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王霸之道

字數:9380   加入書籤

A+A-


    “哈哈哈”

    

    李白等人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捧腹大笑。

    

    連一向撲克臉的蓋聶也沒忍住,被王營破了防。

    

    嬴政也是跟著笑起來,又覺得當著荀彧和自己師父的麵這般笑不妥,隻好以袖遮臉,卻還是忍不住笑意。

    

    “滾蛋!”

    

    楊默抬腳將王營踹倒在地,好家夥,自己在這和荀彧正培養嬴政呢,你個文盲跟著插什麽嘴。

    

    荀彧跟著止住了笑,將桌上的王擦掉。

    

    被王營這麽一鬧騰,再想給嬴政深入淺出的講解就沒這氣氛了,當下也不在意,直接道:“趙普乃是禮部尚書,科舉便是禮部主持。”

    

    一提到科舉,楊默和嬴政師徒恍然大悟,荀彧方才意識到,楊默壓根就沒往這上麵想。

    

    剛剛他引用的那句論語,純粹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而楊芳乃是新帝,朝堂大權不在手中,朝中真心願意為他驅使的官員也不並不多。”

    

    荀彧剝絲抽繭的給嬴政分析著。

    

    一旁的楊默馬上就明白過來。

    

    荀彧說的一點也沒有錯,現在的楊芳看起來威風八麵,可真正把他當成皇帝對待的,並沒有幾個人。

    

    想要坐穩那個位置,不僅要把軍隊攥在手裏,文官陣營中也要有忠於自己的狗腿子。

    

    而嚴嵩老謀深算,早就搶先一步把持住了朝政,利用隕石砸死了文武百官,空出許多關鍵的位置。

    

    他便一隻手握著官位,一隻手打著楊芳的旗號,暗中扶持自己的人。

    

    楊芳心知肚明,卻也不能阻止:因為他是靠著殺父弑君登上皇位的。

    

    屬於得國不正,但朝廷在嚴嵩的控製下,卻沒有人借此發揮,反倒是全都承認他的皇位。

    

    光是這一點上,嚴嵩就能把楊芳吃的死死的。

    

    但靠著殺父弑君上位的楊芳豈是一個會把命門交給其他人的主?

    

    所以他要扶持自己的勢力。

    

    想要扶持忠於自己的勢力,無非兩條路:第一,起用前朝被貶但在朝堂上根基很深的罪臣。

    

    這是楊默去長安要做的事,也是他在長安安身立命和嚴嵩扳手腕的根本。

    

    這種方式,見效快,卻也有缺點,很容易造成第二個嚴嵩。

    

    第二,利用科舉,培養出一批忠於自己的天子門生。

    

    這種方式見效雖然慢,畢竟大部分通過科舉考上進士的,多半都是沒有什麽人生閱曆的讀書人,大多以年輕人為主。

    

    想要組成對抗嚴嵩的勢力,沒有個三五年或者七八年的功夫,根本不可能。

    

    但這個法子好就好在,一旦成型,這些人是絕對忠心皇帝的。

    

    對於楊芳來說,這一快一慢的法子就像是自己的兩條腿,不僅要邁步走,還要走的穩。

    

    楊默將自己心中所想,詳細的給嬴政講解一遍,總結道:“而咱們能想到的是冤案昭雪,但李世民想到的卻是科舉獲利。”

    

    荀彧捋著胡子,對楊默的認知很是讚同。

    

    嬴政也是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如此。”

    

    “李二公子所行的便是王道,也是儒家之道。”

    

    荀彧來到此間後,對科舉製度研究很深,而現在不管是北隋還是南朝都是以儒家治國,甚得他心。

    

    “那師父所行之事,便是利用律法,乃是霸道了?”

    

    嬴政舉一反三,試探著問道。

    

    “可以這麽說。”

    

    荀彧又沾著水寫道:“所謂王霸之道,在此事上,便可理解為儒家與法家之術。”

    

    他沒有繼續引申,嬴政能夠完全理解李世民和楊默所做的事的內核,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就足夠了。

    

    “原來如此”

    

    嬴政仔細的在腦海裏回味著楊默和荀彧說的每一句話,似乎感觸到了什麽很重要的東西,但這東西在內心深處卻是一團模糊,自己越是想要看清,越是難以看清。

    

    見到自己徒弟這般模樣,楊默將他拉到身邊問道:“來,師父給你總結一下。”

    

    “何為王道。”

    

    楊默也學著荀彧,將手指沾上水,在桌上寫下“王道”二字。

    

    嬴政聚精會神的看著自己師父筆走龍蛇,而後抬頭目光炯炯,等待著楊默下麵的話。

    

    “對手不乖,便從他身上碾過去,這便是王道。”

    

    楊默的聲音不大,卻也不小,和尋常說話差不多。

    

    大堂內雖然人多嘈雜,卻還是有不少人聽到了他對王道的解釋,一臉的鄙夷。

    

    這些世家鄉紳們今日前來,確實是為了明年開春的春闈一事來的。

    

    楊芳新皇登基,而且看這架勢,活到明年開春是沒有問題的。

    

    那他登基的第一個春天的春闈,必然是極其重要的,說不得日後的六部天官和內閣輔臣,皆要從這一屆的進士裏挑選。

    

    世家們做事很喜歡做長線,自從科舉製度誕生以來,他們一邊和科舉對抗,一邊利用科舉壯大自己的實力。

    

    如今趙普這禮部尚書,明年的主考官到了洛陽,若是不好好交流交流,隻怕今年祭祖的時候,祖宗都得從墳頭裏跳出來對他們這些不肖子孫破口大罵。

    

    耳聽得楊默在一旁大放厥詞,這些本就覺得高人一等的世家家主們聽了,十分不屑,可卻又想繼續聽一聽他下麵還要說什麽。

    

    畢竟楊默對王道的解釋,細細回味,有點意思。

    

    “何為霸道呢?”

    

    楊默繼續寫霸字,嬴政猛然覺得心中模糊的那一團頓時有些清晰。

    

    “就算乖的,也照樣碾過去。”

    

    嬴政看著桌上的霸字,隻覺得心中那團模糊慢慢的被楊默的話撥開。

    

    “何為儒家之道呢?”

    

    荀彧第一次聽到這般言論,雖然覺得很是扯淡,卻也感覺有趣,十分配合的問道。

    

    “儒家之道便是,碾過去之前,和他說一聲。”

    

    楊默哈哈一笑,荀彧的胡子捋的愈發的頻繁,碾過去之前說一聲?

    

    粗俗是粗俗些,可也有點大道至簡的意思了。

    

    旁邊的李白則問道:“那什麽是法家之道呢?”

    

    “法家之道?我代表律法碾壓你白。”

    

    楊默喝了一口水,看向王營。

    

    王營知道這是讓自己問他,想了想道:“那什麽是兵家之道呢?”

    

    一時之間,諸子百家中,他也就能想到了兵家。

    

    “簡單高效的碾過去,便是兵家之道。”

    

    辛棄疾在一旁聽的眼中異彩連連,忍不住拍案叫好:“上兵伐心,中兵伐謀,下兵伐力。城成為下,攻心為上,楊大哥所言,確實為兵家之道,簡單,高效。”

    

    大堂中眾人也都被楊默這番言論所吸引。

    

    雖然大多十分鄙視這等粗鄙言論,但李世民一群人卻聽的津津有味。

    

    “敢問楊公子,何為強國之道呢?”

    

    李世民向著楊默高聲詢問。

    

    “強國之道?”

    

    楊默看了他一眼,餘光將周圍世家家主們對自己的鄙視盡收眼底。

    

    他沒有馬上回答,反倒是喝了一杯水,冷嘲熱諷道:“所謂強國之道,倒是與今日有些相似。便是眾宵小之國,排隊送禮,嘴上抹蜜,膝蓋敲碎,雙膝跪地,至誠膜拜:求大國碾壓。”

    

    說到此,看了趙普和他身邊很是卑躬屈膝的張老頭一眼:“大國若是不碾他,他就跪地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