沉吟了一下,項伯神色激動的朝範增拱手:“先生大才,請受項伯一拜!”

    “老夫出山幫項公安定天下,項公雖死,但項公之願猶在,項伯無須多禮,快快請起!”

    範增說著,虛扶了一把項伯,又道:“若激發出百姓對楚國的同情心,那江東之地,何止十萬大軍?老夫怕是說少了!”

    項伯聞言,恍然大悟,當即朝範增請教日後方針。

    範增想了片刻,沉沉的道:“打出楚懷王嫡係的旗號,立楚懷王之後為楚王!”

    “擁立楚懷王之後,豈不是將權力拱手讓人?”項伯疑惑的看著範增。

    “一個少年,既好控製,又能聚集各方流竄的勢力,你在擔心什麽?”

    “更何況,你項氏一族世代為楚臣,不自己稱王,反而擁立楚懷王之後,這是何等的胸襟?”

    範增侃侃而談道:“隻要楚懷王的旗號打出來,天下必定感召項氏之義,眾將紛紛聚攏在項氏麾下,到那時,天下何愁不得?”

    聽到這裏,項伯心頭大動,緊接著又有些猶豫的道:“可是秦滅六國,楚國王室分崩離析,如何尋找楚懷王之後?”

    “嗬嗬。”

    範增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反問道:“茫茫人海,還愁尋不到一人之後?”

    “哈,哈哈哈——”

    項伯再次恍然大悟,心中暗忖範增果然了得。

    就如此,項伯旬日便打出楚懷王嫡係的旗號,並暗中尋找一個年齡相仿的少年,伺機立為楚王。

    相比陳勝自立為王,六國複辟稱王之舉,範增的計策可謂高瞻遠矚。

    沒過多久,陳勝殘餘勢力,以及流竄在各地的反秦勢力,都紛紛投奔楚項。

    最大的兩股勢力便是英布軍,以及被呼為蒲將軍的賊盜軍,

    多方人馬加起來,楚項之地竟有七萬之眾。

    當此之時,項伯與範增商議,先度過淮水抵達下邳,借助水利安紮下來,再商議下一步方略。

    麵對章邯大軍的步步緊逼,範增的思路很明確,就是有事大家一起抗,不能單打獨鬥,所以抵達下邳不久,他便獻策項伯,聯絡六國諸王,結成聯軍,共同抵抗章邯。

    然而,範增沒料到的是,楚項的第一個敵人不是章邯,而是同為複辟王號的景楚。

    楚項大軍進入下邳,立刻引來‘景楚’勢力的警覺。

    這個景楚,便是陳勝麾下大將秦嘉建立的勢力。

    當初秦嘉投奔陳勝的張楚,本打算為張楚效力,結果陳勝派他去拓展地盤。

    這拓展沒多久,就讓他遇見了楚國老世族後裔,景駒。

    於是他便立景駒為楚王,自己則執掌軍政大權。

    秦嘉的勢力範圍在彭城,而楚項抵達的下邳與彭城隻有兩百餘裏,這讓秦嘉坐如針氈。

    所以楚項剛進駐下邳不久,秦嘉便率領景楚六萬多人馬,駐紮在彭城三十裏外,準備迎敵。

    其目的很明顯,就是預防楚項吞並景楚。

    ........

    此時,下邳中軍大帳內,項伯和範增正在商議軍事。

    “報——”

    一道通稟聲突兀響起。

    項伯眉毛一皺,旋即低喝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