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靈氣複蘇

字數:8087   加入書籤

A+A-


    朝廷和李家在洛陽對峙,本就吸引了天下諸侯們的目光。

    

    最近這幾個月裏,大大小小的諸侯們,穿越者也好、土著勢力也罷,明裏暗裏不知道往長安和太原安插了多少的眼線。

    

    黃巾軍圍攻太原,八方諸侯又把眼線不要錢的往太原送。

    

    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要早一點知曉勝負。

    

    在他們看來,黃巾軍圍攻太原,便是李家和朝廷對抗的縮影。

    

    若是李家能夠打敗黃巾軍,那就說明李家距離造反不遠了,朝廷外強中幹。

    

    到時候,隻要李家的旗杆一豎起來,他們是跟著一起反,還是占朝廷這邊,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亂世剛才有英雄用武之地嘛。

    

    若是黃巾軍打敗了太原,那就說明朝廷勢力強大,不過是借助黃巾軍的力量攻克李家——沒有人相信被朱元璋攆著跑的驚弓之鳥,可以正麵剛得過城池堅厚的太原。

    

    那麽他們便要暫時收起渾水摸魚的心思,正兒八經的和朝廷打好關係。

    

    該稱臣的稱臣,該招安的招安。

    

    反正楊芳根基不穩,混入體製內裏,以他們的能力更可以大展拳腳。

    

    因此太原的事,在天下諸侯眼裏就是透明的存在,根本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楊默出了太原不到兩天的功夫,幾乎整個大江南北,各路諸侯們全都收到了這個消息。

    

    當得知他辛苦經營最後化作他人嫁衣不說,反倒是要去長安送死,不少諸侯們笑的前仰後合,甚至晚上都多吃兩碗米飯。

    

    楊默的開局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天選之子。

    

    背靠著李家,還是宗室身份,身邊有李白、蒙恬和蓋聶還有辛棄疾、荀彧。

    

    要文有文,要武有武。

    

    而且還能製作出玻璃出來,更是借著流民的事收攬了一波人心。

    

    這樣的開局居然還能輸?

    

    簡直比朝堂大權大部分都交給嚴嵩的楊芳還要廢物。

    

    對於楊家僅剩的兩個人,各路諸侯都抱著小心翼翼的心態。

    

    楊芳玄武門之變,殺了老爹成功上位——沒有哪個穿越者會相信那些李家殺了老皇帝叛出長安的小道消息。

    

    這等操作,著實讓各方諸侯們感到驚豔。

    

    後續楊芳沉迷酒色,不理政務,整個朝堂上嚴嵩幾乎一手遮天,安插自己的親信像是母雞下崽一般,卻又讓眾人心生不過如此。

    

    不少人開始注意到楊默,這位楊家僅剩的另外一位。

    

    結果楊默似乎連楊芳都不如,把自己的基本盤都輸的幹幹淨淨。

    

    各方有野心的諸侯們放心了:楊家隻剩下兩個廢物,日後取而代之也好,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罷,甚至說令立新皇,假借天意,便不是什麽難事。

    

    大部分諸侯們對此高枕無憂,開始踏踏實實的經營自己暗地裏的盤子。

    

    該派眼線跟著楊芳雖然照舊,卻不再像之前那般,每日都會親自查看送來的信息。

    

    有心人卻從自打楊默離開太原後,自己就再也收不到探子送來的每日行蹤報告意識到了不對勁。

    

    奈何楊默一直在去洛陽的路上,人多眼雜,想要探聽出自己的探子究竟在何處,千裏之遙,著實很費事。

    

    一直到七天後,楊默一行到了洛陽,各方諸侯方才慢慢回過神來。

    

    似乎自己跟著楊默的探子全都被處理掉了。

    

    但誰也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死幾個探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更何況天下諸侯們之間並沒有共享信息,全然不知道並非隻有自己一家的探子沒了,而是所有的探子全都斷了信息。

    

    -------------------------------------

    

    看著洛陽這座古老的城池,李白由衷的感慨一番,順道還做了一首詩,引得眾人連連叫好。

    

    楊默坐在馬上,聽著李白做的詩,雙手按住腰間兩把劍柄,眯著眼睛看著黃昏下的洛陽古城。

    

    尚方斬馬劍確實如王營所說,乃是世間一等一的好劍。

    

    不光做工巧奪天工,更是吹毛斷發。

    

    這一路上之所以走的那麽慢,七天方才來到洛陽,便是因為他在蓋聶和李白的指點下試劍。

    

    一路上尾隨的各家探子林林總總算起來也有五六十人,經過和這些人的搏殺,楊默感覺自己的劍法又更上一層樓。

    

    用李白的話,至少達到了江湖三流高手的水平。

    

    隨著在這個世界待的時間越來越長,蓋聶和李白對於劍法又有了別樣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微妙,似乎身體裏有了一種氣的存在。

    

    李白還好點,對這種感覺的感受並不是很深,但蓋聶卻能清晰的感受到。

    

    自己的劍似乎更快,更有力。

    

    倆人在教授自己時,在一旁探討這件奇怪的事,李白還詢問楊默有沒有感覺到。

    

    楊默自然是感覺不到的,畢竟前世他又不會耍劍。

    

    隻是敷衍了一句,有可能是這個世界靈氣複蘇,你們再繼續修煉就會真的成為劍仙,達到仙人境界。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

    

    蓋聶和李白這兩個出生在封建社會,把封建迷信奉為正理的人,一聽楊默這麽說,眼睛一亮。

    

    對啊,我們都能穿越時空來此間,誰敢說楊默所說的靈氣複蘇和修煉成劍仙沒有可能呢?

    

    有了這個念頭,倆人對劍法研究愈發的癡迷起來。

    

    今天一大早,李白還拉著楊默說昨晚練劍,練出來劍氣了。

    

    當場就要表演給他看,楊默看了好一會,沒有任何的劍氣,讓李白很是失望。

    

    相對於楊默的不以為然,王營卻是對二哥十分的支持。

    

    不僅鼓勵李白,而且還拿曆史上真有人練武成仙的事激勵他。

    

    更說在長安的武當觀裏,有個叫做張三豐的老道士,乃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高手,一手太極劍出神入化,今年已經九十多歲了,卻是仙風道骨,大家都說他要升仙了。

    

    楊默在一旁連連搖頭。

    

    武當觀不在武當卻在長安,又有個會使太極劍的老道士要升仙,這些都是他奶奶王老夫人年輕時,在長安無聊的時候炮製的玩意。

    

    他本想告訴告訴躍躍欲試的李白和蓋聶,那張三豐本命叫張三,五十年前不過是長安街上的無賴流氓,隻是因為命好被王老夫人看中,改了名入了觀,方才有了現在的傳說。

    

    至於說什麽天下第一,純粹王老夫人胡說八道給他造的勢。

    

    當初自己知道有張三豐的時候,也很詫異,專門找王老夫人問過。

    

    但前方城門裏駛出一匹馬來,馬上坐著一個麵容絕美,英氣逼人的女子,楊默便沒了打破他們幻想的念頭。

    

    雙腿一夾馬腹,向著那女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