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選賢與能(中)

字數:5110   加入書籤

A+A-


    大唐第一將!
    宇文士及向羅勇推薦的第一位賢良,名叫王珪。
    “陛下,這王珪乃是南梁尚書令王僧辯之孫。其出身太原王氏分支。太祖……額,隋文帝開皇十三年,此人受召入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後因不滿楊廣,齊官而去。現居於家中深居簡出。此人滿腹經綸,有治國安邦之策……”
    羅勇邊聽邊回憶起前世的一些記憶。
    對於這王珪,他雖然不是很了解。
    但卻清楚的記得,此人曾被後人評為“初唐四相”之一!
    與房玄齡、杜如梅、魏征三人齊名!
    光憑這一點,便可知此人本事。
    羅勇點了點頭,命人給一旁的魏征取來紙筆,將此人性命記下。
    宇文士及推薦的第二人,名叫虞世南。
    “稟陛下,此人乃越州餘姚縣人。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
    對於虞世南,羅勇也是有所了解的。大名鼎鼎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這等曆史名人,羅勇還是有些印象的。
    “此人曾曆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此人生性沉靜,執著好學。才華出眾,文武雙全!應與朝中奸佞不和,因此辭官歸家。品行才學,無可挑剔。隻是……”
    見宇文士及突然變得吞吞吐吐,羅勇忍不住催促道“隻是什麽,快說。”
    “隻是此人之兄長,乃是隋朝奸臣虞世基。”
    虞世基此人,乃是楊廣親信。
    此人與宇文化及狼狽為奸,幹過的貪贓枉法之事沒有成千也有上百。
    當初羅勇入揚州,命魏征整頓吏治時,就指名將此人打入死牢!
    宇文士及接著道“那虞世南雖與其兄長不同,但也是位在乎親情之人。如今陛下將那虞世基打入死牢,隻怕他會對陛下您心生不滿……不願為陛下效力。”
    羅勇聞言,冷哼一聲道“若他執意要讓朕放人,那也不過是個徇私舞弊之輩!這等人縱使才華蓋世,朕也不會用他!”
    宇文士及趕忙道“陛下,微臣剛才也隻是猜測而已!那虞世南雖說是性情中人,但還是懂得是非對錯的。想來不會為其兄長求情。”
    羅勇笑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了。”
    說完,他便讓魏征也將此人名字記錄在冊。
    宇文士及見狀,便推薦起了第三位人才。
    “這第三位賢良,姓馬名周,字賓王。為清河郡茌平縣人。此人少孤貧好學,以才學深受太師蘇威賞識。後任隋朝監察禦史之職。應檢舉楊廣親信貪贓枉法,被楊廣貶為庶民。現賦閑在家。”
    對於這馬周,羅勇也是知道一些。
    此人雖未進淩煙閣,但其作用絲毫不亞於房玄齡、杜如梅等人。
    宇文士及則繼續道“此人文采斐然,總覽大局,針砭時弊!多次向楊廣上書治國理政之策。陛下若得此人效力,無異於周得子牙,漢得蕭何。”
    羅勇點了點頭,讓魏征將此人記上。
    一上午的時間,宇文士及便舉薦了數十名人才。
    文臣如楊師道、高季輔、劉洎等。
    武將如楊恭仁、溫彥博、張行成等。
    所列所舉,皆是德才兼備、世間少有的賢臣良將。
    除此之外,還有如閻立本、閻立德、段琰這些,精通繪畫、建築、鍛造的其他領域人才。
    更幸運的是,這幫人基本上都已對暴隋心灰意冷。
    這也方便了羅勇接下來的招攬。
    待魏征將這些人全都登記在冊後,羅勇便吩咐道“前三人朕要親自去拜訪一下。至於其他人,就勞煩丞相你,好好查查他們在隋朝為官時的所作所為。若果真如宇文尚書所說那般,就按其才能擬訂官職。做好了再拿給朕看。軍師可從旁協助。”
    “我等領旨!”
    安排完這些後,羅勇便命府內侍衛買來酒菜。
    自己則趁此機會,親自下廚,犒勞一下宇文士及。
    ………
    次日清晨,羅勇與宇文士及二人身著便衣,親自登門拜訪昨日提到的那三位賢才。
    首先是王珪家。
    路上,羅勇笑著問道“宇文愛卿。昨日午飯還可以吧。”
    宇文士及抿了抿嘴唇,隨即趕忙答道“真是人間美味。不想聖上還有這般手藝,令微臣大開眼界。”
    談話間,二人以至王珪府邸門前。
    說是府邸,羅勇到覺得更想是個好一點的破廟。
    但見眼前府門破舊,裂紋叢生,但卻沒什麽蛛網。
    想來那王珪應是時常打掃。
    待二人來到近處,便聽府內傳來陣陣讀書之聲。
    “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
    羅勇聽了一陣,小聲問道“愛卿,這讀的是什麽?”
    “回陛下,此乃《韓非子》中的孤憤篇章。”
    羅勇聞言,點點頭道“讀的這般專注,看來此人對法家思想情有獨鍾啊。愛卿記住,現在起我叫朱重八,是大明天子身邊的一個侍郎。”
    吩咐完後,他便敲了敲門。
    待門打開時,便見一中年男子出現在二人眼前。
    這男子雖身穿布衣,卻儀態端莊。
    其麵上一臉長須、表情隨和。
    羅勇心中暗自讚歎,此人不愧是後世“唐初四宰相”之一。
    就這份神態,就不似一般人。
    王珪一見來人,頓時喜出望外道“士及!怎麽是你?!”
    宇文士及笑道“怎麽,兄見了老弟前來很吃驚嗎?”
    “能不驚嗎?!先前我聽城中百姓說,大明天子進城後,便將隋朝一眾官員盡數抓捕!我原本還擔心……”
    “老兄莫要擔心,老弟我如今不但沒事,還平步青雲了呢。走,我們進去說。”
    “說的是,你看我這一高興,連禮數都忘了。快請進!”
    這時,王珪突然看見跟上來的羅勇。
    “士及,這位是……”
    宇文士及立即將羅勇的假身份介紹了一遍。
    王珪聞言麵色一驚,不自覺的看了看宇文士及。
    待其給了他一個安心的眼神後,這才趕忙行禮道“草民王珪見過朱大人!大人光臨寒舍,真是令草民家中蓬蓽生輝。還請大人進屋一坐。”
    羅勇趕忙扶起他道“王先生不必如此。您是長輩,我可受不起這等大禮。”
    待三人入府後,羅勇對府內環境也很是滿意。
    雖說住處小了些,但收拾的卻很是幹淨。
    待三人入屋後,羅勇又見屋中滿是書籍。
    桌案上還擺放著一卷《韓非子》。
    王珪見狀,趕忙收起。
    “山野之人,讓朱大人見笑了。”
    羅勇笑著擺擺手道“王先生不必如此,你可比我勤快多了。我一回屋便是榻上一躺呼呼大睡。”
    過了一會,王珪又端來熱茶。
    用三個還算完好的茶杯給他們倒上。
    “寒舍無好茶,還望朱大人見諒。”
    “沒事沒事,好茶壞茶,喝進肚中都一樣。”
    二人閑聊幾句後,羅勇便直奔主題道“王先生,我曾聽過宇文大人說,說你滿腹才學。有安邦定國之策。如今我大明正是用人之際,因此在下前來便是想請王先生,為我大明效力。”
    王珪聽後,看了看一旁喝茶的宇文士及。
    隨後謙遜道“草民粗人一個,哪裏能為大明效力。士及他有些誇大了。”
    宇文士及一聽,趕忙給王珪試了個眼色。
    但王珪卻是不予理會。
    羅勇則放下茶杯,開口詢問道“王先生不願出仕,可是對我大明有什麽不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