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軍事力量擴散

字數:3053   加入書籤

A+A-




    倫敦。
    同盟國全體會議已經結束,各國政要紛紛離開這座城市,但是他們很多人沒有返回自己的國家,而是直接轉道前往東方。
    去那裏感受天罰降世時的震撼。
    唐寧街10號,首相閣下還在為倫敦遭受德軍導彈打擊的事情鬱悶煩躁。
    幾十枚導彈落入倫敦城,造成了上千人的死傷,數百棟房屋被損毀。
    將這樣的損失放到整個戰爭中微不足道,但是倫敦是大不列顛的首都,在希特勒和他的政府已經快要滅亡的時候竟然還會遭受如此恐怖的襲擊,導致民眾驚慌無措、擔驚受怕。
    很多人開始埋怨政府的無能,群眾的情緒越來越糟糕,政府壓力越來越大。
    馬上進行換屆選舉,這樣的局麵顯然不利於首相閣下連任。
    首相閣下這段時間更加關注倫敦的救災工作,而不是前方的戰事。
    必須穩定國內民心,讓自己獲得連任的機會,從而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如果無法得到連任,那麽國內國外的事情都將與自己無關,因此孰輕孰重他還是難捏的非常清楚的。
    外交大臣向他報告南亞的局勢變得愈發不可控起來,反抗軍勢力龐大,大英帝國的軍隊難以處處救火。
    很多內閣大臣都認為他們已經無法用武力維持在南亞大陸上的統治了,必須提前為放手做準備。
    放棄並不是簡單的讓大不列顛的軍隊和民眾離開南亞次大陸,其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千百倍。
    政府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邊境線問題等都需要考慮,所有的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要能對大英帝國有利,同時還要防止布爾什維克主義和中夏向南亞擴張。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這是一項係統的工程,牽扯巨大、幹涉巨大。
    首相閣下現在顯然不願意讓南亞的局勢進入最複雜的這個階段,一切都需等到他獲得連任資格之後再行考慮。
    樞密院院長艾德禮已經與首相閣下分道揚鑣,離開唐寧街10號,正式開始自己的首相競選工作。
    艾德禮是最有實力的競選人,首相閣下感覺到了嚴重的威脅。
    很顯然,目前大不列顛島上各方勢力正在忙著首相選舉工作,無法指望他們為反法西斯戰場或者是世界勢出力。
    不過在此選舉的緊要關頭,唐寧街10號也沒有忘記向東方派出代表團,旁觀二次天罰。
    大不列顛也開始了自己的原子彈研製工作,隻不過進程是四巨頭中最慢的。
    羅斯福也知道大不列顛正在忙著新一輪的選舉,在新一屆政府出來之前,大的外交方針戰略都是無法確定下來的,因此暫時沒有就中夏核問題以及日本占領區問題等與倫敦溝通。
    聯合國馬上成立,羅斯福希望這個國際組織成立起來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製止南亞次大陸上的混亂無序,真正發揮聯合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職能。
    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必須抓緊時間貫徹實施自己的政治理想。
    突出部戰役結束之後,西線盟軍趁勢反擊。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101空降師和布來德利第一集團軍主力追擊德軍第五裝甲集團軍,致使德軍損失大量人員、丟失大量武器裝備,已經退回了德國本土。
    巴頓將軍的第三集團軍離開安特衛普港,已經攻擊到了比利時和荷蘭的邊界,拿下了一些德國人的v1和v2導彈發射陣地。
    拿下發射陣地之後美軍才發現,此前他們認為堅不可摧的德軍導彈發射陣地基本都是假目標。
    在過去,盟軍轟炸機對德軍導彈發射陣地進行地毯式的轟炸,幾乎將所有地麵設施都摧毀,但是第二天偵察機又驚奇的發現,已經摧毀的陣地上再次豎起了發射架。
    這讓盟軍空軍司令部百思不得其解,而現在疑惑終於解開了。
    真正的發射陣地隱藏在山林和山脈中,暴露出來的全是假陣地、假目標。
    飛行員看到的發射架是用樹幹塗裝之後偽裝起來的。
    巴頓將軍親自來到了德軍的導彈發射陣地上,看著那一排排偽裝的發射架,他忍不住問候希特勒的老母。
    中夏陸戰十一師師長魏國棟與巴頓將軍在一起,兩人都對德國人的創新型腦洞感到驚歎,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敬重的對手。
    巴頓將軍還記得艾森豪威爾交給他的任務,拿下德軍的導彈發射陣地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控製科研人員和資料。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這對合眾國的導彈科技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魏國棟同樣肩負著類似的任務,隻是他的壓力沒有巴頓將軍那麽大。
    中夏方麵已經派出了特種部隊,尋著蛛絲馬跡去搜索德國人的導彈研發基地。
    陳正月的獵人大隊直接接受北平總參謀部的指揮,要趕在其他盟國之前鎖定研發基地,帶走科研人員,焚毀科研資料。
    中夏的軍事科學技術遠超同時代的各個國家,如此作為主要是避免相關人員和材料落入他國之手。