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毛熊的應對

字數:3231   加入書籤

A+A-




    3月21日,由朱可夫元帥親自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麵軍、第二方麵軍和第三方麵軍完全渡過第聶伯河,勝利解放首府基輔。
    當中夏對日本首都東京進行天罰的消息傳到東線戰場上的時候,蘇維埃元帥朱可夫同誌正站在基輔的廢墟上感受著解放烏克蘭的榮光。
    經曆第聶伯河大絞殺之後,蘇軍部隊的軍心士氣不降反升,在朱可夫元帥的指揮下,將不日解放整個烏克蘭地區。
    解放係列戰役將一直向西推進,直到打到第三帝國的本土。
    在整個第聶伯河大絞殺中,有幾十萬紅軍戰士殞命沙場,永遠的沉眠於冰天雪地之中。
    但是對於有著超強戰爭動員能力的蘇維埃來說,那些傷亡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為了能夠讓西方感受到紅色的光芒,數百萬紅軍士兵仍然在前進。
    似乎兵臨柏林沉下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可就在這個時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橫空出世,完全改變了當今世界的勢力對比。
    讓蘇維埃與他國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幾乎到了不可逾越的程度。
    聽說這件事情之後,朱可夫元帥的心情從頂峰跌落到穀底。
    紅軍付出重大犧牲才解放的基輔已經成了一片廢墟,毀滅性武器橫空出世之後,之前傷亡的價值似乎大大降低了。
    這同時也沉重的打擊了朱可夫元帥的鬥誌,讓他有些心灰意懶。
    不過沒多久最高國防委員會的命令就下達到了各個部隊。
    盡管戰爭似乎很快就要結束了,但是最高國防委員會仍然要求紅軍各部隊向西攻擊,並且還要加大攻擊力度。
    在三月結束的時候一定要解放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兵進波瀾和第三帝國本土。
    最高國防委員會的命令非常嚴苛,似乎是要求前線將領不惜一切代價搶在盟軍之前或是第三帝國投降之前攻入其本土。
    為了避免士氣受到影響,最高國防委員會甚至命令暫時封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橫空出世的消息。
    烏克蘭地區的朱可夫元帥和白俄羅斯地區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堅決執行最高國防委員會的命令,烏克蘭方麵軍和白俄羅斯方麵軍從21日開始又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攻擊。
    投入的兵力眾多,在陸空協調之下攻勢異常的淩厲。
    當麵的莫德爾元帥一遍遍地說俄國人發瘋了,鋪天蓋地地壓過來,幾乎不講究戰術,隻適用絕對的兵力和火力平推。
    道路還沒有變得特別的泥濘,鋼鐵洪流仍然有一定的威勢。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節節抵抗,盡管給予了紅軍重大殺傷,但是他們自身的損失也不小,不斷的收縮防線。
    俄國人似乎永遠也殺不幹淨,連綿不絕。
    第三帝國的前線部隊沒有充足的後備兵員補充,撤退是唯一的選擇。
    紅軍的大規模行動自然引起了西方和東方的注意,各國的政治家們略微思索便想明白了克裏姆林宮的用意,雙目微斂。
    歐洲已經被打爛了,誰解放的地區未來便交給誰來控製,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說難聽一點,紅軍的大規模行動實際上是在搶奪戰後的地盤。
    西歐地區原本就防備俄羅斯民族,在過去500年裏他們堅定地執行了這一政策,現在也不會改變。
    因此在蘇軍發動大規模解放戰役的後一天,西線的盟軍也行動起來了。
    艾森豪威爾開始推進眼鏡蛇行動,力求盡快走出諾曼底地區,解放法蘭西之後向北和向東,進入第三帝國。
    東西雙方的競爭比之前更為激烈,同時雙方的意圖也完全展現了出來,幾乎不加以掩飾。
    為了各自的利益,隻能讓底層的士兵們付出更大的犧牲。
    3月22日晚上,克裏姆林宮。
    東方的消息擴散開來後,慈父緊急召開最高國防委員會會議。
    與會的委員們神情肅穆,眉頭緊鎖,全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會議開始之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率先向眾人通報從東方得到的情報,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中夏人真的掌握了天罰之力,江東的廣播講話沒有誇大事實。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與美利堅與第三帝國一樣,當得知世界勢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之後,最高國防委員會也必須相應地調整自己國家的戰略方針。
    慈父首先說道:
    “我們對原子能的研究並不陌生,隻是在此之前沒人能想到理論會變成實際,以為那些都隻是流言蜚語,不值一信。
    可現在竟然有人能夠將理論變成實際,我們也必須抓緊時間追趕。
    我們需要通過的第一個決議就是立即成立原子能研究小組,用最快的時間組織科學家,編寫研究工程計劃,然後立刻著手相關研究,一切以造出實彈為目的!”
    對於慈父的提議沒有人表示反對,幾乎所有與會的委員都舉手同意。
    最後還決定由最高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莫洛托夫同誌擔任原子能研究小組的直接領導,爭取用最快的時間趕上中夏人的步伐,鞏固自身大國地位。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原子能研究小組可以要求任何部門給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