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強弱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諸葛秋也沒想到老曹竟然這麽直接,這才剛登基稱帝就已經是想著平劉備,滅孫權的事情了。
仔細想想也是,畢竟一統天下才是最大的事情,才能讓這基業更加長久。
“臣等參見陛下。”
諸葛秋正要開口的時候,賈詡和荀彧他們也已經是到了。
對這諸葛秋並不意外,商議這樣的大事,老曹會把賈詡他們叫過來也正常。
不過這次竟然沒叫司馬懿,這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都起來吧,你們皆是跟在朕身邊的老臣,今日叫你們來,便是為了一件事情。”
“為了早日統一天下,結束戰亂,不知諸位覺得該先滅劉備,還是江東孫權?”
曹操抬手示意眾人起身,然後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問道。
“臣以為先滅江東孫權。”
“臣以為先滅孫權。”
“臣附議,江東有長江天塹,比之劉備兵強馬壯,若不早除之恐生意外。”
“臣以為先滅劉備,劉備孱弱,及早除之,便可以永絕後患,到時候便可以專心對付江東孫權。”賈詡這時候見曹操看著自己,他也是上前一步開口了。
“臣以為文和所言極是。”
很快也有人認同賈詡的看法,不過總的來說,覺得應該先滅孫權的人是最多的。
諸葛秋並不覺得他們的看法有什麽錯,畢竟隻是角度問題。
先弱後強又或者是先強後弱,都有一定的道理。
曹操聽完了他們的話後,最後看向了諸葛秋。
苦笑了一聲,“守義,如今你以為如何?”
曹操也早就知道了,兩個觀點都會有人讚同,所以現在他最想知道的就是諸葛秋的看法了。
“先劉備後孫權,以免劉備壯大,成為勁敵。”
諸葛秋也沒有猶豫,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先生此言差矣,這劉備如今被困於益州一隅之地,又如何成為勁敵?”有人當即反駁道。
“守義此言,何解?”曹操也是有些懵逼。
觀點的話他倒是不意外,畢竟也就是先後的不同。
可是他也很好奇,如今的劉備怎麽能夠成為勁敵。
隻要守住劉備出川的地方,伺機而動,無論劉備怎麽折騰應該也成不了氣候才是。
“守義,你的觀點雖和我一樣,不過老朽也有些不理解了。”賈詡這時候看著諸葛秋,同樣是滿臉的疑惑。
在他看來除劉備,就是吃掉弱小,再次壯大自己,而且除劉備肯定比孫權要快。
諸葛秋搖了搖頭,他們的思維進入了一個誤區其實也很正常。
即便是曆史上的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
“我們守住關口,讓劉備隻能窩在益州成都,可是時間久了,他們出不來,萬一他們不想出來了呢。”
“不出來正好,到時候我們收拾了孫權,正好出兵滅了他們。”
“守義的意思是,若是他們不能北伐以壯大實力,便會往後方發展?”
荀彧這時候倒是想到了什麽似的開口道。
以前曹操征戰,他負責鎮守後方處理各項事物,有時候不能調度的時候,他就會這麽做。
“不錯。”諸葛秋點了點頭,看來荀彧以前的內政沒白幹。
“可是這後方大多是蠻荒之地,皆是些未經教化之人,可以說有些蠻人與野人無異。”
這話一出,同樣很多人也是認同道,這也是為什麽他們一開始,不會往那裏想的原因。
如果那些地方不是蠻荒之地,他們肯定也會去想這個問題。
“在你們看來,這些蠻荒之地,這些與野人無異的蠻人,毫無可取之處,可是在我看來,隻要運用得當,他們就是一張白紙。”
“這些蠻人你們口中的野人,將會成為源源不斷的兵源,那些蠻荒之地,一旦開墾,又能夠解決糧食問題。”
“我們與江東開戰,到時候兵馬糧草消耗必然不少,甚至遇上災年,我們還要向他們購買糧草呢。”
諸葛秋這話一出,其他人也是沒有說話。
如果說以前他們也不會這麽認同,畢竟天下一半的人口土地都在魏國手裏。
可是諸葛秋早就革新了農具,還弄了不少糧食種子。
這些雖然開始的時候他們也瞞著,可是老百姓要耕種,怎麽可能一直瞞下去。
所以隻要有土地,驅使蠻人開墾,種地的效率,早就不知道快了多少。
“到時候若真是如此,他們再利用賺取得錢財,打造兵馬器械,的確是咱們的大敵。”
賈詡這時候也是明白了過來,本來還想著自己和諸葛秋觀點一致,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的水平提高了。
現在看來,自己和守義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反觀孫權江東之地,雖有長江天塹,可是別忘了,這長江天塹對他們而言同樣是如此。”
“這也就限製了江東兵馬,以水軍為主,即便是突破長江,攻荊州,合肥等地,陸地作戰必不如咱們。”
“比起劉備身後的蠻荒之地,孫權即便是以水軍遠拓海外,他的資源也不足以源源不斷的支撐他作戰。”
“他的運輸風險可比陸地大太多,所以看似強大的江東,這就是他們的極限了。”
曹操聽了諸葛秋的話後也明白了。
孫權的大小,已經是一眼看到頭了,而劉備等於是身後還有一片寶藏。
“好,那就先平劉備。”
最後曹操長歎了一口氣開口說道做出了決定。
如果不是諸葛秋開口了,隻怕自己也會再次南征渡江平江東。
畢竟在他看來,劉備已經是被黃忠他們困住了。
一隅之地,讓他發展一段時間,也成不了氣候。
可是現在卻是不敢了,他不敢賭諸葛亮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能不能看到這一點。
萬一誤打誤撞真的是被他看到了這一點呢。
“守義,那麽平劉備之事,需要所做的準備,一切便交於你來統籌吧。”
曹操覺得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諸葛秋更加的靠譜。
其他人連這一點都看不到,萬一還有疏忽呢。
諸葛秋沒有拒絕,有些事情也該結束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